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补课怎么劝说家长(如何辅导三四年级孩子学习盈亏问题)
孩子不愿补课怎么劝说家长(如何辅导三四年级孩子学习盈亏问题)这是盈亏问题的基本典型例题。引导孩子思考:每个小朋友分5块后,老师手上还有14块。根据题中“每人分7块,又缺少4块”,也就是说,再补给老师4块饼干,每个人就可以分得7块了。那好,再补给老师4块,老师手上则有前面剩余的14块和后补的4块,一共有14 4=18块饼干。把这18块饼干也都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就正好有7块饼干了。现在每个小朋友都已经有了上次分的5块饼干,再分得7-5=2块饼干,每人就有7块饼干了。也就是说老师手上的18块饼干正好可以再给每个小朋友2块饼干。这样就容易理解,小朋友一共有18÷2=9个小朋友。得出小朋友的人数,当然就很容易求得原来的饼干数量了。
盈亏问题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内容,大纲内出现时间是在5年级学习列方程之后。盈亏问题的本质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单纯是套用公式解题,如果你通过公式来解决此类问题,那么学习就是失败的。了解了盈亏的的本质,对于很多相关的数学题目都容易解决了。
个人觉得引导孩子真正理解基本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分析和掌握基本典型问题的前置基础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判断一道题是否满足前置基础要求,在不满足前置基础要求的情况下,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转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就以盈亏问题来分析一下:
基本典型问题:老师把一包饼干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5块,将剩余14块;每人分7块,又缺少4块。那么,小朋友共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这是盈亏问题的基本典型例题。
引导孩子思考:每个小朋友分5块后,老师手上还有14块。根据题中“每人分7块,又缺少4块”,也就是说,再补给老师4块饼干,每个人就可以分得7块了。那好,再补给老师4块,老师手上则有前面剩余的14块和后补的4块,一共有14 4=18块饼干。把这18块饼干也都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就正好有7块饼干了。现在每个小朋友都已经有了上次分的5块饼干,再分得7-5=2块饼干,每人就有7块饼干了。也就是说老师手上的18块饼干正好可以再给每个小朋友2块饼干。这样就容易理解,小朋友一共有18÷2=9个小朋友。得出小朋友的人数,当然就很容易求得原来的饼干数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