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道强者成功法则全文(狼道全集之驭人之道)
狼道强者成功法则全文(狼道全集之驭人之道)孟获第四次被擒,仍旧大喊不服。诸葛亮又施一计,假命武士要将孟获斩首示众。但孟获镇定自若,仍喊着要与诸葛亮决一死战,以报这几次被擒之恨。诸葛亮心里清楚,孟获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因为心中不服,才一次又一次请战。他知道,如果能征服孟获的心,攻克他的心理防线,便能使其彻底归降。因此,又放了他。孟获第三次被擒,对诸葛亮说:“这次失败,是因为我兄弟贪杯中了你的毒而造成的。如果是我亲自前来,我的兄弟打接应,一定可以打败你们。因此,这次失败并不是我无能,我不能服输!”这次,诸葛亮又放了孟获。诸葛亮向来以德服人,攻心为上,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七擒孟获。诸葛亮南征时,考虑到南夷尚未教化,如果以武力将其击败,不一定使其臣服,从而也不能获得蜀汉南部边境的长治久安,于是选择“以德服之、攻心为上”的策略。他知道孟获在南夷威望很高,为当地的少数民族和汉人所敬佩,诸葛亮便想活捉他。于是,诸葛亮与蛮王孟获较量了起来。孟获第
为了教狼崽捕猎,头狼经常冒险活抓羊羔;为了守护洞穴中的狼崽,头狼会不惜生命与猎人搏斗;为了狼崽的安全,头狼常常带着狼崽转移住处;为了喂饱小狼,头狼常常把自己吃得快要撑破肚皮,目的是把肚中的食物全部吐给小狼……
头狼对它们的天敌和弱小动物是残酷无情的,但对自己或同伴的孩子却无比温柔,始终以无私的关怀去保护它们。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管理者要想创建一代霸业,必须擅长心理战术,具备笼络人心的本领,能够征服下属员工的心。有时候,人心向背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是事业能否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自古以来,军师谋士们都善于揣摩他人心理,并能运用恰当的技巧赢得他人的认同或归属。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而且感情是每个人身心条件中最薄弱的一环。于是,“攻心”便成了他们经常用来征服他人的有力武器。在这方面,《三国演义》中蜀国丞相诸葛亮可谓杰出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向来以德服人,攻心为上,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七擒孟获。诸葛亮南征时,考虑到南夷尚未教化,如果以武力将其击败,不一定使其臣服,从而也不能获得蜀汉南部边境的长治久安,于是选择“以德服之、攻心为上”的策略。他知道孟获在南夷威望很高,为当地的少数民族和汉人所敬佩,诸葛亮便想活捉他。于是,诸葛亮与蛮王孟获较量了起来。
孟获第一次被擒,诸葛亮对他说:“我的主上对你不薄,你为何要发动叛乱?”孟获回答:“此地被许多人争夺,而你的主上倚仗强大的势力把它占领了,并自封为帝。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是你们不讲道理,向我们发起侵略战争,使我们的人民遭受了祸患。如此看来,怎么能说我的行为是叛乱呢?”诸葛亮又说:“不论怎么讲,反正你今天已经落在了我们手里,是失败者。现在,你是否愿意投降呢?”孟获答道:“我们在地利上处于劣势,因此让你们占了便宜。你们这次能够取得胜利,完全是仗着地利条件,并非是有本事。如今我虽然落在你们手里,却无法服输。”诸葛亮说:“既然你不服输,那我就放了你,你看如何?”孟获坚定地说:“如果你肯这样做,我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倘若再失败了,我甘愿俯首称臣。”诸葛亮等的就是孟获这句话,于是就放了他,准备第二次将他擒获。
孟获第二次被擒,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是大喊不服,对诸葛亮说道:“此次你们能够取得胜利,并非是因为实力强大,而是因为我的手下自相残害所造成的。我们虽是蛮人,却十分精通兵法,如果丞相敢再放我一次,我将带兵再来与你交战。倘若我又被擒,一定安心归降,誓死追随宰相,为蜀国效尽全力。”诸葛亮按原计划行事,立即放人,并设宴盛情款待,之后又请孟获参观蜀军军营粮草,使其明白蜀军实力雄厚。但孟获顽固不化,坚持再战。
孟获第三次被擒,对诸葛亮说:“这次失败,是因为我兄弟贪杯中了你的毒而造成的。如果是我亲自前来,我的兄弟打接应,一定可以打败你们。因此,这次失败并不是我无能,我不能服输!”这次,诸葛亮又放了孟获。
孟获第四次被擒,仍旧大喊不服。诸葛亮又施一计,假命武士要将孟获斩首示众。但孟获镇定自若,仍喊着要与诸葛亮决一死战,以报这几次被擒之恨。诸葛亮心里清楚,孟获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因为心中不服,才一次又一次请战。他知道,如果能征服孟获的心,攻克他的心理防线,便能使其彻底归降。因此,又放了他。
孟获第五次被擒,大呼蜀军的胜利并非靠自己的本事,而是因为他的手下自相残杀,给诸葛亮带来了可乘之机。诸葛亮说:“你把我们引入无水之地,又以哑泉、灭泉、黑泉、柔泉四眼毒泉相害,然而,我的军队却安然无恙,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劝你还是尽快投降吧,不要再执迷不悟了!”但孟获仍不肯服输,请求再战。
孟获第六次被擒,狡辩道:“这次是我们自愿来送死,仍不算你们的能耐。我们仍旧不服!”诸葛亮问道:“我已擒了你六次,你仍不服,不知要我再擒你多少次,你才心服口服呢?”孟获答道:“我如果第七次栽在你的手里,便心悦诚服,从此追随丞相,永不反叛!”
孟获第七次被擒后,诸葛亮先吩咐手下人将他和他的将士安排在帐内,以酒食压惊,又派人对孟获说:“丞相觉得与你相见是羞辱之事,于是下令放你们回去,等你们再来较量。你们现在就可以走了!”孟获听后,道:“七擒七纵,自古以来哪有这样的事情啊!我虽是蛮人,却也略知礼义,怎能再做出对不起丞相的事?”
于是,孟获带着兄弟、妻子以及宗党等人,前往诸葛亮的大帐中,跪地谢罪:“丞相心胸博大,对我们有不杀之恩。从此以后,我们不再造反了。您的行为,令我们万分敬佩,无一不心服口服。”
至此,诸葛亮的心理战术终于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孟获归降,蜀汉南部实现了长治久安。可见,作为领导者,若把员工当成“奴隶”或“工具”来使用,那就大错而特错了。随着“人本思想”地位的提高,如今人力资源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顺应社会趋势,身为领导者就应像诸葛亮一样真心实意地去感动他人,这样才能笼络人心,拥有一支具有超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工作团队。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例。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向来以严格管理闻名。在公司的创业之初,为了尽快完成原始的积累,赶超对手,松下幸之助的严格管理可以说是用到了极点,这种方法虽说也达到了松下幸之助的目的,但随着公司的扩大,企业文化的延伸,松下幸之助感到仅仅依靠严格的管理是无法驾驭公司员工的。于是,他便采取了一种柔性管理的策略——攻心为上。
松下幸之助是一个身体比较弱的人,精力不是特别充沛,但是他在管理那么大的公司时,却从来不忘记关心员工的生日。朋友、员工的生日、婚礼,他都亲自题写贺卡。他的亲笔题写使他的贺卡渗透着一种浓浓的人情味。
每年松下幸之助自己生日的时候都会收到许多贺卡和贺电,他对这些贺卡和贺电一般都会亲自回复以表谢意,他本可以叫秘书打印,但打字的机械味有一种冰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是他绝对不会采取的。他的亲笔信无论长短,都会增加亲切感,使本有的友好得到增进。这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和保持个人形象的有效方式。
松下幸之助的这一管理思想,既提高了雇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又使所有公司的人都能够聚成一股劲来参与公司的发展,收到了简单的管理所达不到的效果。
松下幸之助从他自己一生的奋斗中深切体会到,善待每一位员工,笼络人心,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就能够把公司发展壮大。
实际上,管理者就像带兵的将帅,唯有爱护员工,感情投入,攻心为上,才能受到员工的信任和爱戴,才能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温情脉脉”地利用感情的世界打开员工的智慧之门,企业才能创造辉煌。
任何一个人都是有感情的,而且感情是每个人身心条件中最薄弱的一环。我必须学会揣摩下属的心理,并能运用恰当的技巧赢得他们的认同或归属。“攻心”便成了我用来征服员工、发展企业的有力武器。
下章…头狼法则之六 培养员工的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