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二干渠都有什么鱼(浙江比江苏富的原因)
聊城二干渠都有什么鱼(浙江比江苏富的原因)江苏的“富裕”你可以用一百种理由去诠释。从“天时、地利、人和”上来看,江苏恐怕是全国“地利”最好的省份了。1905年江苏税赋占全国五分之一尤其到了清代,江苏的“富裕”甚至导致了其特殊的行政结构,她不仅是“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所在地,而且高配两个布政使,“江宁布政使”(在南京)和“江苏布政使”(在苏州)。此外由于江苏境内京杭运河是沟通南北最重要的节点,还设有管理运河的“漕运专署”。什么意思?等于说江苏一省之内有三个省级行政体系。这里除了田赋,还有盐税和漕运,再加上清代后期增加的厘金和关税,江苏的税收是神一般的存在,某种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江苏的百姓还是比较富裕的,毕竟薅羊毛也得身上有羊毛啊
江浙历来为中国财税重要来源,《宋史》中就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清末时期光江苏一省财赋就占全国五分之一。东晋“衣冠南渡”后,江南的经济进一步开发,自北宋之后,江浙经济被送上了巅峰后,再无人可以撼动。
►论“富裕”,明清时期,浙江比江苏 确实还差那么点意思
江苏的赋税在明清时期一直是全国之首。赋税之重,令人瞠目。
江宁织造府模型
尤其到了清代,江苏的“富裕”甚至导致了其特殊的行政结构,她不仅是“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所在地,而且高配两个布政使,“江宁布政使”(在南京)和“江苏布政使”(在苏州)。此外由于江苏境内京杭运河是沟通南北最重要的节点,还设有管理运河的“漕运专署”。
什么意思?
等于说江苏一省之内有三个省级行政体系。这里除了田赋,还有盐税和漕运,再加上清代后期增加的厘金和关税,江苏的税收是神一般的存在,某种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江苏的百姓还是比较富裕的,毕竟薅羊毛也得身上有羊毛啊
1905年江苏税赋占全国五分之一
江苏的“富裕”你可以用一百种理由去诠释。从“天时、地利、人和”上来看,江苏恐怕是全国“地利”最好的省份了。
江苏的“富”地理因素占了很大的权重,现在让我们打开地图
江苏拥有全国最平坦肥沃的土地
江苏陆地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比86.89%,达8.9万平方千米,居中国各省首位,最最重要的是这里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粮食作物单产极高。宋代就有着“苏常熟,天下足”之说。
全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第四大湖洪泽湖、第六大湖高邮湖、世界级黄金水道长江,五大水系之一淮河,境内水网密布、川渠交织,湖泊遍地,外加人工开掘的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水系。
所以不要以为“苏打水”是白叫的[机智]。
江苏太湖风光
江苏拥有全国最多的水资源,在古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生活质量有保障、生产资料有富余,更重要河流在古代的就是“高速公路”。特别是江苏南部,在其它省份“交通靠走、治安靠狗”的情况下,古代就实现了“村村通”。
良好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较高的人口素质,意味着生产效率更高,经济运转也更为有效,江苏不富才怪。
扬州盐商黄氏个园
占据长江和运河的黄金十字的扬州,早在唐朝就有了“扬一益二”之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而地处于江南的苏州更是“人间都会最繁华,除是京师吴下有”,这里被曹雪芹喻为“最是人世间一二等的富贵风流之地“。
明朝时期,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江苏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红楼梦》中描绘的苏州山塘
►地理环境造就了江苏的尚文的基因
江苏人嘴里总念叨自己历史上出的状元最多,出的两院院士全国之首。倒不是江苏人聪明,而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要知道,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家里不单少个劳动力,还再养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闲人,在以前还真不是一般家庭能做到的事。
无锡东林书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文人经商是江苏的传统
“苏商”在全国不显山露水。性格上是一种谦虚自信、内敛谨慎的中庸风格。不虚张声势,却又胸怀天下。有朋友聊天说道:和江苏人做生意,不需要讲太多,也不需要喝啥酒,几杯清茶,答应你的一定能做到,做不到的不会答应你。
为什么江苏商人“重德守信”?
原因就是江苏有“文人经商”的传统。
常州的赵翼写下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昆山的顾炎武长吁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本就证明了江苏的文人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江苏的文人把书读的透透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进能忠君,退能报国,他们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作人生信条。
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
洋务派运动实业救国中,盛宣怀创办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企业“轮船招商局”,南通实业家张謇建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无论常州的刘国均还是无锡的荣德生,即便不是状元进士,也必来自书香门第,而哪一个又不是心系天下、拳拳报国?
►地理环境的优越造就了江苏人“小富即安”的性格
江苏这块土地太优越了,以至江苏人乡土情结太浓厚,“离乡不离土”,成了一条戒律,即使苏北人顶多周边转转打工。这种性格也就决定了江苏会诞生出大量的乡镇企业。从最早的“苏南模式”到如今“苏州模式”。
江苏人擅长引进来,而浙江人擅长走出去。
江苏人“小富即安”,浙江人“衣锦方才还乡”
苏州金鸡湖
本质上江苏的经济就是基于优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起来的“小农经济”,而这种“小农经济”思维又深受“文人理想主义”熏陶。从而形成了苏商、苏企的拥有文化情结的性格。
他们拥有天生的隐者情怀,又有着“兼济天下”责任担当。
所以江苏人喜欢制造实业。从神威太湖到蛟龙号,从神舟上天到航母零件,离了江苏就没法玩。江苏工业门类实在是齐全,就是一个“小德国”。机械制造、冶金、化工、芯片、医药无所不包。这次武汉雷神山、火神山从建设到运转,几乎由江苏企业一手托起。“全国综合实力第一省”不是盖的,这种中流砥柱的实力亦是民族复兴的基石。
无锡国家计算机超算中心
►地理优势下的文化传统使得江苏的富裕更倾向于“社会大同“,老百姓创业营商热情不高
江苏省6座城市拥有独立系统的地铁,各市市政基础设施发达,城市面貌良好,教育水平领先、民生保障相对完善。这本身也等同于带给老百姓很多隐性福利。
但是论到个人财富创造方面,江苏明显比浙江少了那点激情。不是说江苏没有富裕的标本,但从大名鼎鼎的华西村、常熟的”蒋巷村、到张家港的永联村、江阴三房巷村、长江村,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个或多个有情怀的企业家在成功之后,造福桑梓、济危扶困,进而整体富裕。这和浙江人个体间有序良性人人争当老板截然不同。
张家港永联村
华西村龙希大厦328米
现在我们开始聊一聊浙江的富
与江苏”政策扶着产业走“不同的是,浙江人习惯”产业跟着政策走“,经济上更自由更市场化,一旦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敏锐的浙江人一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本身就是继承了千百年来钱塘江“弄潮儿”的精神。
钱塘江汹涌江潮
►浙江有多富?
2020年,浙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085元,数据仅次于上海、北京。全体人均收入52397元(全国平均32189),除上海北京外省份排名中位列第一,去年百强县评比中浙江独占鳌头占据24席。
浙江人自谦自己为“小狗经济”,很多学者称其为“群狼模式”。尽管经济规模总量小于江苏,但财政收入并不低,GDP含金量明显更高。
2021前三季度浙江收入领先全国
►浙江地理面貌决定了与江苏比拼后来居上
很多人说浙江的地形太差了,其实“恶劣的地形”才是浙江超越江苏,成为中国最富省份的重要因素。
对比一下江浙地形
江浙地形图
浙江以山地居多。西南山区平均海拨800米,1500米以上的高山数量不少。浙江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有2000多个岛屿。其中山区面积占70.4%,平原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地理环境相似的浙北与苏南在富裕度上基本打个平手
从地理上来看,苏南浙北一衣带水,都是平原地带。民风相近、语言相通、文化相亲。浙江文人大师和江苏丝毫不落下风,王阳明、茅盾、鲁迅、徐志摩。。。哪怕两院院士数量,全国也只有浙江的宁波可以和苏州一战。这两地即使是居民收入数据上来看,苏南浙北富裕程度互有胜负,基本算打一平手。
2021年前三季度江浙沪收入表
苏南: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
浙北:杭州、绍兴、宁波、嘉兴、湖州
►浙南的“富”
真正让浙江在富裕度上领先江苏的是开挂的浙南山区和沿海。
浙江农村面貌
但浙南的地理面貌完全不符合经济学,因为在古代“背山靠海”就是经济落后的重要象征。为什么?在古代出海打鱼风险极大,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古语有云”宁上山、莫下海”。那住山区呢?对不起,那意味着口粮都没法保证,经济低下是必然的。可以做的无非就是打猎采摘砍柴一类的。
最后我们捕获了鱼,打了猎,砍了柴之后第一步要做什么?没错,就是交换粮食、交换商品,作为浙江人,天生就是有一个做生意的头脑。“东方犹太人”可不是白叫的。
另外一个成就浙江富裕的因素是团结,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遇到浙江人,这也意味着几乎每个地方都会有浙江商会,这意味着信息的流通,资本的效率、智力的支持与其它地区不在一个维度。
团结互助的浙商
为什么浙江人做生意如此团结?
本质上和原始社会氏族公社集体生活是一回事,就是生存条件差要抱团。在古代,浙江山区也好,沿海也好,总之生产经济低下容易威胁生存,最优方式就是宗族势力的团结。不止浙江山区,像福建山区,广东客家地区都有类似习俗。这也就不奇怪宗族信仰在浙江盛行至今。
浙江第一大祠堂何氏宗祠
宗族内部也会有矛盾,但对外态度一定是一致的,这也是千百年来“进化”的结果。另外宗族文化的传统会让浙江人负有“提携帮带”的宗族意识,既光耀门楣又壮大宗族。
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浙江的经济很大一个特点就是产业集群多,也可以说是“一城一品”。濮院的羊毛衫、海宁的皮革城、义乌小商品市场、慈溪的小家电、台州永康的五金、绍兴柯桥的纺织等等,不胜枚举 。本质上就是地域宗族文化在经济上的放大。尽管江苏也有这种文化,但显然要弱化很多。
►苏北的“穷”
苏北的穷是相对苏南和浙江而言的,其收入水平放在全国也还是拔尖的。地理上苏北尽管是平原,但历史上由于黄河数次夺淮,洪水不断,居民经常流离失所,经济水平并不高。由于地理上的不稳定同样也造成了苏北人肯吃苦、不服输,也愿意闯荡的精神(类似浙江)。举几个例子:京东的刘强东、太平洋建设的严介和、娃哈哈集团的老总宗庆后都是苏北商人的典型代表。但这种精神没有形成宗族纽带势力(苏北不祭祖)最后还是回归到了“文人精神”,刘强东帮扶家乡,还有高调捐钱的陈光标等等。
江苏淮安农村
►看似环境恶劣的地理才是“浙商精神”形成的真正原因,而看似环境优越的地理反倒成了江苏人进取的一种羁绊,这对于浙江来说又何尝不是“塞翁失马”?
原创作品 写了好久 关注点赞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