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生态农场的机遇(高素质农民的现代农场创业之路)
如何把握生态农场的机遇(高素质农民的现代农场创业之路)技能培训 成功转型成为高素质农民 推动现代农业普及2019年,石学君又结合二次扩栽,在农场全园改用现代网架技术,通过降低网架高度,增加拉丝强度,使梨树的枝叶分布更合理、接受光照更充分、通风透气更畅通,果树抵抗风灾能力增强,生长迅速,挂果期提前。同时,他还筹资240多万元建设了储存能力600吨的果蔬冷藏库,同时配套建设了预选车间,提高了梨果配装的工作效率。石学君介绍,蜜梨喜获丰收,前来定梨的客户络绎不绝,“我们今年的蜜梨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通过网上和我们门店的销售,基本销售一空,现在剩下的一点,仅够我们前面门厅所销。”目前,农场内经济作物种植有秋月、园黄、新高等梨品种。其中秋月梨15000棵,圆黄4000棵,新高4500棵、晚秋5000棵。经过多年的精心培植,八方蜜梨作为农场的绿色农产品品牌,获得绿色食品A级标准认证,也成为石学君从事农业以来的得力之作。从1985年开始创业,石学君在商场摸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市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近两万人。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在我市种植、养殖、加工、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示范带动作用。
邹平市长山镇八方生态家庭农场场长石学君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从十几岁就开始创业,在不同的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商与管理经验后,毅然回乡办企业、做农场,为振兴当地产业、带动乡亲共同致富作出了示范。
绿色种植 打造出获得绿色食品A级标准认证的“八方蜜梨”
提到八方农场,眼下最令人称道的应该是外形金黄圆硕、入口甘甜少渣的八方蜜梨。在八方农场的销售门店内,梨果按大小分类销售,来自长山镇的零售商赵朋正在挑选梨果,“从开园以来一直从这边拿货,客户反应都挺好,咱这个秋月梨脆甜多汁、没有渣,很好吃,非常脆甜的那种。”
石学君介绍,蜜梨喜获丰收,前来定梨的客户络绎不绝,“我们今年的蜜梨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通过网上和我们门店的销售,基本销售一空,现在剩下的一点,仅够我们前面门厅所销。”目前,农场内经济作物种植有秋月、园黄、新高等梨品种。其中秋月梨15000棵,圆黄4000棵,新高4500棵、晚秋5000棵。经过多年的精心培植,八方蜜梨作为农场的绿色农产品品牌,获得绿色食品A级标准认证,也成为石学君从事农业以来的得力之作。
从1985年开始创业,石学君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累了丰富的经商与管理经验,这也让他的眼光越发明锐。在看到国家对于农业生产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后,2013年10月,他从周边农村流转了2500多亩农田,建起了以粮食、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生态家庭农场,进行现代农业生产。
在八方农场的梨园里,虽然梨果都已完成采摘,但树下还有一层厚厚的“杂草”,石学君介绍,农场坚持以绿色种植为主,保持了树下养草的这种理念,让梨果有更好的品质,“我们坚决用土杂肥,土杂肥也是我们自己发酵的有机肥,利用水肥一体化加强实施,通过翻土、排水、修剪,让果园更好的减少病虫害,利用各种驱虫方法。”
2019年,石学君又结合二次扩栽,在农场全园改用现代网架技术,通过降低网架高度,增加拉丝强度,使梨树的枝叶分布更合理、接受光照更充分、通风透气更畅通,果树抵抗风灾能力增强,生长迅速,挂果期提前。同时,他还筹资240多万元建设了储存能力600吨的果蔬冷藏库,同时配套建设了预选车间,提高了梨果配装的工作效率。
技能培训 成功转型成为高素质农民 推动现代农业普及
石学君是一位种梨能手,更是一位现代化种粮带头人。2021年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实施粮食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在八方生态家庭农场设立了攻关区、示范区、品种展示区,同时承担粮食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示范带动全市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从商场打拼到成为现代农业的带头人,石学君的成功转型还要依靠全市高素质农民的培训。“作为一个门外汉,我的这些专业技术得益于参加市里的农民教育培训,我把学到的种植、管理、销售知识,运用到各个生产的环节,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用石学君自己的话说,干农业既要有情感,更要有技术,二者缺一不可。
八方农场承担的粮食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主要试验示范“优良品种优质包衣种子 科学播种 绿色防控 化控抗逆 适时晚收 全程社会化服务”六配套模式和“增施有机肥 双深双晚 小麦全幅匀播分层镇压播种 以菌代药种肥同播”四融合技术,并结合水肥一体化,现代化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新机具、新装备,大力推行全程社会化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该农场主要小麦品种有81个,玉米品种85个,辐射带动了周边60万亩粮食生产。
石学君对农业的热爱,源于有一颗振兴乡村,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心。今年,全国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八方农场积极示范,为全省科学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了有效参考。他逐步摸索出外包生产的现代农场管理模式,并进行机械化、规模化、责任制生产,极大提高了30多名农场职业农民和百余名流动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除此之外,他成立了八方物流有限公司,为货车司机提供客房和餐饮的业务,带动了60多人就业。
产教融合 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实现共同致富
“一个人富不叫富”,石学君始终秉承着带动周边的老百姓共同致富的理念,一方面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另一方面又占据物流酒店服务优势,受益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他更是把热情投入到了产教融合,积极为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接待、实训、场地等支持,“要让乡亲们不出家门、不走很远就能挣到更多的薪酬和待遇。”石学君说。
持久的坚持也换来了可喜的成果。八方生态家庭农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市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连续4年承担并完成邹平市农民教育培训任务24期,培训高素质农民1226人。2020年被表彰为全省优秀农民教育培训基地。
邹平市农业农村局科教信息股股长梁胜江介绍,八方家庭农场作为全市的这个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他的园区设施建设可以让学员现场实习农业的研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知识。“我们在这里开设过农业技术推广班,农机手班,电商培训班,青年创业班,妇女创业班等培训,实现了这个高素质农民全产业链的培训。”
在石学君的经营管理下,八方农场先后荣获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等荣誉称号,石学君本人也荣获邹平市乡村之星、全市扶贫攻坚先进个人、滨州市农民工之星、滨州市十佳高素质农民等荣誉称号。石学君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做好八方农场,充分发挥高素质农民的作用,“带领更多乡亲创业致富,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的关键。农业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刘合昌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高素质农民一万八千余人,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这些高素质农民活动的农业生产各条战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