诗画渼陂人文胜景(散落在渼陂的斑驳时光)
诗画渼陂人文胜景(散落在渼陂的斑驳时光)叁渼陂古民居建筑不如徽派讲求的精雕细刻,虽然在住宅门楣、内部构架和陈设上也比较讲究,但较少有徽派古民居建筑大面积的雕梁画栋。渼陂的房子整体高度也没有徽派建筑高耸,尽管都是狭小的巷道,在渼陂绝对没有西递的压抑。渼陂民居支持出檐用斜撑而不用斗拱,在渼陂看不到徽式民居复杂的斗拱和装饰性很强倒爬狮子等雀替构件。渼陂民居也有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除了马头山墙,渼陂民居还多采用简单的女墙方式,屋檐下有装饰性很强的彩绘,绝不同于徽派建筑水墨般纯粹。还有徽派民居外墙大多刷白,青黑瓦,即著名的“粉墙黛瓦”,而渼陂民居外墙多用眠砖,墙体下部多用麻石、红石勒脚,青砖灰瓦。 贰 渼陂之美首在建筑。古村保存着完好的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气势恢弘的祠堂、饱经风霜的书院、幽静的古街小巷、别具一格的教堂,还有民居内外众多精美细致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彩绘、墨绘等 都具有很高的
壹
在路上,我们经常会与一些美好的事物匆匆相遇再相别,但总有一些小小的感动让我们怀念,渼陂就是这样一次美丽的相遇和纯粹的邂逅。从吉安前往渼陂是一路的乡村美景,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仿佛都是曾经经历。穿过村口新修的汉白玉牌坊,横亘在池塘对面就是梁氏祠堂,祠堂周边是连片的老房子,都安静地在阴沉天际下沉默着,一片安详。
第一次看到“渼陂”真不知道该念什么?也不知道是啥意思?唐朝陕西终南山下户县有湖名渼陂,湖至今还在。唐朝的很多著名诗人都描绘过渼陂的美景,诗圣杜甫就曾多次游历渼陂,写有《渼陂行》、《城西渼陂泛舟》等诗篇。户县的渼陂和吉安的渼陂相隔何止千里,却为何都用了“渼陂”这样一个孤僻的名字,其实是有原因的。渼陂村的开基先祖是南宋初年梁仕阶,是从陕西长安率族中子孙为避金兵战乱,迁徙来赣江支流富水河建村的,至今已历八百多年,在此已传33代。他们把家乡的名字作为新居的地名沿用至今,意思是子孙后代不要忘了家乡,不要忘了故土。
富水河水运非常方便,渼陂又地处吉安、吉水和泰和三县交汇之点,这为渼陂发展商业贸易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他们在发展商业经济的同时,极为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明、清时期,由梁氏宗族兴办的书院多达六所。渼陂古村历经风雨沧桑 鹅卵石道路 青石板街巷 还基本上保持了明清的格局,但同中国所有的古村落一样,这个曾经繁华的村庄在清末之后渐渐地寥落和沉寂了,逐渐被外界淡忘。现在村里的青壮劳力大都外出务工或读书去了,只有妇幼老弱者留守着这个依稀飘着淡淡墨香的历史文化名村。
贰
渼陂之美首在建筑。古村保存着完好的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气势恢弘的祠堂、饱经风霜的书院、幽静的古街小巷、别具一格的教堂,还有民居内外众多精美细致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彩绘、墨绘等 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数百年来,随着人丁繁衍,村舍逐增的无论拆、迁、毁、建,始终依凭最初与自然相谐和的布局有序拓展。即便近百年来的新建筑,也在总体格局和形制上保持了一贯的风格,在古风悠长的一片参差错落又浑然一体的青瓦灰墙之间,流贯的是一片深厚沉稳的大家韵致。庐陵的先辈们把外来建筑与本地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以借鉴、吸收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古香古色又土里土气,给人以美的享受。
渼陂民居属于天井式建筑,天井是江南古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取四水归堂之意,为了节约有限的空间,都大大压缩天井院落的面积,用于排水通风采光的天井极其狭小,前后两幢房子的檐的间距很小,几乎搭接,房屋的密集拥挤可见一斑,因此巷道景观略显闷压抑,由此产生的防火问题,也都是用高大的山墙(封火墙)和极小的气窗来缓解。因此马头墙并不是徽派建筑独有的建筑元素,它在渼陂赣式民居中也被广泛应用,由于高低错落的变化,加上成片房屋的朝向和高度不同,这些马头山墙象跳动的旋律为渼陂民居增加灵动的韵味,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空灵的美感。
渼陂古民居建筑不如徽派讲求的精雕细刻,虽然在住宅门楣、内部构架和陈设上也比较讲究,但较少有徽派古民居建筑大面积的雕梁画栋。渼陂的房子整体高度也没有徽派建筑高耸,尽管都是狭小的巷道,在渼陂绝对没有西递的压抑。渼陂民居支持出檐用斜撑而不用斗拱,在渼陂看不到徽式民居复杂的斗拱和装饰性很强倒爬狮子等雀替构件。渼陂民居也有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除了马头山墙,渼陂民居还多采用简单的女墙方式,屋檐下有装饰性很强的彩绘,绝不同于徽派建筑水墨般纯粹。还有徽派民居外墙大多刷白,青黑瓦,即著名的“粉墙黛瓦”,而渼陂民居外墙多用眠砖,墙体下部多用麻石、红石勒脚,青砖灰瓦。
叁
渼陂之美更有人文之胜。穿行渼陂,吸引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几乎每个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文天祥称之谓“文献名宗”、“衣冠望族”,看来并非溢美之词。渼陂古村就象一本厚重的书,当你一页页地翻开它的时候,就会被它精彩的内容所吸引,这里不但拥有古代历史文化,也拥有近现代的红色文化。渼陂有诗书传家的传统,尊师崇学和兴建书院,使得大批宗族子弟因此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因为重视教育与文化,所以渼陂古民居建筑在设计建造中融入浓厚的文化理念,一些古民居建筑中往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如诗词、书法、楹联、戏曲、雕刻(雕塑)等艺术门类可以灵活运用于建筑各个部位,而且结合完美,恰到好处。
梁氏祠堂因为门柱上刻的长联的两个嵌头字“永慕”,又称为“永慕堂”,其中蕴含着“永不自满,慕学先进,光耀宗堂”之意。建于宋代的“永慕堂”,后来经过多次重建,至今依然显得古朴雅致,雄伟壮丽。祠堂方正敦实,青砖灰瓦,红柱红楼,飞檐高挑,高大的斗拱依然有着当年的气势,门楼四角飞扬,自信而不跋扈,激情而不张扬。大门上有牌楼饰顶,如意斗拱,翘角飞檐,门额高悬红底金字横匾,上书“翰林第”三字。精致非凡的雕刻飞檐与梁柱之间,正眉檐上的图案居然是由上百个镂空雕刻的汉字组成。尽管有不少残缺,但大多数依旧清晰完整。祠堂的左侧门上书“出则第”,右侧门题的是“入则孝”,围绕牌匾的几幅水粉画依然清晰可见,画笔工细。
祠堂有三十七根暗红色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有蕴意深远的楹联,深浓的文化蕴味从中流露出来.在中堂的墙壁两侧,写有“忠、信、笃、敬”四个大字,每个大字都有两个人之高,气势逼人。第三进正厅有匾“对越在天”,出自于《诗经·周颂·清庙》,“对”取报答之意,“越”则指颂扬。匾上方为红木飞檐斗拱,斗拱下是一大片木雕倒挂,其图案为镂空的寿、喜、福、禄等带双翅圆环,既像官帽,又象征生机发达。
从宗祠出来,踏着蜿蜒的卵石小径,很快就会淹没在村落中。色调都是深深浅浅的灰,仿佛是凝固在发黄的纸片上的那一抹水墨,简单,深邃,古朴,灵动。轩公祠的规模虽不及翰林第,但亦自有一番尊严。两个偏门左书“修纪”右书“叙伦”,如今已是门环紧锁。斜对面的一栋带有阳台的建筑吸引了我,虽然整体风貌与其它建筑基本相似,但感觉却是当时中西结合的典范,据说是教堂。在这样偏僻的古村看到这样的建筑着实让人吃惊,也感佩西方文化的极强渗透力。
肆
渼陂跟其他古村落最大的不同在于村里随处可遇的红色革命遗迹。如梁氏宗祠永慕堂为红四军总部旧址,“名教乐地”居是毛泽东旧居,此外,村中还有朱德,彭德怀、黄公略、曾山的旧居,“二七会议”旧址等等。红军在渼陂曾经进行较长时间的革命活动,斑斑驳驳的老墙上,红军留下的标语至今依稀可辨,据说至今尚能辨认的还多达83条。1930年2月7日,在渼陂召开了著名的“二·七”陂头会议。据考证,毛泽东作于1930年2月9日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的的结尾写道:“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其中“命令昨颁”就是指1930年2月8日“二·七”会议作出的攻打吉安的命令。
从渼陂村走出了三位为创立共和国立过诸多汗马功劳的将军,梁兴初、梁必业和梁仁芥。解放战争时期,四野38军军长是梁兴初、政委是梁必业,叔侄俩共同领导一支军队,也应该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当年的斗争极为惨烈,渼陂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先后有51人为革命壮烈牺牲。
在硝烟弥漫里,古朴的祠堂披上了“红色革命”的色彩,红色的脚步在古祠的岁月里匆匆走过,宗祠自然而然地也就少了一份阴森古板,多了一份崇高威严。毛泽东旧居有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据说为主席所爱,解放后一直挂在自己居室的墙上。
伍
对于古村落,我向来有一种偏爱。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汉学葛兰言也曾经指出,乡土是中国文明的基础,中国文明脱胎于上古乡土的社会关系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读中国幸存的古村落是深入了解中国古老社会和文化的关键所在。更何况那些古老建筑的屋檐墙角都是故事,单凭想象,就已经是令人神往。在那样承载着的历史岁月的村子里,你可以低头思古,你可以放飞想象,你可以抒发一些虚妄的感慨以及慢慢体味古老的世俗风情。其实对古老东西的喜欢,无非就是为了给自己编织故事寻找想象的场景和情节,为自己不能拥有的生活找一个情感的栖息地,为自己不可预知的未来借一些想象的空间。
渼陂村里布满了迷宫般的小巷,小巷的走向、角度、长短似乎毫无规律可言,但却在错落中另有一种秩序和风格。许多小巷窄得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小巷的墙角旮旯里,甚至鹅卵石的缝隙里都长出了丛丛青草,想来并不经常有人来往。当你从一条小巷穿出去,经常会眼前一亮,众屋捧月似的出来一口池塘。池塘砌边的石板和青砖一看就知道年头不短,青绿的苔藓衬托着碧绿的池水,相映成趣。村内28座方塘映照着渼陂人平静的生活,村里的古民居,大都就群聚于村中大小池塘的前后左右。水源的位置和大小形状除了实用之外,还考虑了合乎风水的要求,28座池塘象征着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更为奇特的是据说每口池塘下边都有水道相连相通,在不同的季节自动调节每一口水塘的水位,足见当初建设者的智慧。
就这样,走过一座连着一座的古老宅子,穿过一条接着一条的小巷,我来到村中央,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多个池塘连缀在一起,呈现出古村落少有的空旷。池塘南边有三棵巨大的古樟,渼陂的很多青灰色古宅,都是这样掩映在古樟绿荫丛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悠悠古意。其中两株相互依偎,粗大树根交错,被称为连理树,村民则称它们为“夫妻树”。其中一棵依然伟岸如峰撑开繁枝茂叶如伞,另一棵和它紧紧相依,根连着根,但只剩下几个干枯的树桠。我忽然觉得渼陂就像这连理樟,一半代表逝去的岁月,一半代表延续的生活。我久久地徘徊在树下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上,背后是高高的一垛老墙,墙上不同年代涂写的标语口号,已经模糊不可辨认,一条条的藤蔓垂落下来,似乎有意掩盖它那苍老的面容,几只白的、灰的老鸭静静地蹲在池塘边的石阶上,一动不动。
陆
如今的渼陂已失去了当年的繁华与喧闹,每一栋老房子、每一堵老墙、每一棵老树,每一株小草,都泊在宁静与详和中,时间就这样被安静地过滤、沉淀。古香古色的渼陂村里弥漫着安宁的味道,虚虚实实又浓浓淡淡地飘浮着,直渗心脾肺腑,让我在喧嚣的尘世生活中寻找到了一份心灵的纯净,让心底所有的隐秘与浮躁彻底地宣泄了出去,心也变得很宁静和平和起来。
穿梭于渼陂曲折的古巷间,俯仰于渼陂各式古建筑,这里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石似乎都渗透着古人的智慧。站在两堵相距仅七、八十公分的高墙的细碎鹅卵石小径上,仰头窥那狭长如带的天空,一下子就能把我的思绪扯得老远老远,抚摩那块块冰冷的坚硬的青砖,老得发黄的岁月就在我的脚下,一路走过去,仿佛走过了一段段沧桑的岁月,那一栋栋由青灰色砖垒就的古建筑,依旧静静地躺在昨天的历史中,斑驳的墙檐,老旧的木围,残破的砖垛,散漫的青草,处处透着凝重和纯朴。然而逝者如斯夫,如今只有残墙上一道道纵横交错的裂缝有如时间老人额头的皱纹,向人们展示岁月的沧桑和曾经的辉煌。
时光似水,富水河千年一梦。梦醒时分,河面上踌躇满志的官宦已绝踪影,穿梭于文事交流的乡贤早已作古,昔日的辉煌只在褪却光鲜的青砖灰瓦中可见依稀,以往的昌盛只在斑驳的雕梁画栋里尚可觅寻。而我们又有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渼陂还坦然地躲在厚厚的历史尘埃之下不为人所知呢?也许,因为千年的古村千百年来已练就了内敛的精神,有了一种难得的隐忍品质,经受过那么多历史的烟尘,见证过那么多如锦的繁华,亦经受过那么多的冷寂和寥落,渼陂依旧坦然如故。
柒
我几乎是漫无目的在古村里游荡,然后又在无意中与种种深远的历史印痕迎面相撞。渼陂的青壮年悉数常年外出谋生发展,留下老幼妇孺守护着千年的传承、守护着冷落的家园。大多数人家的门都是关着的,门两边大都贴着祈祷幸福的对联,只是红纸都褪去了本色,只有墨色依旧鲜亮,看来单纯更经得起时间的磨砺。几家童子倚在家门口,睁大眼睛看着游人你来我往,眼神是那么的透明无邪。小巷里和祠堂前追逐嬉闹的孩子更多,笑声打破了古村的宁静。老人们在午后祠堂门口安静地坐着 聊聊家常 念叨着远在他乡辛苦打拼的儿女,慈祥地看着祠堂广场上嬉戏追逐打闹的孙子、孙女。他们不似年轻人那么思变善变,他们只是默默地守着,侯着,安详而又麻木,无意中竟也保藏了一份难得的宁静。
“年年有余”通常被人们用作祝福的吉祥词,古愧弟斑驳的墙壁上“多留余地”四个遒劲有力的字体,简单的四个字似乎写出了渼陂人对生活态度的恬淡和豁达。也许渼陂的后人正是遵循了先人“多留余地”的教诲,才拥有这平静、详和的生活。渼陂虽然幽静却谈不上奇险,楼宇房舍虽有些年头,但始终富足而又稳定的生存经历并没有让它留下多少令人叹惋的废墟或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与悲壮,没有古战场的如血残阳,也谈不上空旷的长河落日,然而它的历史路程却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长,就像它的条条小巷。
我在想,没有比渼陂小村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征了,它比名声在外的皖南古村落更具有江南乡村气息。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崇尚隐居,将自身消隐在平民小村常态生活中,可算是大隐隐于市了。是啊,不是陕西渼陂湖边的终南山,而是像渼陂的江南古村落才隐逸过真正的大诗人,秉承五柳先生传统的田园派诗人,无一不是在江南村落里或独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邀上邻居老丈“把酒话桑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大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驻足于无数清雅的江南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