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辛弃疾最苍凉的一段话(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

辛弃疾最苍凉的一段话(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所以,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他才会写着:接下来,辛弃疾先后说服了耿京和南宋朝廷双方,并且他亲自担任了联系双方的纽带工作。可是,在辛弃疾说服南宋朝廷回程的路上,耿京却被自己的手下张安国给杀了,还把耿京剩余的部队给收编了,打算去投奔金人。辛弃疾一听此事,立马带着五十个人,直接杀进张安国五万人的军营,先是绑了张安国,然后,慷慨陈词地劝说被张安国带走的人马不要去投金人,马上就有一万多人反水,跟着辛弃疾南下,后来张安国被杀。这就是辛弃疾的英雄梦,宛如“古惑仔”般的热血,在他年轻时,曾度过了这样一段轰轰烈的时光。可是,后来,他带和自己规劝回来的人马,投了南宋朝廷,他梦想中的收复旧山河没有发生,他梦想中的被重用没有发生,不被重用,满腔热泪付诸东流。

有些人,仿佛自出生就注定不凡。在南宋有这样一个人,22岁时,就能夜闯敌军生擒叛将,可谓是南宋第一"古惑仔"。可偏偏这位少年的不仅武能勇冠三军,文采甚至不输苏轼,被称作"词中之龙",他是谁呢?

辛弃疾最苍凉的一段话(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1)

他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也叫辛稼轩。他的《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的"醉里挑灯看剑"一句,家喻户晓,可以说是写尽了英雄迟暮的辛酸。可是,他这首著名的《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一个老人对年少青春的回想,以及对家国满含热泪的痛心。如果,知道辛弃疾曾渡过了怎样的少年生活,就可以知道他为何连梦中都在回首年轻时期了。

辛弃疾最苍凉的一段话(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2)

辛弃疾年少有为

辛弃疾自小长在沦陷区,从小对金人的胡作非为耳濡目染,他爷爷教他一定要收服旧山河。而辛弃疾,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他将这个想法付诸于实践,领着两千多号人,在济南起义了。后来,他投奔了当时的一个起义大部队——耿京起义军。

辛弃疾最苍凉的一段话(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3)

而辛弃疾在投奔耿京后,还给耿京拉来了一只队伍——义端和尚起义军。可是这个义端和尚在投奔耿京后,却偷了耿京的印信跑了。可尴尬的是,这个印信刚好是归辛弃疾保管的,如此一来,耿京怀疑辛弃疾是义端和尚的同谋,要用军法处置他。辛弃疾说,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把义端和尚的头给您带回来。然后,辛弃疾真的追上了义端,然后他二话没说就砍下了义端和尚的头,回去交差了。

辛弃疾最苍凉的一段话(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4)

接下来,辛弃疾先后说服了耿京和南宋朝廷双方,并且他亲自担任了联系双方的纽带工作。可是,在辛弃疾说服南宋朝廷回程的路上,耿京却被自己的手下张安国给杀了,还把耿京剩余的部队给收编了,打算去投奔金人。

辛弃疾最苍凉的一段话(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5)

辛弃疾一听此事,立马带着五十个人,直接杀进张安国五万人的军营,先是绑了张安国,然后,慷慨陈词地劝说被张安国带走的人马不要去投金人,马上就有一万多人反水,跟着辛弃疾南下,后来张安国被杀。

辛弃疾最苍凉的一段话(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6)

这就是辛弃疾的英雄梦,宛如“古惑仔”般的热血,在他年轻时,曾度过了这样一段轰轰烈的时光。可是,后来,他带和自己规劝回来的人马,投了南宋朝廷,他梦想中的收复旧山河没有发生,他梦想中的被重用没有发生,不被重用,满腔热泪付诸东流。

所以,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他才会写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最苍凉的一段话(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7)

热血少年的死去,真的是最残酷的,辛弃疾怀念的不仅是自己热血的青春岁月,更多的还有自己年华老去。即便有重整三河之心,也没用岁月可期的无奈。他青春不再,早已变成了一个老人,只能在梦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整首词,是一个英雄对自己老去的痛苦,一个英雄对家国破碎的无力。

连康熙都说:君子观弃疾之事,不可谓宋无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驾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汉光武,其功业悉止是哉!生不逢时,实在可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