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大简介(这是北大的一块)
北京北大简介(这是北大的一块)今天走近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教授“院长访谈”栏目两项考古发现入选↓点击阅读《全国高校之首!北大 2》北大融媒体中心推出的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揭晓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与发掘的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两项考古发现入选
↓点击阅读《全国高校之首!北大 2》
北大融媒体中心推出的
“院长访谈”栏目
今天走近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教授
一起听他讲述北大考古这块“金字招牌”的
历史与未来
01
广阔田野上结出的硕果
北大考古是
中国现代考古学界的“金字招牌”
1921年10月,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发掘开启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北大考古从那时起算到现在,已经走过整整百年的历史。
“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从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出发时与欢送者合影
2021年10月17日,沈睿文从“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回到学校。在这场大会上,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在给大会的贺信中提到的‘筚路蓝缕、不懈努力’也正是北大考古人的真实写照。”
沈睿文说,在驻地宾馆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参加大会的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学习了的贺信,在学校以及考古实习基地的师生也都第一时间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交流。
学生代表集体学书记贺信精神
考古学是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学科,是用实实在在的文物谱写信史的学科,这么多年来,北大考古人始终站在田野一线,为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北大考古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界的“金字招牌”。自1990年开始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加或主持的获评项目高达34项,获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高校。
在“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中北大考古参加或者主持的项目有15项。
2014年,北大考古师生在周原凤雏三号基址发掘
近年来,考古文博学院学科实力不断增强,设有教育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考古学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等重要研究机构,以及实验设备先进的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
2012年,北大肯尼亚考古队合影
通过这些机构,学院组织和实施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
前丝绸之路东段青铜文明的年代研究
非洲出土中国古代外销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中印石窟寺研究
周原遗址的聚落布局
邓州八里岗仰韶聚落研究及报告编写
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研究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
……
学院教师承担了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内容涉及学科范围广、研究水平高、学术影响力大,在许多领域都做出了开拓性成绩,引领了学科发展。
02
全方位育人
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
特别接地气
让沈睿文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在高中阶段就会有意识地看相关的文献书籍。
现在也在担任“强基班”导师,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大一写的小作业、读后感就很有水平,这让我感到比较意外和惊喜。
近几年来,考古文博学院每年招收的本科生数量基本稳定,2020年实施“强基计划”以来,通过“强基计划”进入考古文博学院学习的大一新生每年占一半左右。如何引导好对考古感兴趣的年轻人真正进入到考古的学术殿堂,是老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大一新生参加“感悟考古”课程实践
“感悟考古”是每一位考古文博学院大一新生都要学习的课程,也是一门在线课程。这门课程对考古学学科体系进行了权威的解读,并对考古学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同时,授课教师也对学术前沿进行了精准的前瞻把握。
“感悟考古”课程带领对学科有着“懵懂热爱”的“萌新”进一步了解了学科,建立了严谨的学术思维。2019年,这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考古文博学院的‘强基计划’新生每两个人就会分配一个学术导师,同时每一位授课教师每周都至少安排一次2小时的答疑时间来接待同学们提问。”
除了在日常课程中筑牢学生的学术根基,田野教学一直是北京大学考古育人体系的核心环节。
1957年,北大考古人在邯郸实习发掘场景
自1957年在河北邯郸开始田野考古实习算起,北大的“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已走过60多年的历程,建立的“北大模式”影响深远。
目前,这个长达一学期的“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我们目前有山西曲沃曲村、河南邓州八里岗、陕西宝鸡周原和周公庙、陕西凤翔雍城、河南淮阳平粮台、宁夏盐池、山东临淄等多个实习基地,可以满足考古学不同历史时段的实习教学需要。”
2018年,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发掘场景
沈睿文认为,考古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田野教学可以使同学们将课堂、书本上所学转化为对实物和实践的认知,2020年的学院毕业典礼上,一位优秀毕业生在毕业感言中这样评价发掘实习:
“一大群人每天拿着手铲,低头寻找可能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遗迹,数着自己亲手发掘出的瓦片,惊奇地感叹瓦片上精美的刻纹;夜晚7点准时开始的‘座谈会’;临近尾声时的器物绘图、资料整理,以上种种,都让我们真正走进考古,理解考古学背后的意涵。”
2012年,在山东章丘东平陵故城绘制遗迹图
沈睿文笑着说道:
“一个学期的考古实习,对学生们的锻炼可谓是全方位的。学生们会根据意愿进入各种小组,无论是跟村民还是跟伙房的师傅打交道,他们都能沟通得游刃有余。我们经常说,从学院走出去的毕业生,特别接地气,也许他未来不再从事考古,但是他一定能和各行各业的人‘打成一片’,也可能会为考古作贡献。”
2016年,在平粮台遗址为当地小学生讲解考古地层
让考古实习基地配上“高科技”,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硬件突破。
目前,学院在山东临淄、陕西周原、宁夏盐池建立标准化实习基地。正在大力推动考古实习基地的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国际化建设。
“目前我们的盐池基地已经接入了北大的教学系统,考古不再只是在坑里埋首发掘,快速的5G网络和先进的VR技术,让北大校内和考古基地可以做到‘同期声’。”
盐池考古实习基地和智慧教室
使用全站仪定位
03
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
继承者和传播者
北大考古为中国考古文博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
“比如特别火爆的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你会看到除了8号坑是北大人的主要阵地,其他好几个坑的坑主都是北大的校友。”
北京大学三星堆遗址发掘团队部分队员
战斗在8号坑田野工作一线的北大三星堆考古队
除了在各种大型考古发掘现场活跃着北大人的身影外,北大考古还经常与国家和地方的文物局等单位合作
2021年10月19日,佛教考古与石窟寺研究专题研修班在洛阳开班,这是北大与国家文物局和地方文物单位合作,共同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强石窟寺考古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北大的考古实习基地上,除了北大师生外,也会有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领队班的成员。考古是校地合作,‘兵团作战’,所以北大考古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教学科研,更有责任、义务为国家和地方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等工作贡献力量。”
2019年,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和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训练班学员在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合影
为了讲好考古故事,做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多年来,北大考古的师生始终活跃在考古科普的一线。他们以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为依托,每年引进来或走出去,举办多场次、多主题的展览,考古师生义务承担起为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作讲解的职责,真正让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更多人熟知。
北大还连续多年举办优秀中学生考古夏令营、全国中学历史教师考古学培训班等,将考古的“盛宴”摆进中学课堂,让更年轻的一代能够近距离地接触考古学的魅力。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为暑期课堂学员介绍良渚水坝遗址
“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学的发展,对北大和考古学的关怀和支持让我们感到鼓舞。同时,现在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愿意投身考古事业,他们有智慧也有可贵的意志品质,这些都让从师者特别振奋。”
沈睿文认为,这是一个考古学备受重视的时代,但他更希望轰轰烈烈的背后,莘莘学子能够像老一辈的考古学家那样静下心来,冷静地思考,将根深深地扎在田野中,务实致远,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人物介绍
沈睿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院长,兼任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多年来从事汉唐考古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涉及陵墓制度、丧葬习俗、宗教、美术、中外文化交流考古以及中古城邑等领域。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文字:韩芳
图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封面:“北大学科”宣传片考古篇
排版:孙萌
责编:昭花花、张宁
爱摄影,更爱真理!他回到北大教逻辑!
北大春光好,恰与少年同
春天的北大,请回答!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一起探寻文化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