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能知道人心里想什么吗(你是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能知道人心里想什么吗(你是什么样的人)……第四季,我想分享下个人故事的时候,他们说,完了,马薇薇你失去了自我;第一季,大家说我过分刻薄;第二季,我变得温婉了,大家说我失去了锋芒;第三季,我开始努力讲段子,他们说,完了,你被金钱裹挟了,综艺化了;
人与人,是互为镜子的。重要的是,你要看见自己的样子。
最新一期《奇葩说》,马薇薇输了比赛,失去了进入决赛圈的资格。作为第一季奇葩之王,这个结果出人意料。她说,这一次她终于可以好好、好好地崩溃了。对于她来说,这意味着,终于不用承受别人的眼光,和来自键盘侠毫不留情的骂声。
强大如马薇薇,也曾被“网络暴力”严重影响。甚至,她现在不敢去人太多的地方,只要一想到那些对她笑的人中,有那么一两个是在网络上骂过她的人,她就感到心悸和痛苦。在她被曝出患有严重抑郁症后,收到了许多私信,其中,最恶毒的一条是:你怎么也出来卖惨了?罪有应得。
那些看似坚强的人,许多都敏感而脆弱。在马薇薇说出来之前,我完全想不到,她会因为别人的评价,想方设法地努力,去改变自己:
第一季,大家说我过分刻薄;
第二季,我变得温婉了,大家说我失去了锋芒;
第三季,我开始努力讲段子,他们说,完了,你被金钱裹挟了,综艺化了;
第四季,我想分享下个人故事的时候,他们说,完了,马薇薇你失去了自我;
……
可最后,不理解她的人依旧不理解,他们骂她用抑郁症“洗白”自己。
比起期待被理解,更可怕的是,直接接受否定。
最近上映的《无敌破坏王2》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拉尔夫为了帮助云妮重返家园,拍了许多吸引人眼球的视频,获得了数亿点赞。但当他无意间看到了网友的评论,他满心的自豪感被浇灭了。他们说,“不喜欢无敌破坏王”、“为什么哪里都有他”、“他只会搞破坏吧”、“他不知道自己有多蠢吗”……在短暂的沉默后,拉尔夫爆炸了,他肆无忌惮地宣泄着自己的愤怒:对,我就是不好,没有人喜欢我……
当一个人在内心否定自己时,不光是内心会充满了愤怒的情绪,更有可能展示出自己的攻击性,去否定别人。所以,拉尔夫认为云妮不和他回家,就是背叛友情。而云妮的梦想,在他看来充满了幼稚。
不管是马薇薇的努力,还是拉尔夫的愤怒,都是那么熟悉。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的体验。小时候,我们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总是生气,好像自己不被他们喜欢了一样。于是慢慢地,我们一次次尝试,终于发现了讨他们喜欢的方法。最后,我们变成了他们喜欢的样子——听话、懂事、孝顺、学习好等等。很多人也许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结果还有另一个副产品:我们会在潜意识里觉得,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
还有一种,无论我怎么做,好像父母都不满意,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无法变成父母喜欢的样子,于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好过,我只能承认我就这样,我不够好,我放弃了所有的努力,甚至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不堪,其实,在最深层次的原因,无非是要证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是错的。
今天,我想告诉你两件事:
1.我们每个人必然受到原生家庭的桎梏,你的脆弱、敏感不是你的错。
2.被否定并不意味着你不好。
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做“投射”。简单说,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世界。当一个人去苛责另一个人时,他是透过别人看见了自已不好的一面。比如,一个小偷,一定会锁好自己的门;一个骗子,一定会更警惕各种推销。
同理,一个擅长看见别人优点的人,一定也拥有不少优点;一个喜欢去否定别人的人,他的内心一定对自己充满了否定。网络上的喷子,他们骂的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暴露的却是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那部分。骂马薇薇太刻薄的人,一定不是多么宽容的人;说拉尔夫愚蠢的人,一定内心也有“我很愚蠢”这样的种子。人与人,是互为镜子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当自己的镜子,看见自己的样子。
就像拉尔夫最终找到了自己,学会看到朋友梦想的价值,并且支持朋友;就像马薇薇在收到恶毒的私信后,依旧写了一篇,鼓励抑郁症患者的暖心文章,她说:黑狗吞噬了月亮,可是你是我永不熄落的太阳。愿你可以成为自己永不熄落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