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怎样才能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如何看清一个人)

怎样才能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如何看清一个人)苏轼认为他就是一个欺凌弱小,损人利己之徒,不可交。他这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就让苏轼的心凉了半截儿。一,从小事上看人。他和他的朋友谢景温一起散步。从树上的鸟窝里掉下来一只幼小的鸟。苏轼刚想蹲下来用手捧起来。谢景温却先他一步。把那只小鸟踹到一旁。

如何看清一个人,这真的是一个难题。

我们的一生中竟和人打交道。最怕的就是交错人。如何看人,识人,交人呢?

今天我看了一篇章,写的就是大文豪苏轼是怎样看清一个人的。分享给大家。

苏轼的朋友有很多。有句话说得好。走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正因为如此,苏轼看人很准。

一,从小事上看人。

他和他的朋友谢景温一起散步。从树上的鸟窝里掉下来一只幼小的鸟。

苏轼刚想蹲下来用手捧起来。谢景温却先他一步。把那只小鸟踹到一旁。

他这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就让苏轼的心凉了半截儿。

苏轼认为他就是一个欺凌弱小,损人利己之徒,不可交。

事实证明,果然如此。后来谢景温为了功名利禄,几次三番的设计陷害苏轼,想要置他于死地。

所以说人性的丑恶在一些小事儿上就能体现出来。

有句话说得好。窥一斑而知豹,从小事儿而知人!

苏轼还有一个朋友叫张惇。有一次他们在山间游玩。悬崖峭壁间有一个独木桥。

张惇提议让苏轼过独木桥。并且在峭壁上要写上他们两个的名字。

苏轼看了看。桥下是万丈深渊,他摇了摇头拒绝了。

张惇什么都没说,他自己走过独木桥。并且在峭壁上留下张敦,苏轼到此一游这几个字。然后面不改色地走了回来。

所以苏轼感叹地说:“你日后能杀人。”

张墩不解地问为什么?苏轼回答说:“你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

后来张惇官至宰相。把与他政见不合的人要么杀了,要么贬了。

所以,看人,要看他的细节。

二,从喜怒上看一个人的格局大小。

在大喜大怒这样的极端情绪上,还能看得出一个人的胸怀是否宽广。

宰相司马光去世的时候,一众官员都前去吊唁。

按说司马光的儿子应该在门前迎接。但是大家都没见到。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洛党的领袖,程颐不让。

原因是不合古礼,他认为如果孩子真是孝顺就应该悲伤得无法见人才对。

苏轼觉得很荒诞,认为不可取。

就因为这事儿,程颐就觉得苏轼不给他面子。直接在丧礼上大声争辩起来。

之后,就把苏轼看做了眼中钉肉中刺,处处针对。

格局太小,一句话都斤斤计较。格局大的人,不仅能容人,还能克己。

米芾是个有名的书法家,但是他的性格很特。

在一次宴会上,酒过半酣之际,米芾问苏轼:“世人都说我癫狂,你以为如何?”

苏轼只好实话实说:“吾从众”。

这要是心胸狭隘的人,早就生气了。

但米芾却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这件事也成为一桩美谈。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感觉很舒服,相处也没负担。

所以,真正气量大的人,是不会因为小事而大动肝火的。

三,从顺逆境遇中识人。

苏轼一生中经历大起大落。他有个画家朋友叫李公麟。

在苏轼位极人臣,人生辉煌时刻,他和苏轼一起谈笑风生,往来唱和。

当苏轼被贬,领着一家老小出京,路上偶遇李公麟。

苏轼的儿子苏过想要上前和他搭话时,他却用扇子遮住了脸,骑在马上装作不认识。

人们常说,要想知道你身边的人是真心还是假意,遇到一次事儿就全看明白了。

在苏轼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他们在苏轼落魄的时候给他送来了无数的温情,在他困难的时候送来了无偿的支援。

他的好友陈师仲,因为苏轼的乌台诗案而受到牵连。但他从无怨言,还常常给苏轼写信。经常提及,不怕牵累。

他的好友马梦得。曾经他们比谁最穷。苏轼认为自己挺穷的了,没想到马梦得比他还穷。

但是,在苏轼最困难的时候,是马梦得为他四处奔走,还把自己仅有的积蓄拿出来,给他安置了一块地,让苏轼一家解决了生计。

虚情假意禁不起岁月的洗礼,真心实意才能在患难中见真情。

所以,那些在你落魄时对你不离不弃的朋友,才最值得珍惜!

总之,人情世故,百态人生,把一切浮华的都看淡一些,多经历一些事情,就会懂得,真心实意多难求。

怎样才能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如何看清一个人)(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