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迟子建生活当中的一件趣事(住了30年的哈尔滨)

迟子建生活当中的一件趣事(住了30年的哈尔滨)迟子建说,自己这些年有些作品已经逐渐跟哈尔滨发生关系,比如《白雪乌鸦》《晚安玫瑰》等等,但自己始终觉得要对一座城市进行完整的一种文学表达,那时候时机、火候还不到。但本次的《烟火漫卷》她也不是特意选择30年这一节点来表达对一座城市的感情和爱,而是现在水到渠成了。“我觉得哈尔滨这座城给了我动力,我给它安上了一双翅膀,我就这样起飞,呈现给大家。”17岁,迟子建外出求学离开大兴安岭到了山外,再后来的1990年她来到哈尔滨,一住就住到了现在。整整30年,在迟子建眼里就是一个自己对一座城市感情不断升温的过程。“你想,30年如果是孕育一个生命,你有一个孩子,30岁他都要娶妻生子了。”迟子建笑言,这代换到自己对哈尔滨的情感变化上就是,“从最初的隔膜到现在就是水乳交融了。你在这座城市当中了解它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等一切,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在升温,对它有了表达的欲望。”迟子建表示,这次写《烟火漫卷》是一个水到

时隔5年,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迟子建的名字又一次和长篇小说联系到了一起:超过18万字的《烟火漫卷》已经在各大书店上架。和5年前的《群山之巅》,以及更早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作品主要展现广袤的东北大地风情不同的是,本次的《烟火漫卷》是迟子建首次用一部长篇小说来聚焦城市百姓生活。

迟子建生活当中的一件趣事(住了30年的哈尔滨)(1)

《烟火漫卷》

整整30年前,迟子建从大兴安岭深处搬到了哈尔滨。此后,她就在这里完成了和一座城市从“有隔膜到水乳交融”的过程。于是,《烟火漫卷》应运而生。在接受采访时,迟子建坦言,自己本次写的“烟火”具有多重含义,既有人间、人情的烟火,也有所有生灵的烟火。

抒写哈尔滨是水到渠成

迟子建生活当中的一件趣事(住了30年的哈尔滨)(2)

迟子建表示,这次写《烟火漫卷》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

已经快60岁的迟子建此前的生活和两个地方交集最为密切,除了自己出生的漠河村,就是哈尔滨了。但其实哈尔滨对于她来说,是“一座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迟子建说,“这在后辈的写作者眼里,可以是一只血脚印,也可以是一颗露珠。”

众所周知,迟子建出生在中国最北的漠河。这就是因为她的父亲“中学毕业后,没跟任何人商量,独自报名参加了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迟子建回忆,直到1986年因病辞世,父亲都没回过哈尔滨, “而他留给我的哈尔滨故事,多半浸透着眼泪。”

17岁,迟子建外出求学离开大兴安岭到了山外,再后来的1990年她来到哈尔滨,一住就住到了现在。整整30年,在迟子建眼里就是一个自己对一座城市感情不断升温的过程。“你想,30年如果是孕育一个生命,你有一个孩子,30岁他都要娶妻生子了。”迟子建笑言,这代换到自己对哈尔滨的情感变化上就是,“从最初的隔膜到现在就是水乳交融了。你在这座城市当中了解它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等一切,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在升温,对它有了表达的欲望。”

迟子建说,自己这些年有些作品已经逐渐跟哈尔滨发生关系,比如《白雪乌鸦》《晚安玫瑰》等等,但自己始终觉得要对一座城市进行完整的一种文学表达,那时候时机、火候还不到。但本次的《烟火漫卷》她也不是特意选择30年这一节点来表达对一座城市的感情和爱,而是现在水到渠成了。“我觉得哈尔滨这座城给了我动力,我给它安上了一双翅膀,我就这样起飞,呈现给大家。”

写的是多重不同的“烟火”

迟子建生活当中的一件趣事(住了30年的哈尔滨)(3)

迟子建在《烟火漫卷》里写了多重不同含义的“烟火气”

迟子建是去年4月开始写《烟火漫卷》的,年底完成;今年的2月和4月她又进行了两次修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冰雪之城里,一群笃定坚实、充满着勃勃生机烟火气的普通都市人由此得以展现在读者面前。

从试读部分就能看出,很难说《烟火漫卷》是写了一个故事。它其实是通过对一群人生活环境、人情交往的仔细描绘,既讲述了哈尔滨城的丰富生活,也还原了生活在城里的人的众生相。在聊到创作过程时,迟子建说,写累了自己会停顿一两天。“我就坐公交车或是地铁,到处转。”

她说,自己起大早去观察过医院门诊挂号处排队的人,到凌晨的哈达果蔬批发市场去看交易情况,去夜市吃小吃。“凡是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笔带过,都要去触摸、感受一下它的声音或气息。”她特别提到,最触动自己的是,在医大二院地铁站看到的情景。“从那里上来的乘客,多是看病的或是看护病患者的。”那一刻她突然觉得像是站在命运的交叉口,多少生命就此被病魔吞噬,又有多少生命经过救治重获新生。

迟子建说,《烟火漫卷》里的“烟火”其实包含了多重含义。既有哈尔滨夜市、小吃、人情这些人间烟火,也有小说里贯穿的鹰,小鹞子,以及和它们相关的天空、生灵的烟火。她还笑称,这多少和自己本身就烟火气十足有关。比如,迟子建说自己喜欢逛夜市,”在夜市里可以学习语言。在夜市里一个卖鱼的,把半死不活的鱼,形容为半阴半阳的鱼,多么文艺啊!”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门接送病人为生的爱心护送车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它行驶之地,除了哈尔滨,还有周围的城乡所有的。”这是迟子建进入小说的一个点。因为需要了解它们的运营状况,迟子建真的去各大医院拿了很多它们的名片希望联系他们采访。

不过,因为这些车其实是半地下性质,采访往往会被拒掉。迟子建说,“我就说是大学老师做社会学调查。您跟我聊一小时,给您几百块钱,这是科研经费。这招很灵,我顺利采访了两个人。”书中的刘建国形象也就是这么来的。

作者简介 》》

迟子建,1964 年生于漠河,1983 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等。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