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纪录片排行榜前十名(豆瓣8.9分收视率36)
豆瓣高分纪录片排行榜前十名(豆瓣8.9分收视率36)近日,《纪录片编辑室》栏目部分历任制片人、导演、摄像等聚在一起,围绕“传承、创新”的主题召开研讨会。当我们以《纪录片编辑室》为样本考察,刘景錡、王文黎、汪求实、余永锦、章焜华、宋继昌、江宁、王小龙、刘家祯、吴海鹰、汤炯铭、冯乔、李晓、张伟杰、干超、周洪波、郭静……他们的名字、语言和作品串联在一起,就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里一条重要曲线。由此,这座中国最重要城市之一的上海开始承受巨大社会转型的阵痛,里面潮水般的人也与城市共命运,充满了痛苦、焦灼与希翼。《纪录片编辑室》在当年的标语是“聚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小故事”。一大批变动中的普通人被记录下来,曾创下过36%的高收视率,一时间街谈巷议,风光无限。两个多月前,上海纪实频道改版,好评如潮。SMG纪录片中心主任李逸说,“怎么让海派纪录片辉煌延续下去,甚至怎么样再造辉煌?”答案还在人。
导读:今晚十点半(7月28日),《纪录片编辑室》将回归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播出,26年的人生故事、城市情感和时代浪潮,都将翻开新的一页。
文 | 青山、渔火
1993年初春2月,上海电视台8频道在黄金时段开播了一个叫做《纪录片编辑室》的栏目。这个时间点在日后经常被人们提起,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以纪录片为名的电视栏目,还是上海纪实频道的雏形,也如学者所说,这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重要标志。”
而之前的一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上海的浦东正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由此,这座中国最重要城市之一的上海开始承受巨大社会转型的阵痛,里面潮水般的人也与城市共命运,充满了痛苦、焦灼与希翼。《纪录片编辑室》在当年的标语是“聚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小故事”。一大批变动中的普通人被记录下来,曾创下过36%的高收视率,一时间街谈巷议,风光无限。
两个多月前,上海纪实频道改版,好评如潮。SMG纪录片中心主任李逸说,“怎么让海派纪录片辉煌延续下去,甚至怎么样再造辉煌?”
答案还在人。
当我们以《纪录片编辑室》为样本考察,刘景錡、王文黎、汪求实、余永锦、章焜华、宋继昌、江宁、王小龙、刘家祯、吴海鹰、汤炯铭、冯乔、李晓、张伟杰、干超、周洪波、郭静……他们的名字、语言和作品串联在一起,就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里一条重要曲线。
近日,《纪录片编辑室》栏目部分历任制片人、导演、摄像等聚在一起,围绕“传承、创新”的主题召开研讨会。
传承与创新:“秘诀”都在作品里了
在媒介技术和内容迅速变迁的时代,当一档综艺节目能够播到第3年时,人们都会感慨它的生命力。
但这在26年面前,又算什么呢?
在栏目开播当年,一部《毛毛告状》引发万人空巷。一个从异乡来到上海的“外来妹”,敢于走上法庭原告席,运用法律武器为维护自身和孩子的权利尊严。当时,亲朋好友聊天也会说,“毛毛告赢了吗?”随后每隔十年,节目组都会再次走访毛毛一家,当时的襁褓婴儿已经去留学深造了,当时的外来妹也早已扎根上海,成了“新上海人”。
纪录片《毛毛告状》,1993,导演:王文黎
如果说时间残酷,那么在纪录片面前,时间却变得“可穿越”和“有温度”了。
纪录片《大动迁》,1994,导演:章焜华
纪录片《一个叫做家的地方》,2000,导演:王小龙
伴随着体操教练的大声喝骂,一个个小朋友们接连跳进固定镜头里,背景的大红色让这种情绪异常饱满,但又留有余味。诞生于2008年的《红跑道》讲述了一群练体操的孩子和他们家庭的故事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
纪录片《红跑道》,2008,导演:干超
有人评论道,“导演似是伟大的手术大师,他总是不露声色地、却有选择性地把一些看似平淡琐碎的细节呈现给你,然后让观者在自己的脑海中去链接,继而发酵。”
2018年,上海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将近400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间线中,他们经历、参与、受益。这一年,《纪录片编辑室》观察和记录了6位普通人退休前后情感的变化,讲述了他们四十年里的人生故事,制作成三集纪录片《我们退休了》。片中的佘永喜从毕业参军到空军强击机部队,再到退役被分配到上钢十厂,再调到东航成为一名空客飞机检修员,最后退休的日子到了,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虹桥机场。
纪录片《我们退休了》,2018,导演:张伟杰 张莹 花佳慧
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张伟杰表示:“我们栏目的精髓是对人性的探索。一个人能走到什么地步,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人性呈现出来什么样子?”
好像时代在变、社会议题也在变,但不变的是长达26年里小人物“被放大的微光”。
为什么《纪录片编辑室》能够跨越26年,还能在精神上保持一致呢?也许正如历任制片人黄瀛灏所说,“《纪录片编辑室》不是简单的栏目,而是一种价值观的凝聚。它可以把所有创作者集聚在一起,他们对世界有好奇心,对题材的深入挖掘有耐心,对纪录片的创作和表达很真心。”
城市与时代:藏于个体的社会议题才最动人
如果在中国翻开纪录片这本“国家相册”,一定错不开《纪录片编辑室》这档栏目。
《德兴坊》在《纪录片编辑室》播出的那一年,上海都市居民正在为住房的紧张而焦虑。这部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三户人家,捕捉了这条弄堂中的一些生活琐事,记录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生存状态。
上海的人情味,与时代的困顿交织在一起,成就了这部作品独特的张力。
纪录片《德兴坊》,1992,导演:江宁
也是在那一年,台湾与大陆还未首次通航,两岸亲属相隔。“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跨过这湾浅浅的海峡。”在纪录片《重逢的日子》中,一对别离45年的夫妻重逢正在时代的阻隔下,需要作出新的选择。
纪录片《重逢的日子》,1993,导演:王蔚
时间再往后推10年,导演干超和梁子拍摄了一部《房东蒋先生》。在猛烈的城市化进程中,蒋先生面对即将拆迁的老洋房又唱又跳。
尘土飞扬中,一代人走了,一代人又来了,但时间从未停止。
纪录片《房东蒋先生》,2004,导演:干超 梁子
如果《纪录片编辑室》是国家与社会发展“大树”的一个切面,当我们细数年轮,能看到民工进城、市政建设、两岸关系、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社会议题下的城市图景与诗意个体。
纪录片《婆婆妈妈》,2004,导演:吴海鹰
2017 年,《纪录片编辑室》还设置了指尖上的中国系列、人间世系列、上海记忆系列、急症室系列、行走战场系列、申夜食堂系列等其他不同话题的长篇系列纪录片。它们不仅收视效果显著,更重要的是这些通过影像的探讨与当前的社会变迁互相嵌入,紧密勾连,成为城市的名片和国家的缩影。
纪录片《我们的四十年》,2018,导演:汪求实 余永锦 张奇吾
由对个体的观察到对一群人、一个行业的密切关注,在从这种追踪里感悟时代跳动的脉搏,从时代的变动中反观国家和社会的困境与希望——这是《纪录片编辑室》26年来的叙事逻辑。
能够看到,26年来,《纪录片编辑室》有城市的当下性,不管是哪一部纪录片,都能在其中找到地域性创作深深的痕迹;同时,它又有时代的想象性,一面是对着历史来路的反思,一面是对着未来去路的张望。
当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在五光十色的城市图景中闪耀时,这又何尝不令人动容?
影响与初心:“好纪录片看时轻松,看完沉重”
“纪录片能创作奇迹,可以影响一代人。”当纪录片历任编导冯乔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有些激动。
从1983年进入上海电视台,30多年间编摄了专题片和纪录片400多部。正因时刻保有“影响一代人”的责任感,在《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工作时,他率先以纪录片形式推出了《徐虎网络目睹记》《段将军二三事》《刘京海与成功教育》三部片子,劳动模范徐虎、老红军段德彰、校长刘京海相继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和新闻传媒广为宣传的重大典型。他的作品频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长江韬奋奖等奖项。
栏目历任制片人王文煜表示:“一个好的纪录片,其实就是看的时候很轻松,看完以后很沉重,怎么叫沉重呢?就是看完以后,引起很多遐想,有着价值观的普及或价值观的输入,这非常重要。”
不仅记录故事,还要传递精神。26年的创作实践,《纪录片编辑室》促使个人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又通过一部部精彩的作品展示丰富、持久、连续性的人类社会进程。
历任制片人江宁回顾了自己创作《德兴坊》《上海滩最后的三轮车》《小小读书郎》的幕后心路,她觉得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初心”。她还特别提醒年轻一代的导演们,要在新的时代下有所发现,有所思考。
对内容而言,纪录片应该讲求真实中的“美”;而于创作者而言,纪录片还应保持变迁中的初心。
如何保持初心?在当下较为浮躁的创作环境中,不少人需要考虑最大的商业回报率,大量摆拍、导演写好的采访回答让纪录片变成一幅幅走马观花的“面具”。《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历任制片人江宁在拍《德兴坊》时,一拍就是半年。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打磨,在与居民的相处与交流中,拍摄对象与拍摄者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参与创办《纪录片编辑室》的栏目历任编导章焜华也谈到了整个团队氛围的重要性,“当时我们拍回来以后看素材,只要有空大家都会一起看,产生各种议论。这些意见都可以公开谈,整个气氛非常好,使得我们可以集思广益。”
正如历任上海电视台海外部主任,《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历任监制刘景锜所说,“纪录片本身的一个责任,就是为历史留下档案,为时代留下脚印”。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这是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里西科·古兹曼的名言。纪录片需要的是价值构建,并通过正确的价值构建传播城市与国家文化,塑造城市与国家形象——这也要求纪录片创作者能够保持初心,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能看见万千景象。
“海派纪录片有她光荣的历史。我们有责任继续承载着老一辈纪录片人的嘱托,当初打下了一片大好河山,怎么能在我们手里浪费?”
当李逸被问及的时候,26年的《纪录片编辑室》其实正在书写新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