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体育官网(智慧体育让健身)
智慧体育官网(智慧体育让健身)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把体育场地建到群众身边,让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密度更大、器材更全、智慧化水平更高。到2025年,建设县(市)区(含开发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庐阳区杏花村街道举办社区健身舞蹈展演活动(资料图)。 清溪环境园的数字健身设施就是合肥健身场地未来发展目标。《实施计划》提出,要加强全民健身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合肥将建设3~5个智慧体育示范场馆。清溪环境园内,市民正在使用智能健身器材锻炼。 《实施计划》还提出,要加快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为此,市体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林业和园林局等8部门,于近日联
合肥将增加哪些健身场地设施,
如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体育产业将如何发展?
近日,市政府印发
《合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以下简称《实施计划》),
勾勒未来五年合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蓝图。
《实施计划》中,“智慧”一词出现频率颇高。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合肥将在场地、活动、产业等方面全面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用智慧手段指导群众科学健身,让体育健身也“科里科气”。
清溪环境园,笼式足球场内激战正酣。
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进园区锻炼,需人脸打卡;门前电子屏自动显示每天的“运动达人”榜;园区里的“小度”听到语音指令后,可自动播放动感音乐;健身器材上的电子屏可播放健身指导视频……位于清溪路上的清溪环境园已完成健身设施数字化改造,吸引周边众多居民每天前来“打卡”。保利堂悦小区居民钱秉贵几乎每天都来这里锻炼,“这里健身器材齐全,能在线接受动作指导,还能每天打卡争当运动达人,赞得很!”
清溪环境园的数字健身设施就是合肥健身场地未来发展目标。《实施计划》提出,要加强全民健身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合肥将建设3~5个智慧体育示范场馆。
清溪环境园内,市民正在使用智能健身器材锻炼。
《实施计划》还提出,要加快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为此,市体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林业和园林局等8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合肥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市将实现4个100%的目标,即↓↓↓
- 县(市)区、开发区“五个一”(一个小型体育馆、一个小型体育场、一个游泳设施、一个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在2025年100%建成;
- 乡镇(街道)“三个一”(一个小型室内健身中心、一个全民健身广场、一个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在2022年100%达标,特别是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要全部升级达标;
- 行政村(社区)“两个一”[一个室内健身俱乐部(体育活动室)、一个室外健身广场]在2025年100%建成;
- 农民体育工程和达到使用年限的全民健身器材100%更新升级。
庐阳区杏花村街道举办社区健身舞蹈展演活动(资料图)。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把体育场地建到群众身边,让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密度更大、器材更全、智慧化水平更高。到2025年,建设县(市)区(含开发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构建立体化赛事格局1月1日早上8时许,正在天鹅湖旁健身步道上慢跑的水墨兰庭小区居民杨倩告诉记者:“我已连续好几年参加元旦越野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比赛在线上进行,我也没有缺席!”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积极探索线上办赛模式,未来五年,我市将发挥互联网、智能穿戴、移动通讯等渠道作用,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线上赛事。
在包河区包公街道炳辉社区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宿舍,一批新型太阳能健身器材向居民开放(资料图)。
线上赛事方兴未艾,线下赛事也将如火如荼。《实施计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市将积极申办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精心筹办2023年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支持举办或承办长三角体育节;创新举办2024年市运会;每年举办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围绕巢湖、合肥骆岗公园等自然人文资源,积极推动路跑、水上、定向、航空等户外运动项目发展,打造环巢湖体育四季品牌,构建“水陆空”立体化赛事格局。
做强体育“智造”产业链2020年8月,合肥市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未来五年,合肥将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市,合肥人的体育消费场景将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清溪环境园入口处,电子屏展示每日“运动达人”榜。
2021年,合肥通过支付宝平台发放1000万元市民健身消费券,手机领券、在线预约、扫码支付,已成为合肥人体育消费潮流。据介绍,合肥未来将继续拓展体育消费场景,建设体育信用消费体系。以智慧体育为基础,通过“运动合肥”平台,打造体育信用消费体系;以政府监管账户、信用健身先享后付、研发金融产品等方式,解决商业健身领域预付费卡的政府监管问题,从源头上杜绝健身场馆收费跑路隐患,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逐步形成人人讲信用、人人守信用的信用体育新环境。
我市还将建立“运动银行”,为每位市民生成“个人运动码”。合肥人每天运动打卡后,可产生积分,并储存在“运动银行”里,积分可以在体育场馆抵扣部分费用。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体育系统将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加快融入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培育一批体育类“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做强体育“智造”产业链。到2025年,实现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朱震宇
摄影 | 王家宝 全媒体记者 朱震宇 郭如琦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董媛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