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达芬奇调色好(为什么达芬奇说绿色是有毒的颜色)
为什么达芬奇调色好(为什么达芬奇说绿色是有毒的颜色)从物理学角度来说,颜色实际上是一种人脑中对于光所产生出来的主观印象。自然界有的只是不同频率和波长的光,物体本身并没有什么颜色可言。因此人对于颜色产生的所有印象,实际上也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该类颜色物体的接触学习而来。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一下绿色的核心意义来源。然而将一个时期之下(题主提到了绿色有一段黑历史,这不仅仅只是达芬奇认为绿色有毒)整个社会中对于一个颜色的审美印象全部归因于美术作品中颜料生产里的技术工艺问题,却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如果仅仅只是颜料工艺里的技术不精就可以影响到一整个历史时期里人们对于一种特定颜色的审美,那么为什么这种对于绿色有毒的印象却偏偏发生在中世纪末期这段特定的时间里呢?难道只有这个时候的绿色颜料是有毒的吗?难道同时期的其它颜料就没有毒了吗?为什么偏偏人们认为有毒的颜色是绿色而不是蓝色或者红色、黑色呢?对于颜色的审美意义变迁应该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来综合看待,
决定同一时期人们对于绿色喜好变化的可能是当时社会对于非人自然界生命的态度。而达芬奇所在时代的欧洲刚刚经历了黑死病的洗礼,人们对于非人的自然界生命充斥着恐惧。
首先,我们应该要理解的是,艺术创作是一种对情绪和印象的追逐,颜色在艺术作品中本质上是服务于艺术家对自身情感表达的工具。而艺术家的情感要传递给更多人并且得到理解,这种情感就需要扎根在社会文化的变迁之中。
因此颜色的意义,是社会和文化给予的。
认为颜色的意义来自于工艺加工技术的观点,例如认为人们对于绿色是有毒的这一负面印象来自于绿色颜料的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使用毒物,其实本质上也是社会文化赋予颜色意义的一种体现。
然而将一个时期之下(题主提到了绿色有一段黑历史,这不仅仅只是达芬奇认为绿色有毒)整个社会中对于一个颜色的审美印象全部归因于美术作品中颜料生产里的技术工艺问题,却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如果仅仅只是颜料工艺里的技术不精就可以影响到一整个历史时期里人们对于一种特定颜色的审美,那么为什么这种对于绿色有毒的印象却偏偏发生在中世纪末期这段特定的时间里呢?难道只有这个时候的绿色颜料是有毒的吗?难道同时期的其它颜料就没有毒了吗?为什么偏偏人们认为有毒的颜色是绿色而不是蓝色或者红色、黑色呢?
对于颜色的审美意义变迁应该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来综合看待,而不是简单归因于工艺上的是否有毒。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一下绿色的核心意义来源。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颜色实际上是一种人脑中对于光所产生出来的主观印象。自然界有的只是不同频率和波长的光,物体本身并没有什么颜色可言。因此人对于颜色产生的所有印象,实际上也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该类颜色物体的接触学习而来。
如果我们日常生活里经常接触的某类特定颜色物体给了我们一种一以贯之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迁移到这种物体所具备的颜色上,最终通过在社会文化里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变成一种对该颜色的“象征意义”。
当我们看到这两张图片的时候,“蓝色”被和“天空”以及“海洋”联系在了一起。天空和海洋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可能经常接触到的蓝色物体,它们都给人以一种“辽阔”的印象,因此这种印象也就迁移到了蓝色上,蓝色也就获得了“辽阔”的象征意义。
然而如果这种蓝色如果出现了变化,即使它仍然是蓝色(例如上面这张图片),但它已经足以让人意识到这种蓝色和来自天空或者海洋的蓝色出现了可辨识的差异,它也就不再给人以“辽阔”的印象了。
事实上,上面这张图片的蓝色是用计算机画图工具合成出来的纯蓝色(255蓝)。这种蓝色理论上在生活中我们几乎不会见到。因此它给人的恰恰不再是一种“辽阔”的感觉,而是一种非常突兀和不自然的不适感。这充分说明,人对于颜色的印象来自于对生活中长期接触该类颜色物体的印象迁移。颜色本身并没有意义。
而对于绿色,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绿色物体是什么呢?
答案很显然,是野生的新鲜绿色植物。
绿色的确有生命、活力、繁衍、朝气等文化意义,但这种文化意义本质上是来自于我们对绿色植物的长期接触,这些意义来自于我们对于绿植的印象。
这也意味着,绿色所代表的生命和活力是绿植的生命和活力,是一种非人的生命力量,它和人类本身的生命力量存在一定距离。
为什么说它存在一定距离?因为人类在发明火以后,已经不会直接食用这些颜色鲜艳的绿色植物了!越是鲜艳的绿色,越是说明这个东西是生的,它不能吃!
凝视颜色鲜艳的绿植,你会感到胃口大开,或者内心如饥似渴吗?
黄色更加频繁被用来表现人本身的生命力和活力,这和大部分小麦、肉类、玉米等熟食在烹饪后都是黄色有关系!
小麦、玉米、肉类等许多食物在烹饪以后都是黄色或者类似黄色的,这使得食物给人带来的能量补充感被迁移到了黄色上,黄色成为了一种更加贴近于人本身的生命力颜色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绿色的文化意义,取决于那一个历史阶段中人们对于绿植这类非人生命体的态度和印象。
为什么达芬奇说绿色是有毒的颜色?(大家可以参考这位答主对于绿色历史的一个梳理)
在帕斯图罗对于绿色文化意义历史的梳理中有提到,古罗马时期绿色被联系为蛮族、平民的颜色。这可能是因为,古罗马时期的文化话语权掌握在城市贵族手中,绿色的印象来自于绿植,而绿植通常不会出现在城市里,而是和乡村里的农民以及荒野中的蛮族联系在一起,绿色已经远离了城市贵族们的生活。这一时期对于绿色审美印象可以说反映的是城市贵族的视角和心理。
而到了中世纪早期,西欧的贵族们许多并不是如古罗马时代那样集中居住在大型城市中,而是住在了高高的城堡中。城堡最主要的意义是防御,它的军事战略价值比经济价值更重要。而一个有良好防御的城堡往往都坐落在地势险峻的山岭上,这样的山岭肯定都是远离市集,绿意盎然的。
印象迁移:越是绿意盎然的山岭,防御功能越强,贵族们的城堡越坚固
于是绿植又重新回归了贵族们的生活。帕斯图罗将这种绿色文化地位的上升归因于贵族们对于“果园(orchard)”的热爱,而果园背后本身已经足以反应这个时期的贵族又重新恢复了对于绿植环境的亲近。
然而在中世纪末期,黑死病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对于自然界非人生命的态度。没有人知道这场瘟疫究竟是从何而来。人们对于黑死病的恐惧开始迁移到各种各样的事物上,例如女巫、恶魔、魔鬼、老鼠、巫术、撒旦等。
这其中与绿色最密切相关的可能就是老鼠。我们都知道,绿色不仅仅只是绿植的颜色,同时也是发霉食物、疾病脓疮、尸体病变后的颜色,这些都和老鼠的出没以及黑死病的大流行息息相关。老鼠恰恰是黑死病在人类社会中大流行的关键性传播途径,鼠疫流行期间出没的老鼠可以说几乎如同降临的死神。人们对于瘟疫的恐惧也就以这种形式迁移到了绿色上,导致绿色在这一时期地位大大下降,甚至被认为“有毒”。
而随着黑死病的影响消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大规模发展,人们对于绿植的印象又一次击败了对于瘟疫的印象而成为了绿色的主要意义来源,绿色的地位再一次被大大抬高。这个时候的绿色作为一种城市工业的对立面,它成为了城市中人们对于自然、乡村、环保、健康等要素渴望的一种象征性寄托,被新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赋予了新的地位和意义。
如果梳理上面的发展和变化脉络,可以发现这种对于绿色的社会意义是随着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且例举中的这些颜色意义的变化其实都是围绕着欧洲历史的发展而来,它几乎总是那一个历史阶段里掌握了文化话语权的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侧面。
这实际上也可能可以解释的是,为什么在不同的文明体系里对于同样的颜色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古罗马将紫色视作最为尊贵的颜色,而同时期中国却将黄色视为最为尊贵的颜色。对于颜色意义的理解需要结合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文明体系来综合看待,尤其是要考虑到经济生产和当地文化主体阶层的生活方式,而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片面归因于生产工艺上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