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数学题不审题怎么办(孩子总是读不懂题意)
孩子做数学题不审题怎么办(孩子总是读不懂题意)✘基础言语识别的问题:字音字形、词语的不理解 什么叫理解识别呢?会读甚至会写,其实都不叫理解识别。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基础的言语识别存在问题,还有的则是三环问题都存在,所以家长可以根据蓝莓妈妈今天的讲解,找到问题根源。言语理解是指在言语交际或非言语交际的场合下,比如:与他人对话、阅读、看电子设备等。 我们接收来自外部的语言信息,然后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与大脑中已储存的知识经验相联系,随即进行相应的判断、筛选、重构,产生联想,从而真正解析出语言的意思。 整个了解、建构的过程环环相扣,不论哪个环节出错,都会最终影响孩子对语言的理解。
最近,后台有家长问我: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做应用题总是不理解题意,一个题做好久出错率高,是不是孩子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太差了?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孩子。 有时家长也很困惑,明明已经步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却依旧审题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遇到这种情况,孩子普遍被认为是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的问题,但这不一定和它们有关,却可能与言语理解能力大有关系。什么是言语理解能力呢?
言语理解是指在言语交际或非言语交际的场合下,比如:与他人对话、阅读、看电子设备等。
我们接收来自外部的语言信息,然后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与大脑中已储存的知识经验相联系,随即进行相应的判断、筛选、重构,产生联想,从而真正解析出语言的意思。
整个了解、建构的过程环环相扣,不论哪个环节出错,都会最终影响孩子对语言的理解。
审题不清的三环问题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基础的言语识别存在问题,还有的则是三环问题都存在,所以家长可以根据蓝莓妈妈今天的讲解,找到问题根源。
✘基础言语识别的问题:字音字形、词语的不理解 什么叫理解识别呢?会读甚至会写,其实都不叫理解识别。
真正的理解识别是对字音字形、词语有清晰的感知、明确的形象化,并能在脑海中快速抓取到该字词的字义,还能合理的运用。
所以,当孩子出现读不懂题的时候,家长就要从一道题目的单个字或词来问孩子。
首先,是否会读;
其次,能否释义;
最后,能否用它组词造句。
如果是第一环节出现问题,家长就要格外注意了,基础出现问题,接下来的两环也不会太顺利。
✘中段句法分析问题:不懂语法的运用
句法分析就是在言语识别的基础上,把单个词组成较大的结构单位。比如:从句、短语等。
一般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可以凭借对母语的语感,可以在不同情景下,将一些词汇运用自如。 而有些孩子说句子总是乱序、逻辑乱,这就是句法分析出现了问题。
✘高阶语义整合问题:懂得逐个字词,但是无法连词成句
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一个词很简单。比如呀呀学语时,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自己的名字,总是能潜移默化的习得。
但是当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你会发现孩子无法对整句话的意思进行整合,更无法说出完整的解释句子,这就是语义整合不顺畅。
当孩子出现以上三点问题,或者其中某一点、两点,家长就要引起重视,这是孩子言语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跟上,而审题不清仅仅是一个警惕。
言语理解能力,关乎孩子未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理解、作文、与人沟通无不用到言语理解能力。
那么,怎么帮助孩子提高这项能力呢?蓝莓妈妈有策略~
三个策略帮助孩子理解语句懂题意
✍策略一:多形象展示法丰富词汇,提问法理解运用词汇
3~7岁是孩子积累词汇的最佳时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比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更愿意探索新词使用新词。 所以家长可以把握这个时机,对孩子的词汇进行培养,从而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但因为这一龄段的孩子,思考更偏向于具体形象思维,一些找不到具体的事物形象作为直接依据的词,学起来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易事。
比如:孩子没有见过花生的话,他们是很难在脑海中有具体的形象的,自然也就不能理解。
这时候,家长就不要光是教孩子干巴巴的词汇了,还可以运用多形象展示法来丰富词汇。 出示一些实物、图片、演示、动作、表情等,帮助他们将抽象的词汇具象化。
另外,单单帮助孩子丰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融合运用,用的多了自然熟能生巧,也就能深入的理解字词了。
图片
家长可以经常以提问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理解运用。
比如,出门散步时,路上看到了花,可以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花”黄的、红的.....如果用其他方式表达它的颜色呢?有红红的花,有五颜六色的花等。
当孩子运用达到了一定水平,还可以带着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词汇,拆分开重新组成新词。比如我们想到春,能想到春天,还能想到什么呢?
✍策略二:养成三种倾听习惯,帮助培养语感
想要孩子理解语言,并能顺利完成言语理解的感知与识别,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高质量的倾听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获取信息。
所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以下三种倾听习惯,但是要注意的是,家长在表述语言的过程中要做到字正腔圆,并且自己也要做到言传身教的感染。
①有意识集中注意力的倾听
听父母或他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的听,看着对方的眼睛,注意对方的口形、表情和姿势,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并且在别人说话时,自己能保持安静,有礼貌的倾听。
②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
平时,家长在培养中,可以注入多种声调、语调,并且让孩子了解多元的文化,辨别普通话与母语,理解不同的发音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深入分辨言语间表达的情感。
③掌握倾听的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理解性倾听
最后,就是家长可以继续以着重提问的方式,引导性的问孩子,帮助孩子掌握倾听的主要内容。
比如:时间是什么时候?在哪?等。 最后,结合前后的内容,和孩子一起组成完整的事件脉络,从而理解句意了解事情。
✍策略三:布置一句话的任务,让孩子习惯整体理解
策略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就能带着孩子一起完成,起初真的不必太难,以孩子理解任务,并记住、完成任务为主,一次一句话任务就可以。
“明天去幼儿园时,记得带上你的草莓。”
“帮妈妈将这些碗刷干净吧!”
类似这样的问题,等到孩子真的能将一个个任务顺利完成后,他们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就会逐渐有了句子是整体的概念,此时家长就可以下达多重任务了。
Tips:中间即使孩子做的不好,也不要斥责,多给予鼓励和信心。 今天蓝莓妈妈关于言语理解能力的问题,就分享到这里啦~想要培养孩子的言语理解能力,并非易事,习得这项能力要耗费很多精力。
虽然孩子目前是落下了,或者还未开始下阶段的学习,都不要紧,也不要焦虑。
只要结合有逻辑的、科学的培养,孩子就有机会提升语言理解力。
那么,未来不管他们是审题,还是与他人交流、工作,都能顺畅的完成,不畏惧“言语”挑战。
文章来源于:蓝莓妈妈公众号原创,转载请私信,未经许可不得私自篡改和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