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贡第一瀑见到了真容(福贡有个百鸟谷)
福贡第一瀑见到了真容(福贡有个百鸟谷)观鸟点由李福生建设免费供爱好者观赏拍摄,这个秋天,这里有一个鸟类爱好者聚集的拍鸟的好地方!在这个层林尽染,秋意渐浓的季节,让我们避开人潮和热门城市、景区,去福贡县上帕镇古泉村66号观鸟塘百鸟谷吧,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日北风一日染。
秋正在慢慢上色,加深。
秋意起,天渐凉,加上降雨增多,
今年拍星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在这个层林尽染,秋意渐浓的季节,
让我们避开人潮和热门城市、景区,
去福贡县上帕镇古泉村66号观鸟塘百鸟谷吧,
这里有一个鸟类爱好者聚集的拍鸟的好地方!
观鸟点由李福生建设免费供爱好者观赏拍摄,这个秋天,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管理局的李登科大哥带你一起拍鸟去!
李登科拍摄的鸟类图集欣赏:
绿嘴地鹃(学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体形似小鸦鹃,但羽色大致绿灰;嘴绿色,头侧眼的周围有一裸区;后爪弯曲。虹膜赤红色,眼外周裸露皮肤繁殖期为赤红色,非繁殖期为暗红色。嘴绿色,基部及先端色暗,近嘴角处常沾红色,非繁殖期下嘴黄褐色,脚石板绿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缺少光泽。枕、颈和上背沾棕栗色,下嘴橙褐色,尾较短。
绿嘴地鹃多隐蔽于山林的灌木丛、竹丛以及休息时常停于靠近地面的树桠上。喜栖于原始林、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枝叶稠密及藤条缠结处。
银耳相思鸟(学名:Leiothrix argentauris)小型鸟类,体长14~18厘米。头顶黑色,耳羽银灰色,前额橙黄色;外侧飞羽橙黄色,基部朱红色,极为鲜艳、醒目。尾圆形,尾上、尾下覆羽朱红色,尾暗灰褐色,外侧尾羽橙黄色,其余上体橄榄绿或橄榄黄色。喉、胸朱红色或黄色,嘴橙黄色。相似种红嘴相思鸟嘴为红色,头顶绿褐色,耳羽浅灰色,尾呈叉状,黑色。区别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银耳相思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成群,特别是秋冬季节。性活泼而大胆,不怕人,常在林下灌木层或竹丛间以及林间空地上跳跃,很少静栖于树上,也不远飞,人常常可以靠得很近。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灌丛地带。
方尾鹟(学名:Culicicapa ceylonensis(Swainson 1820)),为鹟科方尾鹟属的一种鸟类。喧闹活跃,在树枝间跳跃,不停捕食及追逐过往昆虫。常将尾扇开。多栖于森林的底层或中层。常与其他鸟混群。繁殖于中国中南、西南及西藏东南部。一般常见于森林,最常见于海拔1000~1600米的山麓林,但在喜马拉雅山脉从低地至海拔2000米均有记录。
灰林鵖(学名:Saxicola ferrea),为鹟科、石鵖属的鸟类。灰林鵖是小型鸟类。雄鸟上体暗灰色具黑褐色纵纹,白色眉纹长而显著,两翅黑褐色具白色斑纹,下体白色,胸和两胁烟灰色。雌鸟上体红褐色微具黑色纵纹,下体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
灰林鵖是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一般营巢于低矮灌丛和草丛间,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期为5-7月,灰林鵖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灰林鵖主要栖息于海拔500-3000m的林缘疏林、草坡、灌丛以及沟谷、农田和路边灌丛草地,有时也沿林间公路和溪谷进到开阔而稀疏的阔叶林、松林等林缘和林间空地。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May the years quiet good
紫啸鸫(学名:Myophonus caeruleus)全身羽毛呈黑暗的蓝紫色,各羽先端具亮紫色的滴状斑,嘴、脚为黑色。此鸟远观呈黑色,近看为紫色,栖息于多石的山间溪流的岩石上,往往成对活动,常在灌木丛中互相追逐,边飞边鸣,声音洪亮短促犹如钢琴声。在地面上或浅水间觅食,以昆虫和小蟹为食,兼吃浆果及其他植物。繁殖于4-6月,巢筑在岩隙间、树叉或山上庙宇的横梁上。巢呈杯状,以苔藓、须根、残叶等构成。每窝产4枚卵,纯绿色,或黄绿色,具深浅不一的红色细斑。
紫啸鸫主要栖息于海拔38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溪流沿岸,尤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多岩的山涧溪流沿岸较常见。
来源:走进福贡
原标题:福贡有个百鸟谷,你知道吗?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字丹瑶
审核:祝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