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经典成语故事二十四(追本溯源的中华成语故事锦集)

经典成语故事二十四(追本溯源的中华成语故事锦集)【故事】南北朝时期,北周有一名武将叫长孙晟,洛阳人。他武艺精湛,深谙兵法,特别是精于射箭。【出处】唐·李延寿《北史·长孙晟传》。此成语出自《史记·张仪列传》,原文是:“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一箭双雕【释义】一支箭射中了两只雕。比喻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

【释义】做一件事却有两种收获。

【出处】汉·司马迁《张仪列传》。

【故事】卞庄子是春秋时鲁国人,非常勇敢,敢同老虎搏斗。一天,山上出现两只老虎,他就提剑上山,要去刺死它们。旅馆的僮仆劝阻他道:“且慢,那两只老虎,此刻正在争吃一头牛,它们激烈相争的结果,一定是力气较小的老虎要被咬死,力气较大的老虎也要受伤,那时,你上山去,同一只受伤老虎搏斗,就容易取胜,而且只要刺死一只伤虎,就可以获得刺死两只猛虎的美名。”下庄子听从了他的话,后来果然轻易地一举两得。

此成语出自《史记·张仪列传》,原文是:“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经典成语故事二十四(追本溯源的中华成语故事锦集)(1)

一箭双雕

【释义】一支箭射中了两只雕。比喻一举两得。

【出处】唐·李延寿《北史·长孙晟传》。

【故事】南北朝时期,北周有一名武将叫长孙晟,洛阳人。他武艺精湛,深谙兵法,特别是精于射箭。

当时,突厥的首领摄图到北周求亲。北周的君主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他,并派长孙晟率领一批人马护送公主到突厥去。

有一次,摄图和长孙晟一起外出打猎。摄图猛拾头,看见天空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为了试试长孙晟的箭法,摄图随手递给他两支箭,请他把两只雕射下来。长孙晟接过箭驱动坐骑奔驰向前,看准两只雕厮打争夺得难解难分的机会,拈弓射箭,“嗖”的一箭射去,两只大雕一起掉了下来。摄图连声称赞:“好箭法!”

经典成语故事二十四(追本溯源的中华成语故事锦集)(2)

从此,留下了“一箭双雕”这一成语。

一钱不值

【释义】值:指货物与价值相当。连一个铜钱也不值。形容毫无价值或价值微不足道。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故事】汉朝时期,有一位很出名的武将,叫灌夫。他屡建战功,被汉武帝封为淮阳太守。

长期的军旅生活,使灌夫喜欢结交英雄豪杰、侠义勇士,与他们称兄道弟,举杯狂饮。他愿意亲近地位卑下的人,而对那些朝廷权贵,灌夫一点也看不上眼。一次多喝了一点酒,竟然把窦太后的兄弟给打了,险些丢了小命。

灌夫后来不做官了,虽然家里的宾客一天比一天少,可是他鄙视权贵的脾气一点也没改变。这一年的夏天,丞相田蚡娶亲,朝廷的官员和亲朋好友拉着灌夫去凑热闹。酒席上,灌夫举杯向田蚡祝酒,田蚡却傲慢地说:“我不能喝满杯!”

灌夫笑脸相劝:“今天是丞相大喜的日子,理应喝个满杯呀!”

经典成语故事二十四(追本溯源的中华成语故事锦集)(3)

田蚡依旧无动于衷,不肯喝酒。灌夫自觉受到侮辱,热血直往脑袋上冲。恰巧,席间临汝侯灌贤和将军程不识两人正在交头接耳地说什么,灌夫便把一肚子的怒气借他俩发泄出来:“我一向就说程不识一钱不值,大家看怎么样?今天都在向丞相贺喜,他却学女人的样子咬起耳朵,这算什么东西啊!”满屋子的人都知道灌夫是借题发挥。不久灌夫被田蚡杀害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