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陆元怕孙顺夫妇担心,每隔三个月,都会托人带封书信,汇报孙诚的近况,好让夫妇俩放心。丈夫都这样说了,王氏也不再顾虑,赶紧摆起香堂,让孙诚拜师。次日一早,陆元带着孙诚回了庐州。孙家几代贫困,这等机遇求之不得,孙顺夫妇高兴不已。见夫妻同意,陆元严肃道:“药材涉及达万种,不仅熟知,还要懂药理和生意之道,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学成,我带诚儿一走,恐怕需要三年五载,或许更长,不过请放心,您对我有再生之恩,再说诚儿是我徒弟,我必定待若亲子,不知两位可舍得?”听说一走要三五年,王氏有些不舍,孙顺到看得开,说道:“我十五岁在府城学徒,母亲挂念疼爱,一年多就将我拽了回来,结果我学了个半吊子,多年来一事无成,前车之鉴,有何不舍?陆大哥能收诚儿为徒,是给他谋生之道,这是好事。”

明朝时,凤阳府怀远县有户姓孙的人家,家主孙顺是个老实巴交的货郎,妻子王氏出身农家,夫妇二人都是良善之人。货郎的生活很是艰辛,收入也不高,亏得孙顺勤快,家人也能温饱。

这年秋天,孙顺在城外官道旁,救了一个中年男人,这人叫陆元,庐州人,是个药材商人,此次是来附近收药,不幸遇到劫匪,钱财遭抢,还被打成重伤。

孙家虽不富足,但非常热心,王氏养的七八只鸡,都杀来炖汤,给陆元补了身体。孙顺的儿子孙诚此时十二岁,小家伙家教很好,也帮着照顾陆元,没有母亲的允许,炖的鸡肉他绝不敢吃。两个月后,管家找到此处,陆元也已痊愈。

孙家人的善良让陆元十分感动,伤愈离开前,他对孙顺说:“这次是伙计有事,我才亲自前来收药,不想遭到灾难,亏得孙兄弟施手,才得保住性命,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我观令郎聪慧懂事,有意收其为徒,教授药材生意之道,若能学成,将来财富丰盈不在话下。”

孙家几代贫困,这等机遇求之不得,孙顺夫妇高兴不已。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1)

见夫妻同意,陆元严肃道:“药材涉及达万种,不仅熟知,还要懂药理和生意之道,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学成,我带诚儿一走,恐怕需要三年五载,或许更长,不过请放心,您对我有再生之恩,再说诚儿是我徒弟,我必定待若亲子,不知两位可舍得?”

听说一走要三五年,王氏有些不舍,孙顺到看得开,说道:“我十五岁在府城学徒,母亲挂念疼爱,一年多就将我拽了回来,结果我学了个半吊子,多年来一事无成,前车之鉴,有何不舍?陆大哥能收诚儿为徒,是给他谋生之道,这是好事。”

丈夫都这样说了,王氏也不再顾虑,赶紧摆起香堂,让孙诚拜师。次日一早,陆元带着孙诚回了庐州。

陆元怕孙顺夫妇担心,每隔三个月,都会托人带封书信,汇报孙诚的近况,好让夫妇俩放心。

转眼过去六年,孙诚十八岁,他聪明机灵,人也善良勤快,很受陆元喜欢,所教的本事孙诚都已熟练,也学会了读书识字,该出师了。

临走前,陆元送给他一百两银子当作本钱,五年的师徒之情,让孙诚有些留恋,陆元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禁老泪纵横。

不日后,孙诚回到阔别六年的家,孙顺夫妇见儿子高大俊朗,高兴地忘乎所以。这时,有个小男孩儿跑出来,看着孙诚,问王氏道:“母亲,这就是我哥哥吗?”

孙顺见儿子一脸疑惑,上前道:“诚儿,这是你弟弟孙彤,你走的第二年出生的,快六岁了。”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2)

“原来是我弟弟啊!”孙诚很开心,抱起小家伙亲个不停,弄得孙彤“咯咯”直笑。王氏做了一大桌好菜,一家四口围坐一起,有说有笑,老两口问个不停,他们想知道儿子这几年的经历。

靠着师傅陆元给的本钱,孙诚开始创业,他为人善良重诚信,贩来的药材品质高,县城的药铺都很放心,生意也慢慢红火,孙家的日也越来越好。在父母的操持下,孙诚娶良家女子陈氏为妻,陈氏贤惠,很受婆婆王氏疼爱。

这年春天,孙诚去亳州收药,在城外拦下一辆受惊的马车,救了车中的一对老夫妻。这老人姓冯,是亳州城内一个富家员外,今日是与老伴儿去庙里上香归来,不想马车受惊,车夫被抛到沟里,幸亏孙诚出手,才幸免遭难。

冯员外不顾孙诚推却,执意将其请回家中款待,表达谢意,冯员外的儿子在马棚中挑选了一匹黄骠马,送与孙诚。

不日后,孙诚收购完药材,交于货栈运回,自己又逗留了几日,方才回家。

这日来到蒙城地界,孙诚见路边沟中有个老汉,扶着膝盖疼痛难当,他下马救起后得知,这老汉名叫卢昌,是个钉掌匠,今日去邻镇钉马掌,回来路上不慎跌入沟中。

孙诚将卢昌扶上马背,将其送回家里,卢昌住在不远处镇子上,老伴儿蔡氏常年有病,女儿秀兰还未出阁,在家照顾母亲,一家人全靠卢昌挣钱养活,日子过得清苦。

在卢昌口中得知,他原本有个儿子,可惜三岁时失了踪,至今下落不明,已经快十年了,蔡氏也是因此一病不起。

孙诚心善,临走时放下五两银子,卢昌感激不尽,从这儿以后,只要路过蒙城,孙诚都会来找卢昌修马掌,其实修马掌只是由头,他想借此帮衬一下这个可怜的人家。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3)

孙诚的生意越做越好,原本一家人幸福美满,可惜妻子陈氏命薄,不久后得了怪病,在床上躺了半年撒手人寰。孙诚当年二十五岁,年轻有为,小有余财,许多人家都想将女儿给他做继室,但孙诚心念亡妻,一一拒绝。

三年后的一天,孙诚收货又来卢昌处钉马掌,卢昌收拾完毕,将他请到屋中。蔡氏在孙诚的资助下,身体已经好了许多,她早已泡好茶水。

孙诚落座后,卢昌说道:“孙掌柜,这几年亏得您照顾,我们家才有好日子过,此恩此德不知如何报答,老朽有个想法,不知掌柜同意否?”

孙诚笑道:“卢大叔您太客气了,我早就说过,你直接叫我名字就行,别总是掌柜前,掌柜后的,太见外了,有什么话就请直说。”

卢昌顿了顿,说道:“秀兰今年二十四岁了,却依旧没有嫁人,我知道她的心思,是担心出嫁后,我们老两口无依无靠,几年前我也想过,招个上门女婿,可一直未能如愿,这事不能再拖下去,要是不嫌弃,就收她做个妾室吧,您心肠好,断不会让她受苦,我们夫妇也了却一桩心事。”

妻子陈氏已去世三年,女儿小玉才刚六岁,家里是需要有个女人,这几年经常来往,孙诚对秀兰也有好感,但娶她为妻,总有些趁人之危的感觉。想到这里,孙诚一时无语,沉默当场。

蔡氏或许看出了他的想法,就近前说道:“孙掌柜别多想,我们夫妇绝没有用女儿报答恩情的意思,只是感觉您淳厚善良,值得将女儿托付,我知道你家少夫人病故已久,我们夫妇没有想让女儿做继室的想法,当个妾就可以,只要你对他好就行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孙诚没有拒绝,他说:“多谢二老抬爱,只要秀兰姑娘不反对就行,我回去后向父母禀报此事,改天定会登门下聘,迎娶秀兰,我孙诚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哪里有资格纳妾,秀兰进门就是正妻。”

孙诚答应了婚事,卢昌夫妇很高兴,当即去馆子要了些好酒菜,以示祝贺。十日后,药材收购完毕,孙诚辞别卢昌夫妇,返回怀远。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4)

将此事禀报父母后,孙顺夫妇并不反对,母亲王氏说:“我们家也是穷苦人,仰仗陆员外才有了今日之福,哪有资格嫌弃卢家女儿,你多备些厚礼,尽早去提亲,还有,一定要安排好亲家的生活,可以雇个丫环照顾,如果愿意来这边,就让你父亲将侧宅重新修缮,给亲家夫妇居住。”

孙顺在旁补充:“还有啊,这事情一定要告知你师傅,你最好亲自去,请他来喝喜酒,自上次你成婚请他前来,到现在都八年了,怪想念的。”见父母如此通情达理,孙诚也很高兴,次日一早就赶赴庐州。

陆元虽已七旬,但精神矍铄,听说爱徒娶继室,很是高兴,带上管家跟着孙诚来了怀远。这时候,孙顺已经备好聘礼,安顿陆元住下后,孙诚带上一个伙计,即刻去往蒙城卢家。

卢昌夫妇不愿打搅女儿女婿的生活,决定留在老家,卢昌还说:“贤婿尽可放心,我和你岳母身体都还不错,完全能自立,你们好生过日子,早些生下儿子,也为孙家继承香火。”

孙诚还是不放心,就雇了个农家女孩,专门照顾卢昌夫妇,安排妥当后,带着秀兰返回怀远。

孙诚人缘好,成婚当天,宾客满棚,好不热闹。孙彤已经十六岁,长成了大小伙儿,哥哥成婚他也跟着高兴,跑前跑后忙得不得了。

成婚三日,师傅陆元返回庐州,孙诚则带着秀兰到蒙城回门。一路上,秀兰很少说话,显得心事重重,孙诚相问,她说是成婚当日太过劳累,休息几日就好了,孙诚也就没有在意。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5)

在蒙城呆了两日,夫妻返回怀远。秀兰很贤惠,人也勤快,对继女小玉非常疼爱,视如亲生,孙顺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衣食无忧、相亲和睦,这样的家庭真的美满幸福,不知道羡煞多少人。

大约过了三个多月,这日晚上,秀兰突然问孙诚:“相公,二弟是母亲亲生的吗?”

这话问得孙诚一愣,回道:“当然了,你怎么会这么问?”

“哦,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二弟和你长得不像,也不太像爹爹和母亲,所以随便问一问。”秀兰回答道。

“一样米养百样人,亲兄弟也不一定非要长相一样啊,不过弟弟出生时我不在家,那几年我在庐州和师傅学艺呢。”听丈夫这样说,秀兰陷入沉思。

转眼又过去两个月,这日午后,母亲王氏将孙诚叫进屋里,对他说:“我觉得儿媳妇有些古怪,她经常偷偷观察你弟弟,看他的眼神也不对,彤儿十六岁了,男女有别,她这样做有些欠妥。”

孙诚不太在意这种事,就随口道:“没事儿的娘,秀兰只是觉得弟弟和我们家人长得不太像,故而多看几眼,接触的多也是疼爱弟弟啊!”

“但愿如此吧。”母亲好像有心事,随口说了一声。孙诚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但不久后的一天,还真的出事儿了。

事发当天,孙诚去庐州府城收了笔债,申时不到就回到家中,他发现父亲坐在屋门口,面带气愤之色,弟弟站在旁边,满脸通红,母亲坐在椅子上,面带怒色,妻子秀兰则跪在地上。还未等孙诚相问,王氏起身走过来,将方才发生之事一一道来。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6)

当天中午,天气闷热,孙彤打了些水,在屋中沐浴,王氏拿了几件干净衣服,准备放在儿子屋外的架子上,给他更换。谁知还未走到门口,竟然发现秀兰躲在窗口偷看,王氏气愤,便将秀兰带到堂屋跪下,正准备质问时,孙诚回来了。

孙诚不相信妻子会做出这等事,其中肯定有隐情,他走过去好言相问:“秀兰,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好好讲与母亲听。”

秀兰此时泪流满面,哽咽着说:“婆婆,相公,你听我慢慢说,我有个弟弟叫卢明,比我小九岁,十三年前,镇上来了个戏班子,我就领着弟弟去看,当时人很多,我竟然把弟弟给丢了,这些年来一直没有音讯,母亲因此病了多年,我心中愧疚,所以一直未嫁人。”

秀兰说道此处,王氏脸色一变,上前扶起她说道:“起来,坐下说话。”

秀兰给王氏行了个礼,坐在旁边凳子上,继续说道:“我嫁入咱家,第一次见到二弟,就感觉奇怪,他的眼睛太像我弟弟了,而且长得与我舅舅极为相似,人说外甥像舅,我可能是太挂念弟弟了,就将二弟当成了我亲弟弟。随着接触,我越来越觉得,二弟就是我失散的弟弟。”

此时,坐在屋外的孙顺也走了进来,表情很凝重。

秀兰接着说:“我弟弟左腿有块儿红色胎记,形状很像小狗,所以就偷偷看一看,若是有狗形胎记,我就准备问一下婆婆,若是没有,就当没有此事,这样也不至于伤了一家人的和气。”

这句话说完,孙家人同时发出“呀”的一声,孙彤更是从门外走进来,因为几人知道,孙彤左腿外侧,确实有块儿红色胎记,形状似小狗。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7)

这时候,王氏与丈夫对了一下眼神,然后走进自己房里,等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块儿长命锁,说道:“秀兰,你认识这个东西吗?”

秀兰接过来仔细一看,不由得说道:“妈呀!这就是我弟弟戴的。”说完后,她快步回到自己房中,回来时手里也拿着一块儿长命锁,与王氏拿出的一模一样,只是秀兰拿出的,上面刻着“秀兰”二字,王氏的那块,只刻着一个“明”字。

秀兰又惊又喜,说道:“这是弟弟出生时,父亲请人订做的,我和弟弟一人一块儿,婆婆?难不成二弟真的是我亲弟弟?”

此时,孙顺拉过孙彤,对秀兰说:“媳妇,彤儿应该就是你失散多年的亲弟弟卢明了。”接下来,孙顺说出当年的往事,也揭开了事情真相。

王氏有个堂姐住在府城,当年孙诚跟着陆元去庐州后不久,王氏堂姐一家临时搬去应天府,走时将家中钥匙交给了孙顺,希望他们夫妇去城里住,一来城里人多,能缓解对儿子的思念,二来也为希望他们能照看宅子。

孙顺夫妇答应下来,就临时搬去了府城,孙顺每个月回老宅呆两天,收拾收拾屋子。

两年后的一天,孙顺去城外会朋友,回来路过城郊时,正碰上差役在缉拿犯人,结果那两人当场被差役杀死,孙顺在差役口中得知,这两个人是人贩子。

差役将人贩子尸体带走后,孙顺也准备回家,忽然间,听到草丛中有动静,他走过去拨开杂草一看,里面竟然躺着一个孩童,这孩子可能是吓傻了,等着眼睛不说话,看样子也就三岁多。

孙顺将孩子抱回家里,与王氏好生照料,到了第二天晚上,这孩子恢复了气色,由于年龄太小,这孩子只会说自己叫“明明”,和姐姐去看戏,被陌生叔叔抱走,走了好多天才来到这里。

接下来的日子,孙诚四处打听,看谁家丢了孩子,可惜询问了两个多月,也没有着落,夫妻二人见这孩子长得聪明可人,就决定收留他,当做自己的儿子。孙顺还给孩子改名叫孙彤,王氏把孩子身上的长命锁取下,放在柜中。

民间真实故事儿子儿媳的秘密(民间故事小叔子洗澡)(8)

不久后,王氏堂姐一家从应天回来,孙顺夫妇带着孩子回了怀远,回去后,两人对街坊们说,孩子是自己所生,由于二人离开了几年,除了孙顺每个月都会来,王氏一直未归,所以乡亲们也就没有怀疑。

为了不让孙彤知道自己是捡来的,也为了给他一个温馨的父母之爱,孙顺夫妇绝口不提,就连大儿子孙诚也隐瞒了。

孙顺讲完过往,秀兰已经泣不成声,她抱着孙彤放声大哭。十三年啊!父母牵肠挂肚,姐姐愧疚不已,今日终于找到了,孙彤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知道这个新嫂子竟是自己的亲姐姐,不由得落下眼泪,孙顺夫妇和孙诚也红了眼圈儿。

既然姐弟相认,孙诚夫妇没有耽搁,立马决定让儿子孙诚尽快带着秀兰和孙彤回蒙城,好让亲家公和亲家母早些知道,早些欢心。

次日一早,孙诚便备好马车,带着妻子和弟弟去了蒙城。卢昌夫妇做梦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失散十三年的亲生儿子,老两口高兴地忘乎所以,不停的念叨:“佛祖显灵、老天开眼......”

亲弟弟变成了小舅子,小叔子变成了亲弟弟,这一出人月大团圆,真的是太离奇了。

几日后,卢昌对孙彤说:“明儿,我与你母亲在有生之年再能见到你,余愿足矣,有道是生恩不如养恩大,我虽是你亲生父亲,但这些年来未有养育之恩,亲家老爷辛苦抚养你十几年,你应该回到他们身边,以尽孝道。”

孙诚敬重岳父的德行和心胸,他与妻子和弟弟商量后,将卢昌夫妇接到怀远定居。

转眼过去几年,秀兰为孙家生下两男一女,孙彤早已改回原名卢明,在孙诚的帮助下,成家立业。这二人即使兄弟,又是亲戚,卢明对孙顺夫妇依然如往,还是父母相称,极尽孝道,孙卢两家交往甚密,几代不疏。

写在最后:

世间事机缘巧合,但离不开一个“善”字,孙顺心善,救下陆元,陆元投桃报李,收孙诚为徒,教授其生存本领,还资助钱财创业。

孙诚虽父亲心善,救了冯员外,获赠马匹,后又相助卢昌,并娶卢昌子女秀兰为妻,也是于此,才让秀兰找到失散多年的亲弟弟。

孙顺收养卢明,为了给他一个完整的人生,隐瞒其身份,连大儿子孙诚都未相告,对于卢明而言,这样的童年是幸福的。

此故事中的人,都是心地善良之辈,卢昌在找到儿子后,首先想到的是,孙顺夫妇养育之恩,让儿子回到养父母身边,以尽孝道,就这份大义,不是所有都能做得到。

与人为善,放开心胸,多年后你会发现,其实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这就是所谓的积善成福。

(故事完)

民间故事:夜宿义庄,木匠心善修棺,隔日如夜,棺中人竟前来敲门

民间故事:木匠心善,夜晚帮人修棺,婆婆叮嘱他:回家千万别敲门

民间故事:男子夜宿荒宅,听见妻子哭声,弟弟拉着他说:快些走啊

民间故事:小偷行窃,险遭妇人劫色,不日后,妇人丈夫竟登门而来

民间故事:妇人门前,现亡夫遗物,设计擒获敲门人,方知背后真相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