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种营销策划(50个策划人必备的营销模型)
42种营销策划(50个策划人必备的营销模型)要诀:问题穷尽。可用逻辑树的形式,罗列出所有问题。问题分解的原则:是否全面充分、分解后的要素是不是相互独立。分解的方法:不断提出假设,不断进行修正,同时探寻产生为的深层次原因。清晰地阐述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具体、不笼统。要诀:知道要解决的问题。2、 分解问题(树图)
前面已经和大家分享过31个模型,这篇文章会继续和大家分享2个模型。
模型32.麦肯锡七步成诗法
适用场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理论来源:麦肯锡
1、 陈述问题
清晰地阐述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具体、不笼统。
要诀:知道要解决的问题。
2、 分解问题(树图)
可用逻辑树的形式,罗列出所有问题。问题分解的原则:是否全面充分、分解后的要素是不是相互独立。分解的方法:不断提出假设,不断进行修正,同时探寻产生为的深层次原因。
要诀:问题穷尽。
3、消除非关键问题(漏斗法)
聚焦核心问题,淘汰不重要的问题。
要诀:如果我马上要交卷,可消除哪些问题?
4、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确定好要分析哪几个关键要素,围绕这几个要素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了解现状。
比如收集关于单价的数据,看看最近几个月产品单价的变化,看看行业内相同或相似产品单价情况;比较竞争对手产品单价等。
制定工作计划,无非是工作上的分工和合作:谁该去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出什么成果、什么部门该做配合等。
要诀:效率、成品、责任。
5、关键分析
以事实为依据,以假设为驱动。不拘泥于数字,而是要提问“我要回答什么问题?”
要诀:80-20法则;假设和分析之间的关系。
6、综合结果并建立有结果的结论
陈述所在问题的情况,将困难之处详细列出以改善情况,摆出可能的解决路径。
要诀:结论必有一个导向性的Action。
7、整理一套有力度的文件
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具备说服力的文件
要诀:清晰、有力。
模型33.卡诺KANO模型
适用场景: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分类和优先排序 理论来源:东京理工大学教授 狩野纪昭(Noriaki Kano)
卡诺模型是以产品为核心,将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进行分类,从而得出产品或服务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1)魅力属性;(2)期待属性;(3)必备属性;(4)无关属性。
1、魅力属性——产品差异项
一种让用户WOW的Aha时刻,这类因素做不好,消费者不会很在意。但如果做好了,就会让消费者好感度飙升。
体现了产品/品牌的竞争优势与差异性。
2、期待属性——产品加分项
一种让用户觉得good的属性,这类因素做得好与不好,消费者都会有较大的正面或负面的反馈。
是产品/品牌稳固市场的重要因素,也是产品/品牌最应该关注的因素。
3、必备属性——品类门槛项
这类因素做好了,消费者会觉得是应该的,但如果没有做好,消费者会对产品非常不满。
一般品牌都会在这类因素上做到位,以免失分。
4、无关属性——品类无关项
这类因素对消费者的感知程度比较低,做得好与不好对产品的评价没什么影响。
对于品牌来说,重要性排在最后。
模型分析方法KANO模型分析方法是狩野纪昭基于KANO模型对顾客需求的细分原理,开发的一套结构型问卷和分析方法。 KANO模型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标准化问卷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各因素属性归类,解决产品属性的定位问题,以提高客户满意度。折叠方法步骤:
(1)从顾客角度认识产品或服务需要;
(2)设计问卷调查表;
(3)实施有效的问卷调查;
(4)将调查结果分类汇总,建立质量原型;
(5)分析质量原型,识别具体测量指标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