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注安备考心得(注安备考考前冲刺)

注安备考心得(注安备考考前冲刺)(二) 1、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P2(二)所谓安全和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二、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注安备考心得(注安备考考前冲刺)(1)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一、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必考)P1

(一)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分健康。

(二)所谓安全和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

二、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P2

(二) 1、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2、一般用风险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R=f(F C)。式中R为风险、F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为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必考)P3

(三)1、P4中的图1——1 P4

2、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必考)P4

3、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P4

三、安全、本质安全 P5

1、失误——安全功能(必考) 2、故障——安全功能(必考)

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一、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一)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必考,多选)P8

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

(二)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必考,多选)P8

1、动力原则2、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4、行为原则

(三)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必考,多选)P9

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

(四)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P9

1、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

(五)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选择) P10

人是导制的主要原因

(六)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必考 多选)P11

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 5、伤害

(七)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必考 多选)P20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安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

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必考)P21

二、“三深化”、“三推进”工作措施:(1)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2)深化依法监管,持续打击非法违法行为。(3)深化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工矿商贸及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4)推进科技进步(5)推进安全达标。(6)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多选)P21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

(一)、安全生产票伦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P34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35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安全生产标准论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P35

(四)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P39

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P41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5、导向功能 6、凝聚功能 7、激励功能 8、辐射和同化功能(多选)P42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P45

1、建立机构 2、制定规划 3、培训骨干4、宣传教育5、努力实践

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

一、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P49

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 P52

三、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对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视可能使危险源的安全状态向隐患和事故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P53

四、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P54页公式(2—1)(必考)

五、两个原则:1、最大危险原则。2、概率求和原则P57

六、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 (2)事故临界状态(3)事故初始阶段 P62

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P6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就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

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流程)P68

1、起草。

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

3、审核。

4、签发。(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营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制度应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债人签发。)

5、发布。

6、培训。

7、反馈。

8、持续改进。(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

第五节 组织保障 P69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六节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P71

二、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

(二)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事故发生前)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四、风险抵押金的存储和使用 P72

1、风险抵押金存储标准

(1)、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存储标准:

1)小企业不低于人名币30万元。

2)中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3)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

4)特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

3风险抵押金使用规定 P73

(1) 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

(2) 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第七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P75

一、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2、安全技术措施

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1)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隔离

4)故障——安全设计。

5)减少故障和失误。

(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1)隔离。

2)设置薄弱环节。

3)个体防护。

4)避难与救援。

三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 P78

(四)编制措施计划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经审批后,由安全管理部门和下属单位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具体的措施计划和方案,经讨论后,送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

(五)审批措施计划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般由总工程师审批。

(六)下达措施计划

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七)实施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已经完成的项目,应由验收部门负责组织验收。

第八节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P79

一、“三同时”的概念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监管责任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三、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

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六、施工和竣工验收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第九节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 P83

(二) 特种设备的安装

1.安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省级质量急速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许可证》

二、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持证上岗

4.在证书有效期满前60日,有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的办理 P84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四、安全技术档案 (多选)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逐台建立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五、定期检验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七、报废(多选)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

第十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P87

三各类人员的培训

3.培训时间

(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2)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二) 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时间

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

(三)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1、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2、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

3、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

4、 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

(四)其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P88

1、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

2、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们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等。

3、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是指连续在岗位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考试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三个方面。

4、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定期安全考试、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概念。

第十一节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选择题)P90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是对某个专业(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或定量检查。5、综全性安全生产检查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

二、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和有毒物质的浓度等。P92

三、安全生产栓查的方法P92

1、常规检查。常规检查主要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

2、安全检查表法。为使安全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通过仪器检查法来进行定量化的检验与测量。

四、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P95

第十二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一、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主要有防护用品性能、保护部位、防护用途三种分类方法。P96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P98

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2、应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相关要求,针对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和产岗位性质。

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4、“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

5、用人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会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

三、正确使用。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P99

四、根据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上》,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P100

第十三节 承包商管理

一、安全协议的主要内容(多选)P103

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一、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体制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P105

二、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P107(选择)

1、权威性 2、强制性 3、普遍约束性

三、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多选)P107

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P109

1、事前的监督管理 2、事中的监督管理3、事后的监督管理

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

一、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P110

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

1、实行垂直管理 2、监察和管理分开 3、分区监察

三、煤矿安全监察的方式P112

1、日常监察2、重点监察3、专项监察、4、定期监察

第三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一、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所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辆。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P113

二、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专项安全监察体制。P114

三、按照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及进出口等环节,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施全过程一体化的安全监察。P114

第四章 安全评价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

一、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P117

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

一、安全评价和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二、P118 中图4——1

第三节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P121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分为4大类

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分为20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P123

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1)对照、经验法2)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P125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1)概率风险评价法。2)伤害范围评价法,是指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3)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

二、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方法。根据系统可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的特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P128

三、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典型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引发的结果。P129

四、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P130

第五节 安全评价报告 131页 选择题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

(1) 目的

(2) 评价依据

(3) 概况

(4) 危险

(5) 评价单元的划分

(6) 安全预评价方法

(7)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8) 安全预评价结论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主要内容:

(4)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5) 评价单元的划分

(6) 评价方法的选择

(7)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8) 评价结论

三、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

(一) 评价报告的格式要求

1、 封面

2、 安全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3、 著录项

4、 前言

5、 目录

6、 正文

7、 附件

8、 附录

第六节

安全评价管理

一、基本要求

同一对象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应由不同的安全评价机构分别承担。

第五章 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 138页

第一节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分三类

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 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

① 生产性粉尘

② 化学有毒物质

2、 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3、 生物因素

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② 精神性职业紧张

③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④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渡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⑤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二、职业接触限值(OEL)

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2、 最高容许浓度(MAC)

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4、 超限倍数

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疹疗等。

四、职业病的分类。将10类共115种职业病列入法定职业病。

第三节 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

一、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度,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P145

二、 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必考)P146

1、 无机性粉尘。1)矿物性粉尘,例如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等

2)金属性粉尘,例如铁、锡、铝、铅、锰等。

3)人工无机性粉尘,例如水泥、金钢砂、玻璃纤维等。

2、有机性粉尘。1)植物性粉尘,例如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

2)动物性粉尘,例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

3)人工有机粉尘,例如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

三、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就其病理性质可概况如下几种:(选择题)P146

(1)全身中毒性,例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

(2)局部刺激性,例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变态反应性,例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光感应性,例如沥青粉尘。

(5)感染性,例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6)致癌性,例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7)尘肺,例如煤尘、矽尘、矽酸盐尘。

四、毒物可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皮肤吸收。P149

五、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P150

1、空所动力噪声 2、机械性噪声 3、 电磁噪声

六、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噪声聋。国家已将手臂振动的局部振动病列为职业病。P151

七、在作业场所中可能接触的几种电磁辐射简述如下:(必考)P151

1、非电离辐射。1)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2)红外线。白内障是长期接触红外辐射而引起的常见职业病,其原因是红外线可致晶状体损伤。职业性白内障已列入我国职业病名单。3)紫外线。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由电弧光照射所引起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4)激光。激光对健康的影响主要由其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可引起机体内某些酶、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2、电离辐射。1)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如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X线机等。2)电离辐射引起的职业病——放射病。放射性白内障。

八、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P155

1、中暑 2、减压病 3、 高原病

九、因脑力劳动长期高度精神紧张而多发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病等。P157

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经常性(日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又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与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必考)P158

十一、评价的主要方法P159

1、 检查表法 2、类比法 3、定量法(最常用的)

第四节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一、职业卫生院工作职责分工情况。P161页中第三段,安全监管总局这一段,读一遍,出多选题。

第五节 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一、职业危害申报。P163

1、申报内容 (读一遍,多选题)

2、申报有关要求。作业场所职熡危害每年申报一次。1)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2)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管理。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P164

三、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第3年1次;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1次。P166

第六章 应急管理

第一节 预警的基础知识

一、预警机制则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P168

二、构建预警机制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和引导的原则。P169

三、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构成。P170

第二节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

一、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P172

二、预警系统的功能。1、监测系统2、预警信息系统 3、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1)预警方法。(1)指标预警 (2)因素预警 (3)综合预警 (4)误警和漏警 4、预测评价系统。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四种级别。P173

第三节 预警控制

一、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管理三个活动阶段。P179

二、事故的危机管理。事故的危机管理是日常监控活动无法有效扭转危险状态的发展,企业生产活坳人危机状态时采取的一种特殊性质的管理。P180

第四节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P182

1、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3、消除危害后果。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和后果、影响度易猝变、激化、放大等特点。P182

三、事故应急管理理论框架(必考)P185

1、预防。 2、准备。 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

3、响应。4、恢复。短期恢复工作包括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避难所、安全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基本服务。长期恢复的重点是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活的恢复,包括重建被毁的设施和房屋,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区域等。

四、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如图6——6所示 P188

五、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P189

六、事故应急响应机制P190

1、一级紧急情况 2、二级紧急情况 3、三级紧急情况

七、图6——8现场应指挥系统结构示意图 P192(选择题)

第五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P194)

(一)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必考)

(1) 综合预案

(2) 专项预案

(3) 现场处置方案

(二)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程序(-P196)

(重点)应急预案的编制包括下面6个步骤

(1)成立预案组

(2)资料收集

(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4)应急能力评估

(5)应急预案编制(分组编制)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三)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P198)

完整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 应急预案概况

(2) 事故预防(1)危险分析 (2)资源分析 (3)法律法规要求

(3) 准备程序

(4) 应急程序

⑤事态监测与评估

⑨ 公共关系

⑩应急人员安全:(选择题

紧急撤离应急人员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

(5) 现场恢复

(6)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应急演练的类型(-P203(必考)

(一)按组织方式分类

1)桌面演练(在会议室进行)

2)实战演练(实地进行)

(二)按演练内容分类

1)单项演练

2)综合演练

(三)按演练目的和作用分类

1)检验性演练

2)示范性演练

3)研究型演练

(五)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P204)

1)计划

2)准备(选择题)

演练准备的核心工作是设计演练总体方案。

)落实各项保障工作(-P207)

(1)人员保障

演练参与人员一般包括演练领导小组、演练总指挥、总策划、文案人员、控制人员、评估人员、保障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

(6)实施(-P208)

演练实施是对演练方案扶助行动的过程,是整个演练程序中核心环节

(七)评价总结:

(2)总结报告

编写演练总结报告

第七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和分类(-P212)

(一)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 特别重大事故

(2) 重大事故

(3) 较大事故

(4) 一般事故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次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P213)

(三事故报告的内容(-P214)(必考多选)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5 )已经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一) 事故调查的组织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二)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职责(-P216)(必考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任命检察院派人参加。

(三)事故调查组履行的职责包括:(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 (2)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 (3)人员伤亡情况 (4)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5)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 (6)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7)总结事故教训 (8)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多选必考①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直接原因: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四节 事故处理

(必考)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是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第八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第一节 统计基础知识(-P219)

一、统计资料的类型:

计量资料、技术资料和等级资料。

随机误差:由于一些非人为的偶然因素使得结果或大或小,是不确定、不可预知的。(-P220)

(-P222)表8-1统计图一般选用原则

二、百分位数:常用于描述一组观察值在某百分位置上的水平,多个百分位结合使用,可更全面地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P223)

2)(-P225-P226)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①比。 ②构成比。③率。

假设检验(小概率法) (-P226)

第二节 职业卫生统计基础

一、 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P226-P227)

① 发病(中毒)率

② 患病率

③ 病死率

④ 粗死亡率 计算公式 粗死亡率=同年死亡总数

 ̄ ̄ ̄ ̄ ̄ ̄ ̄ Ⅹ1000‰

某年平均人口数

二、确定并选择调查方法:⑴普查 ⑵抽样调查 (最常用的) ⑶典型调查 。

三、常用的抽样方法(必考)

⑴单纯随机抽样

⑵系统抽样

⑶整体抽样(误差最大)

⑷分层抽样(误差最小)

第三节 事故统计与报表制度

一、(-P233)指标:绝对指标(不用“率”的)

相对指标 (常用“率”的)

二、行业类统计指标体系(理解)

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指标

⑵火灾事故统计指标

⑶水上交通事故统计指标

⑷铁路交通事故统计指标

⑸民航飞行事故统计指标

⑹农机事故统计指标

⑺渔业船舶事故统计指标

地区安全评价类统计指标体系(考其中一个)(-P235)

四、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管理和案例都考)(-P238)

附录二 职业病目录

一、尘肺(选择题)

二、 (必考)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三、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选择题)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四、苯所致白血病、焦炉工人肺癌、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都是职业病。

注安备考心得(注安备考考前冲刺)(2)

注安备考心得(注安备考考前冲刺)(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