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热闹的商场现在怎么样了(河西这座商场竟成)
曾经热闹的商场现在怎么样了(河西这座商场竟成)拍卖商铺为5幢2-4室、2-5室商业房产,建筑面积143.56㎡。时隔半个月,又急匆匆地再降价,可见房主对于扔掉这个「烫手山芋」的迫不及待。据法拍网显示,嘉业国际城有套商铺,流拍后又上线了。这次的价格比上次还要再低一些,比起401.35万的评估价,288.972万的起拍价便宜了112万。
这或许是河西最令人唏嘘的商场。
在车水马龙间屹立,却在往来人潮中被悄悄遗忘,它就是河西的嘉业国际城。
开业10年,嘉业国际城似乎从未有过「全面正式开业」的一天,以至于经营10年的真知味,凭借着合同中“免租期取店铺正式营业之日与嘉业国际城SHEWALK购物中心全面正式营业时间上的后者之日起6个月。”这样一句话,被免去了10年营业租金,也赢得了嘉业来讨要租金的官司。
一座商场真正退出历史舞台,不是落满灰尘,也不是破败不堪,而是在人们的脑海中逐渐被忘记,哪怕是路过,匆匆的脚步中没有片刻的驻足与停顿,仿佛这里的一切,都是透明的。
据法拍网显示,嘉业国际城有套商铺,流拍后又上线了。
这次的价格比上次还要再低一些,比起401.35万的评估价,288.972万的起拍价便宜了112万。
时隔半个月,又急匆匆地再降价,可见房主对于扔掉这个「烫手山芋」的迫不及待。
拍卖商铺为5幢2-4室、2-5室商业房产,建筑面积143.56㎡。
而商铺内却是黑黢黢的一片,落满灰尘的地面、斑驳雾化的玻璃、空荡荡的空间、发黄的白色木板……一股令人竖起汗毛的凄凉感扑面而来。
走在这里的感觉,就好像「下楼梯踩空,但始终没有摔跤」的孤寂。
商场里的柱子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宣传海报,略惊悚的是,天花板还有部分脱落。
它仿佛在低声抽泣: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嘉业国际城位于寸土寸金的河西,对面便是河西中央公园CBD绿轴。
在这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穿梭着身着高级套装的OL、夹着皮包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时不时还有穿着骑行裤的运动派“嗖”一下划过路边。
但他们似乎都不会走进这里——嘉业国际城。
与爱马仕相似的橙色,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栋建筑物。年久失修的它,逐渐显露破败之气,斑驳的商铺门牌下,是一个个空空如也的门店。来来往往的人似乎早已司空见惯,连眼神都不愿停留一刻。
偌大的商场连电梯都不再运营,台阶上一张张扔掉的宣传彩页,被风吹得时不时翻起一页。
走上2楼,一排排商家全部撤柜,一眼望不到头。伴随着一个奇怪的鸣笛声,这里的气氛显得怪异而惊悚。
沿着荒废的店铺再往远处走一走,在没有窗户的地方,外面正是白昼,这里却仿佛入夜,满是黑暗。
荒废的洗手间里,一个面盆不翼而飞,另一个则被堆满了垃圾,整个环境显得潮湿而黏腻。
因为灯光较暗,一些贴在墙壁上的海报和放在玻璃橱窗里的假人看着就特别吓人。
事实上,整栋楼都是空空如也,充斥着诡异的鸣笛声,灯光昏暗,电梯全部停掉,走在台阶上还“DuangDuang”直响。
有的商铺的玻璃窗都被打碎,也无人打扫。
在电梯旁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到,原先商业也曾有大大小小的商铺,但如今已物是人非,连这个指示牌都已沾满灰尘。
在负一层,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当年的商业品牌墙,米娅比利女装、唯佳雅诗女装、大益普洱茶、SG……看似密密麻麻的品牌中却找不出几个耳熟能详的牌子。
对于一个商场而言,由盛转衰尚不值得自怨自艾,嘉业国际城甚至连「昔日辉煌」都未曾拥有过。
作为奥体商圈最早开业的商场,同时又是河西中央商务区13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单体量居河西13大建筑之首,嘉业国际城本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2011年9月28日,占地4万方的南京嘉业国际城购物中心盛大开业,以“引领时尚,品质生活”定位,集精品购物、休闲娱乐、时尚餐饮、婴幼育乐四大业态为一体,先后引进华东地区单店面积最大的周大福、苏果SO GOOD精品超市、全国著名连锁影院——17.5时代金典影城等品牌商家。
一时间,风头无两。
当时,嘉业国际城的招商政策十分简单粗暴:直接免租,只需交1000-2000元物业费,所以引得不少商家入驻。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嘉业国际城的内在规划动线存在问题,加上招商水平低下,商场经营逐渐举步维艰。
为了吸引人流量,嘉业国际城开始偏离最初的自我生活方式购物中心的定位,转向一家以餐饮为主的商业中心。
这招一出,竟适得其反,消费者越来越少。
2014年,周大福撤店,并带动了多家商家纷纷关店。
2015年,才开业4年的嘉业国际城关铺率就高达70%。
当时,商场表示会重新规划和整改,然而并没有效果,加上开发商将商场改为分割散铺出租,更让商场的定位一落千丈,从此一蹶不振。
当初南京嘉业承诺做“一流的综合体“,至今已十年,一直都没有全面正式开业。
其经营存在问题,导致购物中心现场缺少人流和商业氛围,让很多商户血本无归。
对于所有者来说,拍卖或许是一种解脱。但接盘侠又在哪里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