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最近很火的歌(六位乐评人鉴赏陈翔新歌)
陈翔最近很火的歌(六位乐评人鉴赏陈翔新歌)不仅唱出了自己,两首作品的音乐属性,更是高级。《嫌疑》的整首歌曲,即使是从聆听性,都像是一部悬疑剧,让人看到内心那个隐秘的角落。加上音色氛围、弦乐的多重结构,整首作品对于陈翔的演绎,也有很高的要求。这不是一首靠传统唱功就能完成的作品,内外的不同延伸,变化的起承转合,以及起落的错落有致……会唱歌的陈翔,在《嫌疑》里不仅仅只是唱的好,而且是唱的自由。另一首《夹缝中的人》,不仅态度鲜明,而且文本唯美,戏剧化的张力唱腔,让作品既有棱角,又有聆听角度的华美。这一次的陈翔,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实现蜕变,对于别的偶像歌手来讲,是不是也有启发的意义?但另一个角度,也不全是我的问题、歌迷的问题,甚至是陈翔的问题。陈翔是好歌手,大家都知道,毕竟也经过舞台的验证,有活生生的证据。但陈翔一路走来,虽然也有不错的音乐资源,和许多知名的台湾音乐人团队,都进行过合作。却因为被过于设定在偶像的人设中,让他很难冲破音乐形式的束
流水纪
多年前,陈翔从音乐人好友,王梓赫那里第一次听到《嫌疑》的时候,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这首歌让我想起电影里周星驰扮演的凌凌漆站在酒店门口,留下落寞背影的镜头,一个人静静体会着那份孤独。” 歌扎根在了心里,只是当时的他不认为自己有足够诠释好的心境和能力,直到岁月流逝,出道十年的陈翔经历着高峰低谷,目睹了身边和陌生人太多悲欢离合,当他从男孩成长为男人,世界也以轰轰烈烈方式发生着各种剧变……终于,他觉得“可以做一张真正属于自己的专辑了”,于是邀请王梓赫合作,第一首诞生的作品,就是《嫌疑》。
他对这首歌有了新的认识,“那些被人冷落,被人崇拜,被人敬仰,被人无视的感觉,其实都来自内心深处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那种内心里的煎熬斗争,是灵魂深处与现实世界的反差感,是笼罩在每个人身上的嫌疑。”他期待听到新歌的人,对“陈翔”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有更多鲜明体验——无论你之前是通过选秀节目、影视剧、歌曲、新闻……任何方式,对他有所了解或者一知半解,陈翔相信,从《嫌疑》开始,我们会彼此理解。《嫌疑》里的陈翔,展现之前从未有过的思考深度、音乐层次与创造美感,歌曲以人性“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为创作灵感,编曲采用电影配乐方式,打破流行歌曲局限,陈翔亲自担任音乐总监,和制作人王梓赫一起尝试“用意识来营造画面”,长度近一分钟前奏里,出现各种仿佛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嘈杂声,听起来悲凉而刺耳,寓意着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为了“自我”而不择手段,躲在人性面具下赤裸而真实的,欲望的声音。主歌吟唱一连串“谁”与“你”之间,是陈翔关于欲望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我们都在乎外在,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渴望证明自己,渴望被关注,被认同,被尊敬,被爱……却忽略了那个藏在心里的,贪婪的“自我”。词曲创作和制作人王梓赫说,“你越讨厌的人,他越接近真实的你”。
这就是陈翔在《嫌疑》里思考和表达的“反差感”: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欲望和信息一样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善”和“恶”的表达与判断,变得越来越非黑即白?大家总是急不可耐地想看到自己预设的那个“正确”的结果与结局,却在过程里迎来一次次的反转、反叛与反噬,就像单曲封面穿着病号服的人,闭着眼睛,拿着眼球形状的听诊器,试图聆听心脏的跳动,但我们眼睛看到的和内心感受到的,到底什么才是真相?受害人、嫌疑犯、旁观者……我们以为自己在扮演不同角色,却不知道所谓真相,究竟是否真实。十年了,那些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光环并不缺,那些蜚短流长、不明就里的攻击也不少,欣喜、陶醉、惶恐、失望、愤怒、沉默……陈翔感受着太多情绪的反复堆积、膨胀与消解,就像歌词那句“我们在道德绑架中喘息,却发现自己洗不清嫌疑”,他终于懂得,不需要着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完美,就像不需要“洗脱”自己的不完美,他只要用行动,一步步实现内心更好的目标。所以他决定将《嫌疑》作为新专辑第一首歌和大家见面,这是陈翔出道以来最为“黑暗”一首作品,他的音色和从前有所不同,更为沙哑和磁性,加入大量的气声与和声,耳语般呢喃和真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群人吟唱”的感觉,就像很多个不同状态的“我”正一起诉说,制作人王梓赫在编曲中极力渲染出阴郁、苍凉和深邃的氛围,搭配大型弦乐的峰回路转,制造出强烈戏剧化效果,陈翔用声音诠释出了“受害人”、“嫌疑犯”、“旁观者”分裂统一的角色扮演。聆听过程里,我们也许瑟瑟发抖,也许心惊胆战,也许恍然大悟……直到听懂了脱胎换骨的陈翔。他说,这首歌代表了自己人生最低谷,不知道“但最低谷的人,也最能看清自己,一个真实的,隐藏在面具光环之下的自己。”赤裸裸地站出来解剖、拆穿脆弱的自我,很痛苦,但在音乐里,我们终将迎来涅槃后重生。
翔哥全新专辑第二首主打,《夹缝中的人》。又是一首等待快十年,然后终于能唱了,敢唱了的歌。和他合作这张专辑每一个细节,都让我由衷地感到,属于陈翔的音乐,可以也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从概念到视觉,我们也可以打破束缚,不要只是舒服,好看,帅气,而已。在陈翔歌声描述的人生浮世绘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对照,因为“夹缝中的人”,是陈翔,也是我们。他用惊人坦诚勇气,在音乐里撕下一切假面,赤裸裸地暴露出内心种种画地为牢的“挣扎”,就像单曲封面两个彼此对望的陈翔,在纠缠不清拉扯中,隐隐约约浮现出那个如同怪物般的影子,其实就是人们灵魂深处的“心魔”,一直在窥探着生命里如影随形的那些困惑与清醒——
爱地人
还记得第一次盲听《嫌疑》这首歌曲时候的震惊,而且猜了半天,我都猜不出来,这是哪位歌手的新作。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因为对歌手认知的偏失,从而对一个歌手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比如,我从一开始就很难把《嫌疑》这首歌曲,和陈翔这个名字联系在了一起,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出道多年的陈翔,一直都是定位于偶像的人设,很难想象一个偶像歌手,可以唱出如此艺术化的歌曲。
但另一个角度,也不全是我的问题、歌迷的问题,甚至是陈翔的问题。陈翔是好歌手,大家都知道,毕竟也经过舞台的验证,有活生生的证据。但陈翔一路走来,虽然也有不错的音乐资源,和许多知名的台湾音乐人团队,都进行过合作。却因为被过于设定在偶像的人设中,让他很难冲破音乐形式的束缚,真正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当一个歌手通过音乐,真正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那才是真正的风格,和辨识度。而近期发行的《嫌疑》和《夹缝中的人》,它们除了音乐高级之外,首先是因为从企划流水纪到创作人王梓赫Ray,真正意义上为陈翔打造歌曲。而且这种打造,并不是工业化的量身定造,却是歌手、企划人和音乐人在沟通基础上的一种共创。所以,《嫌疑》和《夹疑缝中的人》,就不仅仅只是陈翔唱的歌,而成了真正属于他的作品。
不仅唱出了自己,两首作品的音乐属性,更是高级。《嫌疑》的整首歌曲,即使是从聆听性,都像是一部悬疑剧,让人看到内心那个隐秘的角落。加上音色氛围、弦乐的多重结构,整首作品对于陈翔的演绎,也有很高的要求。这不是一首靠传统唱功就能完成的作品,内外的不同延伸,变化的起承转合,以及起落的错落有致……会唱歌的陈翔,在《嫌疑》里不仅仅只是唱的好,而且是唱的自由。另一首《夹缝中的人》,不仅态度鲜明,而且文本唯美,戏剧化的张力唱腔,让作品既有棱角,又有聆听角度的华美。这一次的陈翔,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实现蜕变,对于别的偶像歌手来讲,是不是也有启发的意义?
强叔就是欧莱雅
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些什么?陈翔给出了一个答案。
上个月的时候我发现陈翔推出了新的单曲《嫌疑》,而在制作信息list上赫然可以看到的是音乐总监:陈翔。而在前几天,陈翔又推出了一首单曲叫《夹缝中的人》。我有些愕然,这两首歌从名字中体现出来的感觉,并不像我印象中的陈翔啊。
先说说《嫌疑》这首歌,首先其单曲封面就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有浓重的暗黑气质。手绘的失明者将眼睛做成了听诊器,而所聆听的恰好是悬挂在半空中的一颗心脏。就像单曲文案中所写到的那样。你无法定义他究竟是一场事件中的受害者?还是这场事件的嫌疑人?亦或他只是个旁观者。这样有自省味道和带着较强现代都市人文色彩的作品,在陈翔之前的作品中,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在前奏和结尾处极具画面感的音效,也为这首歌增加了很大的听者自由想象空间。再来看《夹缝中的人》,如果说《嫌疑》的封面是带着暗黑气质的话,那在《夹缝中的人》的封面你可以理解成人内心中的魔鬼逐渐浮现。相互对望的两个陈翔的形象从中间被剥离,而剥离之处的背后,隐藏着的恶魔用其鲜红的眼睛注视着你,有点令人不寒而栗。这应该就是陈翔个人想要表达的生存在各个不同维度的夹缝中的人的某种状态。而主歌中骈式排比的方式不断的将一个个卑微生存的个体白描出来,令我第一时间想到了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在词句的运用上,“黑色的眼泪”、“欲望像贪婪的贼”、“天亮了忏悔天黑了就作祟”这种比较狠的字句也随处可见。看得出来这首作品是带出了非常浓的个人情感倾向的。而陈翔将声线完全放开甚至略微不加修饰的演唱方式,则与这首歌想要传递的真实人性比较统一。在最后陈翔也由呐喊过渡成了嘶吼也是一个不小的亮点。简单说,以陈翔的外在形象,选择这样进行音乐表达的人,太少太少了。
我一开始就说,十年的时间,都能给人带来哪些改变?当然造成改变的可以说是时间,也可以说是时间中发生的一个个给人以改变的事件。我原本印象中的idol艺人陈翔,已经变成了有着自己表达方式的歌手陈翔。无论是唱片概念,企划水准,作品完成度,都在水准之上。而当你去翻看制作信息的时候,你几乎看不到什么多知名的名字。在音乐这件事上,选择贵的,选择名气大的,都不如选择对的。如果更多的idol都可谙此道的话,有力量能流传下来的好作品,就会比现在要多很多了。
赵南坊
在连续听过《嫌疑》跟《夹缝中的人》两首歌曲后,我的感想是:陈翔是这样的吗?
跟我想象里的陈翔,太不一样了。我原以为,他就是标准的偶像歌手,唱着商业制式的歌曲,尽显明星魅力。但《嫌疑》跟《夹缝中的人》让我彻底见识到,陈翔是有自己想法的。这两首歌曲完全跳脱了行内套路化的限制,追求不同的听感以及质感。这个特点,从歌曲的Intro就开始显露。《嫌疑》里是颇具悬疑意味的开场,配搭生活场景的真实采样,制造出了戏剧感觉。《夹缝中的人》,的戏剧张力更加明显,虽然篇幅短,但通过简单配器同样营造出了复古气息包裹着神秘有深沉。我始终觉得,判断一首歌曲如何,听Intro就足够了。听过这两首的前几秒,我就意识到它们势必颠覆我对陈翔的主观印象。我想,他也一定是有意识在通过这样的作品完成突破。以两首歌曲里我个人更喜欢的《夹缝中的人》来具体说。这是一首标准流行歌曲格式的作品,但通过编曲制作,它实现了个性化。其中一个重点是氛围化打造,尤其是电子音乐元素赋予了整体以多变的听觉效果以及层次丰富的空间感,由此,从听觉体验层面,《夹缝中的人》就彻底跟常规流行歌曲区隔。
当然,真正好的编曲制作都是要贴合歌曲以及歌手的。被《夹缝中的人》里音乐瞬刻吸引住的同时我注意到,这些制作层面的处理与构思都不是纯粹为达到听感花样,而是在为歌曲主题与陈翔的音乐人格服务。这里要特别提到,王梓赫Ray。《夹缝中的人》的词曲创作是他,编曲有他参与,制作还是他,重点是他很懂陈翔,所以他知道如何能打造出最贴合陈翔个人特质的作品。我个人的理解:《夹缝中的人》是极尽视野,完成对于世间百态的观察。这样的歌曲讲求的是,歌手本身要在歌曲“活”起来,怎么说?他要表现出有血有肉,有恨有爱的真实性情。为此,整首歌曲都在通过音乐的纵深留白来为人声铺陈出表现空间。陈翔的演唱,动态鲜明。我很喜欢他在主歌部分“若有所思”的诉说方式,气感充足保证了良好抒情感,同时声线的颗粒感清晰,这是传达出确切的写实感。还有一处记忆点,Bridge部分,整体速度提振后,陈翔的人声里突显出急促跟力量,这是可以预想到的高潮段落将至,随后他的实声Belting也确实将歌曲推至最高点。但我更关注的是,他是在为表达主题所做出的合理“炫技”:以呐喊来亮明态度。“夹缝中的人”是在讲他自己,讲他如何在跟这个世界的互动中确定自己的路。《夹缝中的人》切实地让陈翔生动起来。
各位也都应该明白,陈翔这首歌曲同样是在送给听歌的你我。我可以从其中感受到冲击,尤其是发现陈翔原来可以在歌曲里如此充满探索精神,他的坚持,他的自我在我看来也就不会是空泛的设想。公允讲,这位我曾以为的偶像歌手,在音乐作品里表现出了充沛的挑战意识,挑战套路,挑战外界的刻板印象。
卢世伟
去年八月的一次饭桌上偶遇陈翔,说起他正在做歌,等做好了会发给我听。这一等差不多就是一年。
对于我们这些看着陈翔们出道成名的一代人而言,陈翔或许在我们心里永远是当初那个少年,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当下现实的娱乐生态当中,陈翔们却俨然已经成了这个行业里“夹缝中的人”,他们还没来得及成长为行业前浪中的中流砥柱,身后又已经有大批比他们年龄更小的小鲜肉如后浪般汹涌袭来,若不能脱胎换骨从夹缝中脱颖而出,生活留给他们的空间可能会连一丝缝隙都不会存在了。
陈翔刚刚发表的新歌,名字就叫《夹缝中的人》,既是写尽了他们这一群人身处夹缝之中的各种现实窘态,但更多的是在窘态中看清生活和自己的真相:“我们都在捍卫,捍卫那些自以为,拼了命在成为谁,却忘了自己是谁”,对于这一群夹缝中的人来说,陈翔唱出的这几句无疑是最有价值的也最有希望的,身处夹缝之中,你管不了别人的眼光和嘴,但可以选择自己如何坚定地成为本来的那个自己,譬如,自己成为自己的音乐总监,自己对自己的音乐负责,事实上,《夹缝中的人》这首歌的曲子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了,也算是陈翔的一份初心了,只是兜兜转转了十年,陈翔才有机会让它变成自己真正的声音——《夹缝中的人》里听到的,与从前大众熟悉的那个温柔的偶像小生陈翔大相径庭,这把声音在这首歌中变得粗砺而生猛,冷静而刚劲,这或者才是陈翔一开始真正想要发出的声音?
《夹缝中的人》其实是陈翔正在准备的全新专辑中的第二首歌,之前还有一首《嫌疑》已经率先曝光。《嫌疑》也是一首自我检视的作品,只不过《夹缝中的人》更偏写实的舞台化表演,《嫌疑》则更像写意的电影化作品,调性更冷静暗黑,是把外部世界都抽离到稀薄之后才榨出的那个暗影角落里的本来的自己,能发现这样的自己是需要漫长的时间铺垫与等待的,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首歌的前奏长达57秒,它也好比陈翔们自出道以来走过的这一段漫长的岁月,直走到现在,才听到他们真正的声音。
用两种完全迥异的角度与手法来描写同样的心理和生态,这也看出,陈翔对于音乐的想法更为深入与多元,另一方面,对自我的检视的角度也是多方位的,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陈翔,也许正是想通过这样一张专辑把“自己是谁”这个问题解析的清楚明白,从而整装重发,全新而立,也很期待他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的角度,什么不一样的手法。
三石一声
再度看到陈翔这个名字,是在前一阵子芒果台的6.18晚会上,看到他说和好友武艺一起还在为音乐打拼着,我才想起了“陈翔”这个可能之于作品本身而言已离我们很远的名字了,尽管在6.18之前,陈翔刚发行了一首新歌《嫌疑》;最近他又发行了另一首新歌《夹缝中的人》。这两首歌,讲真,令人惊悚、惊讶的视觉已经很吸引人;而真正在音乐层面上,陈翔的表现更可圈可点。
你会发现,此次陈翔已经不是只唱着年少无忧的文艺男青的,他有了一种年过而立之年,开始在旋律、在文字、在作品内核层面思考的深度的长进。二单《夹缝中的人》作品中的思考,新锐音乐人王梓赫Ray包办了词曲及一半的编曲(另一位编曲者是邓鼓),情绪和内容的表达一气呵成且不流俗,王梓赫Ray不惜用黑暗的情绪来反衬光明的可贵,以戏剧张力极大的编曲和制作,陈翔的演唱更表达了普通流行曲所无法达到的震撼。虚拟电子合成器的音色撞击真实的鼓击,虚实之间的夹缝,恰就是当下如陈翔这样都市人群在“做自己”和“暂别自己”之间的夹缝险境,生存尚可,却生活不易。如果音乐也有“成人化”的分级,那么陈翔这次的新歌,一定是年纪18 的歌迷才会听懂的歌。淡入淡出的陈翔,因为《嫌疑》和《夹缝中的人》两首歌,会令我开始期待他接下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