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山顶长城游玩(石家庄也有长城)
石家庄山顶长城游玩(石家庄也有长城)绝大部分是明长城石家庄也有古长城那石家庄有长城吗?有!当然有!在河北境内的长城当中,石家庄长城的景致并不算最特别的。然而,在上千年的岁月中,隐藏在深山中的长城,散布在石家庄多地,这些长城遗存风貌各异,彰显出祖辈的智慧与创造。
#微游河北##奋进新时代 美丽石家庄##我爱石家庄蓝天白云#
说到河北最具代表性的人文符号,非长城莫属。
21196.18公里的长城,在河北留下了保存完整、建筑雄伟、文化丰富的一段。
河北现存长城2498.5公里,行经9个设区市59个县(市、区),长城资源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那石家庄有长城吗?有!当然有!
在河北境内的长城当中,石家庄长城的景致并不算最特别的。
然而,在上千年的岁月中,隐藏在深山中的长城,散布在石家庄多地,这些长城遗存风貌各异,彰显出祖辈的智慧与创造。
石家庄也有古长城
绝大部分是明长城
从战国到明代,石家庄境内不同时期修建的长城,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日升月落、沧桑变迁……
4座关堡,49座单体建筑
分布于5个县区
长城绝非简单的一道城墙,10. 15千米的墙体,4座关堡,49座单体建筑,在石家庄境内构成了一座严密的防御体系,这些建筑分布于井陉县、平山县、赞皇县、鹿泉区、灵寿县5个县区。
石家庄西部山区称“口”“关”“台”“堡”的村庄,多与长城有关。
石家庄境内最早修筑的长城
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古长城
人们熟知的我国秦代万里长城,修筑于公元前215年,其实我国开始修筑长城的时间更早。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自设防。
2400多年前,晋国的骉羌(biāo qiāng)攻入齐国长城,其勇猛事迹被铭刻在青铜器上,“长城”的称谓第一次以铭文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公元前656年,楚国利用山崖、河谷修建方城,可攻可守,开了人类“长城”工程的先河。随后,楚国的策略引来了各诸侯国争相效仿。
石家庄境内发现的古长城,是何时修建的呢?
2002 年,《光明日报》报道了在石家庄发现多处古长城和遗址的考古新闻。
据报道,石家庄境内最早修筑的长城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古长城。其位置起于河北省平山县和山西省交界处,纵贯恒山,从太行山南下,长约250公里。因当时长城多用土筑成,仅留下少量遗迹。
中山国是中国北方较早修筑长城的诸侯国,公元前369年,为防范强敌,“中山筑长城”。
据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副院长彭云辉介绍:“原来我们都讲战国七雄,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叫战国八雄,其实就是中山国,重点核心就是今天的保定和石家庄这一带,中山国为了自卫,在太行山的东麓,沿着山脉的走势,修了中山国长城。”
因坐落在太行山东麓中心转折山区与平原交界之处,从春秋末期开始,石家庄就是燕、赵、齐和中山争霸的重要区域。
对于中山国,史书记载甚少,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下“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的评价,为这片大地留下了“慷慨悲歌”的底色,延绵至今。
据介绍,中山长城应该更向南延伸至石家庄其他县区,但目前关于中山国长城全貌的考古资料还较缺乏,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工作去证实。
北齐时期修建的长城
后来大多数被明长城利用
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山巅之上,矗立着一座敌台,这是车谷坨长城的制高点。车谷坨长城修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北齐长城由赵郡王高睿主持修建,《北齐书·高睿传》记载,“六年,诏睿监筑长城。于时盛夏,睿屏除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
北齐长城后来大多数被明代长城利用或重修,车谷坨长城已不是修建之初的样貌。
明代,为防范北方的蒙古军队,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筑和改造,并专门设立了9个军事重镇,石家庄长城隶属真保镇管辖。土门关是秦皇古驿道的东出口,也是明代真保镇所属的长城屯兵关堡,三省通衢,是兵家必争之地。
石家庄境内的明长城
属于内长城
石家庄境内的古长城绝大部分是明代长城,属于内长城。
据介绍,当时明长城分为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始建于明代初年,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万里长城。
此后,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从张家口、大同一带南下入侵,于明成化年间开始沿太行山脊修筑长城,形成了内长城。
内长城北起张家口市的怀来县,向南经张家口市的涿鹿县、保定市的涞源等县,经石家庄的平山、井陉、赞皇,到达邢台的内丘、沙河,直到邯郸,纵贯冀西山区,进入山西。
平山县内明长城最为集中
现存隘口有23处 烽火台30多个
平山县内的古长城
实地总长200多公里
平山县内古长城,自县城南部的清风口开始,往西绕经十八盘口、六岭关、水关、黑山口,神堂关、桑园口、合河口等关口,北入灵寿县,蜿蜒起伏,围绕平山县南部、西部、北部形成半圆状,实地总长200多公里。
城墙结构多就地取石,用自然山石垒筑,有的则利用山崖稍加修整即当墙身。
城墙分为关墙和边墙,多在河沟山谷间,用山石将沟谷通道斩断堵截,即为关隘障城,也为关墙,有的在高山峻岭处,若断若续,高宽不等。最高处6.2米,顶宽1.5米不等。
现存城墙比较完整的有恶石口、清风口中段,黄安口、水关北段,神堂关新城、桑园口、古榆树口等。
现存隘口有23处
共发现烽火台30多个
据《平山县志》记载,旧有关口41处,康熙年间裁去18处,留23处,以后又裁,只留8处。
经调查现存隘口有23处。原来每个隘口都建有烽火台,有的一个,有的建两个。烽火台多筑在视野开阔的高山上,土石结构,形状多为梯形方柱式或圆柱式,有的平面作方形,断面呈梯形,下大上小,现存残高1—1.5米不等,共发现烽火台30多个。
平山县内明长城最为集中
古榆树关隘为明成化年间修筑
平山县内明长城最为集中,其中古榆树关隘为明成化年间修筑,嘉靖二十一年重修,敌楼呈梯形方柱式,高5米多,楼分3层,均以条石砌筑。
底层有南北方向关门,北门额上镶嵌有石匾,题“威远”两个楷书大字,笔力苍劲雄浑。南面墙壁上镶嵌题名石,刻有 “大明嘉靖贰拾壹年岁次壬寅夏四月之吉重修古榆树隘口城垣”字样,另有14行分别书刻姓名、官职。
敌楼中层东面有门,可沿台阶登上城墙。城墙建有垛口、箭窗,是太行山区保存较完整的古长城。
灵寿车轱辘坨长城最早建于北齐
至少有1400年的历史
车轱辘坨长城
位于灵寿县车谷坨村
车谷坨村紧邻五岳寨景区,历史上曾是西北重镇大同经五台山、灵寿到华北重镇恒州(即如今的正定)的咽喉要道。
因为去长城的路太难走,光是爬山上去就需要四五个小时。对绝大多数当地村民而言,车轱辘坨长城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2016年,当地文保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村民的带领下才找到车轱辘坨长城。
车轱辘坨敌台是灵寿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遗存之一,建在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山巅上,是灵寿长城的制高点之一。敌台就地取材,用不规则的太行青石垒砌,尽管现在只残留下基座,但仍有3米多高,可以想象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车轱辘坨长城除了敌台,还有关口、炮台,甚至水门。可惜,因为发掘保护的时间太晚,水门、炮台已经坍塌不见了。2017年,车轱辘坨长城被划定为明长城,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车轱辘坨长城最早应建于北齐
至少有1400年的历史
根据《灵寿县志》等很多文献上的记载,车轱辘坨长城最早应建于北齐,到了明代又加以修缮增建并再次启用。因此,车轱辘坨长城至少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
历史穿行到抗日战争时期,车谷坨这个长城重要关口又成为后方抗战的红色堡垒,是晋察冀边区的生产和文化基地。
车轱辘坨山。
那时,在古老长城的脚下,晋察冀边区印刷厂、后方医院、白求恩医疗队、军区抗敌剧社、西北战地服务团等安全地隐藏在这个太行小村,聂荣臻、臧伯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这里居住,让千年古长城的色彩更加丰富绚烂。
红色文化旧址。
红色文化旧址。
井陉南部深山有一段“水长城”
堪比山海关老龙头
井陉曾有达滴岩口、武功口等
七处明代长城口门
在井陉县,曾有达滴岩口、武功口、神堂口等七处明代长城口门,目前还能看出明显遗迹的残墙断壁有6100多米,此外还有战台、敌台、敌楼、峰火台等遗迹,这些宝藏都深藏在崇山峻岭、偏远山村中。
杨庄村有一段“水长城”
堪比山海关老龙头
明代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然而,在井陉县南部深山的杨庄村有一段“水长城”,堪比山海关老龙头,修建的初衷却有所不同。
杨庄村位于井陉县西南的太行山中,背靠苍岩山。杨庄村村南,有一条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的河流叫“甘淘河”。甘淘河将横亘杨庄村东西的太行山梁,冲出一个宽150米左右的山口,称为“杨庄口”。
水涨时可开门泄洪
遇敌情则闭门拒敌于外
得名“地束火城”
明代末期崇祯年间,依托山梁与河流的天然屏障,在这里修筑了雄伟的关城和长达20多公里的长城防御工事。
当时,修建者在河道最窄处横跨河面修筑了9道城门、7座城楼,水涨时可开门泄洪,供船只通行,遇敌情则闭门拒敌于外,拭险而守,还可防止敌人以火攻城,所以得名“地束火城”,成为明长城修筑历史上的绝学。
据了解,墙体采用了两种不同建筑材料:靠近河岸的200米用青砖垒砌,往山上1600多米则由本地太行山上的片麻岩条石铺成。
当年,在甘陶河两岸,两座高大的敌楼牵连着连绵的城墙,一头探入河中,一头直上山梁,形成与山海关老龙头结构相似的御守工事。
杨庄口长城
为了防备明末农民起义军东进而修建
杨庄口山水纵横、地势险要,自古是晋冀往来之咽喉、军事防御之要地。因此,在杨庄口修筑长城,很多人认为是为了防御西北游牧民族侵扰。然而,竖立在关口西侧的一块石碑,却揭示了一段让人意外的往事。
据介绍,石碑树立于明崇祯九年正月,名为“杨庄口地束火城碑”,碑文详细阐述了修建关口的原因:“这个城址也叫‘地束火城’,碑文上有‘杨庄地束火城’。明代末年,李自成起义,起义之后,对北京形成威胁,开始建立了地束火城。”
原来,杨庄口长城是为了防备明末农民起义军东进而修建的。
赞皇现存古长城
墙体21段、1万多米
赞皇棋盘山景区内的段岭关
是为人熟知的明长城关口
位于赞皇县棋盘山景区内的段岭关,是赞皇最为人熟知的明长城关口。
当年全省长城资源普查中,赞皇只有段岭关长城关隘和烽火台两处被列入长城保护名录。然而,在赞皇县的明长城遗存绝不仅仅只有这两处。
现存有长城墙体21段
全长1万多米
当地文保部门组成专门的长城调查队,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足迹踏遍文献记载中长城穿过的每座山峰、每个陉口,最终整理出一份非常系统详实的赞皇长城档案。
档案绘出了赞皇长城的走势和重要节点,每一处有价值的遗存都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并配有《赞皇县志》《赞皇军事志》《中国长城史》等文史资料中的相关记载。
通过普查,调查队基本摸清了赞皇古长城的家底:
赞皇西部太行山长城北起和井陉交界的白城口,南至和临城、山西昔阳交界的虎寨口,全长40多公里,共有关隘五处。现存有长城墙体21段,全长1万多米。
石家庄境内的长城
是如何修建的?
古长城包括长城体、关门、卫所及附属工程敌楼、烽火台、水门等构造,为砖石合筑,夯土加沙石片等,基本是顺沿山势利用山崖加以修整。
“利用当地石料,稍加工垒砌而成,
利用山势以悬崖峭壁做屏障”
今天我们很难想象,古人是怎样在苍茫大地上选择合适的地点修建长城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只留下了这样几个字:“因地形,用险制塞。”
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张献中认为:“(长城修建)基本上就是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石料,稍加工垒砌而成,利用山势以悬崖峭壁做屏障,采取堵沟设口的方法,这是它的特点。”
依托险峻的山形修建墙体,扼守大小通道的关口,整座太行山就是一座天然的长城,散布在石家庄多地的长城遗存风貌各异,却无不彰显出祖辈的智慧与创造。
石墙上的孔被认为是通风孔
减少风阻、撞击,保护墙体
瓦岔山,位于山西与河北交界处,一道石墙在这里矗立了几百年,是两省交界的一个标识物。
这段石墙南北走向,长约5公里,依山就势,气势雄伟,经专家判断,土石墙就是长城。
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副科长林金华说:“在这个位置风力是非常强的,这个地方流传着一句俗语,‘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
张献中说:“墙上的孔,有的专家认为是通风孔,长城大多处于深山之中,大风常年的侵蚀和撞击,对长城的墙体造成一定影响,这种设置,一是减少了风阻,二是减少了撞击,实际上是起保护墙体的作用。”
两座独立的烽火台瞭望报警
给山脚下的东关、西关通报敌情
烽火台,是古人在长城上通报敌情的又一智慧创造。
井陉县凉沟桥村周边有两座独立的烽火台,它们的功能是瞭望报警,给山脚下的东关、西关和对面山上的长城关卡通报敌情。
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康金喜介绍:“这个沟里面建了烽火台,在山顶上又建了一个烽火台,里面敌情传过来以后,那个地方传递信息,这就看到了,马上通知那个口加强保护,他们就形成呼应、成为一体了。”
数百年里,这些长城保持着倔强的身姿,让后人得以窥见当年修筑者的机巧与匠心,领略古塞雄关的非凡气势。
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历史上的金戈铁马、人间的悲欢离合,长城脚下发生的过往,孕育出风骨千年的信仰,留下了一段段历史传奇。
走过漫长的岁月,历经沧桑的古老长城,依然挺拔,傲然耸立,穿越风云变幻的历史,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