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黑葡萄转色了果粒发软怎么回事(知道这些就够了)
夏黑葡萄转色了果粒发软怎么回事(知道这些就够了)华北地区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8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发病盛期,10月以后,气温降低,天气干旱,病害停止发展。华南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下旬,葡萄开始萌动展叶时,温度条件已达到病菌活动的范围,又值梅雨季,病害开始出现。6月中下旬,温度上升到28~30℃,经常有降雨、湿度大,植株长出大量嫩绿组织,发病达到高峰,病害潜育期在最适条件下约6~10天。7~8月份以后温度超过30℃,雨量减少,湿度降低,组织逐渐老化,病情受到抑制,秋季如遇多雨天气,病害可再次严重发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梢等组织越冬,也能在病果、病叶痕等部位越冬。病菌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可存活3~5年之久。第二年4、5月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发芽后,芽管直接侵入幼叶或嫩梢,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后,菌丝主要在表皮下蔓延。以后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盘,突破表皮,在湿度大的情况下,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等传播,对葡
葡萄生产中经常会遇到葡萄果实表面有黑点或果实变黑的现象,它不止是病,还有可能被虫子危害形成的后遗症,下面就来了解下可能造成葡萄黑果的两种原因:
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主要侵染葡萄幼嫩的叶片、叶柄、果实、果梗、穗轴、卷须和新梢等部位。叶片和嫩梢发病后开始出现针尖大小的红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后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变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并沿叶脉连串发生,产生长椭圆形和条形的暗褐色凹陷病斑,以后中央部分变为灰褐色,严重感病部位以上枝梢枯死。果实发病之初产生圆形深褐色小点,随后扩大,直径可达2-5毫米,中部凹陷,呈灰白色,周缘有紫褐色晕,呈现典型的鸟眼状病斑。染病的幼果停止生长,味酸质硬、畸形,病斑处有时开裂。
循环感染: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梢等组织越冬,也能在病果、病叶痕等部位越冬。病菌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可存活3~5年之久。第二年4、5月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发芽后,芽管直接侵入幼叶或嫩梢,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后,菌丝主要在表皮下蔓延。以后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盘,突破表皮,在湿度大的情况下,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等传播,对葡萄幼嫩的绿色组织进行重复侵染,温湿条件适合时,6~8天便发病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病菌远距离的传播则依靠带病的枝蔓。
发病条件:
1. 黑痘病的流行,和降雨、大气湿度及植株幼嫩情况有密切关系,尤以春季及初夏(4~6月)雨水多少的关系最大。多雨高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和萌发侵入;同时,多雨、高湿,又造成寄主幼嫩组织的迅速成长,因此病害发生严重。天旱年份或少雨地区,发病显著减轻。黑痘病的发生时期因地区而异。
华南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下旬,葡萄开始萌动展叶时,温度条件已达到病菌活动的范围,又值梅雨季,病害开始出现。6月中下旬,温度上升到28~30℃,经常有降雨、湿度大,植株长出大量嫩绿组织,发病达到高峰,病害潜育期在最适条件下约6~10天。7~8月份以后温度超过30℃,雨量减少,湿度降低,组织逐渐老化,病情受到抑制,秋季如遇多雨天气,病害可再次严重发生。
华北地区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8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发病盛期,10月以后,气温降低,天气干旱,病害停止发展。
华东地区于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梅雨季节气温升高,多雨、温度大,为发病盛期,7~8月份高温干旱,病情受抑制,9~10月份如秋雨多,病情再度发展。
2.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园往往发病较重。栽培管理不善,树势衰弱,肥料不足或配合不当等,都会导致病害发生。特别是对冬季果园卫生工作不重视,园内遗留大量的病残体,则为病菌越冬和第二年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农业措施:
1.苗木消毒。对从外地引进的苗木、插条在栽植或扦插前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浸条和苗木,进行消毒预防。
2.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枝、病果,剥除老蔓上的枯皮,集中烧毁。
3.使用铲除剂。在葡萄发芽前认真喷洒1次铲除剂,消灭越冬潜伏病菌。常用的铲除剂有3-5波美度石硫合剂、世高等。
药剂防治:
葡萄二三叶期开始 每隔10天左右,喷施世高 或阿米西达,或绘绿 均可有效防治黑痘病的发生。
发病初期,用阿米妙收 甲基托布津,能够迅速抑制病菌生长 对葡萄黑痘病的发生效果明显。
葡萄二三叶期 开花前和谢花后这几次药剂必须认真抓好 确保葡萄黑痘病的整体防控效果。
绿盲蝽:
绿盲蝽为害时期较长,在中原地区,若虫为害可以从4月初持续至5月初,此期间大部分葡萄主要为花前期,主要为害症状为叶片穿孔!随着葡萄生长,到5月初,各品种葡萄陆续开花,并进入幼果期,绿盲蝽也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绿盲蝽和若虫为害方式相同,但为害程度似乎更重!
而且,由于葡萄逐渐进入幼果期,绿盲蝽的成虫为害造成的损失就变得更大,我们不得不防!
在花前期,绿盲蝽的为害主要造成叶片受害,不会对幼果造成影响,如下图:
5月初,绿盲蝽成虫出现,如下图:
幼果如果受到绿盲蝽成虫或若虫的为害,就会出现花皮幼果,如下图:
出现花皮幼果的规律,可能和花帽覆盖幼果起到保护作用的情况直接相关,如下图:
花帽剥落前后的症状
随着幼果增大,果实就会变成这样子,从而失去商品价值,如下图:
值得强调的是,绿盲蝽对幼果的伤害,似乎是不可恢复的,相当于“毁容”!
所以,绿盲蝽虽小,危害可不小!虫容易防治,创伤难恢复!
为了那一串串金贵的葡萄串,我们认为,还是现实一点,认真防治一下吧,别等危害发生,为时已晚!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清理越冬场所。
(2)及时清除葡萄园周围棉田中的棉柴、棉叶,清除树下及田埂、沟边、路旁的杂草及刮除四周果树的老翘皮,剪除枯枝集中销毁。
(3)葡萄生长期间及时清除果园内外杂草,及时进行夏剪和摘心,消灭其中潜伏的若虫和卵。
2.物理防治
果园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利用绿盲蝽成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
3.化学防治
(1)统一防治。绿盲蝽具有很强的迁移性,一家一户防治效果不理想,有条件的乡(镇)、村做到统一时间、统一用药、统一行动。
(2)适宜的防治时机。绿盲蝽具有昼伏夜出习性所以喷药防治要在傍晚或清晨进行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3)注意保护利用天敌。
(4)早春葡萄芽前,全树喷施一遍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及初孵若虫。越冬卵孵化后,抓住越冬代低龄若虫期,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连喷2~3次,间隔7~10天。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田田圈】ttq778899
你的每一块田,都是我们细心呵护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