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谁(甘肃气象事业的杰出创始人)
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谁(甘肃气象事业的杰出创始人)前辈的启示是朱允明从事气象事业的直接原因。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学习期间,他常思家乡甘肃建设之良策,苦苦探索建设之途径。正在苦于报国无门时,幸遇人生之路的引领人张心一先生。张心一是金陵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甘肃永靖县人,我国著名的农业专家。1931年朱允明于南京中央政治学校毕业,准备返回家乡时,张心一与他进行了一番谈话。张心一在谈及西北建设问题时说:建设事业,千头万绪,乏人研讨,尤其是气象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实为推动各项建设之基础。受张心一的启发和影响,朱允明萌生了在甘肃创办气象测候事业的念头,他的想法得到了张心一的大力支持。张心一介绍他去国立中央气象研究所学习气象观测,竺可桢所长慨然允诺。朱允明在该所认真学习3个月,很快掌握了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学习结束后,受竺可桢所长指派,朱允明准备立返兰州,筹办气象测候所。但因未得甘肃省府表态,仪器没有着落。进退两难之时,竺可桢所长给他以热忱帮助,将所需仪
测候所的气象台
测候所办公室院落景象。
测候所的仪器室及百叶箱、风向计测云器、量雨计等仪器。
朱允明先生(摄于20世纪30年代)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日映星曜,交替阴阳,都属物候气象。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都离不开气象。朱允明先生就是一位孜孜以求、探索气象科学的著名学者,是甘肃气象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一生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立志甘肃气象事业
朱允明(1906年—1960年),字公生,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乡朱家河人。甘肃气象事业的杰出创始人,省气象测候所第一任所长,陇上著名学者,甘肃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立志报国是朱允明从事气象事业的内在动因。朱允明出生于会宁一个耕读世家,自幼天资聪颖,少时先后就读于乡塾、会宁县高小及平凉师范学校,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28年于甘肃平凉师范学校毕业时,得到时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马鹤天的资助,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学习。在大学部期间,他刻苦求学,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时代的朱允明忧国忧民,深受孙中山先生的感召,一心期望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和一腔热血。其时,我国气象事业尚处于发轫阶段。在时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先生的努力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设立气象测候机构,并初具规模,但长安以西、成都以北的广大地区,气象事业处于完全空白状态。朱允明看到家乡甘肃之落后,痛心不已,立志学成报效家乡。他转而改行选择了气象事业。从那一刻起,他将报国之志化为开创甘肃气象事业的实际行动,并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地付出了毕生精力。
前辈的启示是朱允明从事气象事业的直接原因。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学习期间,他常思家乡甘肃建设之良策,苦苦探索建设之途径。正在苦于报国无门时,幸遇人生之路的引领人张心一先生。张心一是金陵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甘肃永靖县人,我国著名的农业专家。1931年朱允明于南京中央政治学校毕业,准备返回家乡时,张心一与他进行了一番谈话。张心一在谈及西北建设问题时说:建设事业,千头万绪,乏人研讨,尤其是气象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实为推动各项建设之基础。受张心一的启发和影响,朱允明萌生了在甘肃创办气象测候事业的念头,他的想法得到了张心一的大力支持。张心一介绍他去国立中央气象研究所学习气象观测,竺可桢所长慨然允诺。朱允明在该所认真学习3个月,很快掌握了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学习结束后,受竺可桢所长指派,朱允明准备立返兰州,筹办气象测候所。但因未得甘肃省府表态,仪器没有着落。进退两难之时,竺可桢所长给他以热忱帮助,将所需仪器都予以借用。朱允明带着仪器,长途跋涉,于1931年12月到达兰州。1932年初,在甘肃学院(兰州大学前身)进行气象预测,开始负责筹建甘肃省兰州气象测候所。
献身科学的精神是朱允明敢于跨学科干事业的巨大动力。他深受孙中山先生“应当立志作大事,不应立志作大官”教诲的影响,立志干实业而无意于官场显达。时人这样评价他的选择和作为:气象事业“其初或许不受人注意,作此种事业的人,亦或许终身不能显达,但此种事业所给予社会有益之影响,则绝不能因此而磨灭”。当时甘肃官方评价道,“朱君本来是学政治的,但他刚从中央政治学校毕业,就立刻转赴中央气象研究所专习气象学术,踏入科学之门,殊非常人所可及。”朱允明在1933年元旦撰写的《世界与中国气象事业之概观》一文中倾诉了他对气象事业的心声和认识,“气象事业与农业之发达及航空、航海、水利、卫生诸大端,关系綦为密切。设无测候之记载,未可与言农业之改良,所谓相地之宜,始得耕作。设无天气之报告,何从以度航行之安危,所谓利择天时,始有远行。总理遗训,注意民生,重视交通,是以建设之始,当以气象事业为发轫。”在他看来,“研究天气之学问,应用于人类之生活,以增进幸福避免灾害为目的。苟能穷就其变动之原理,即可预知寒暖之变迁,风雨之有无,以避天灾之危险,其利益于人生者,实非浅鲜,小则关乎身家之安危,大则系乎国家之富贫。”可见其认识何等深刻!他用一生的艰苦努力践行了自己选择,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对人生的追求。
不计得失、不畏艰难的品质彰显了朱允明的人格魅力。甘肃地处西北地区,交通极为不便,一般人视为危途,不愿远涉。朱允明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把个人得失与荣辱置之度外,一心只想报效国家和家乡,他从气象工作的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步地踯躅前行。尽管前路渺远,但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艰苦创业。起初,办公地点无着,经费维艰,人们对气象事业的意义认识不足,他除了尽一切努力做宣传外,还竭力利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所游说有一定影响力的政府部门及高层人士,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在当时财力维艰,增设机构不易的情况下,经他多方奔走,积极呼吁,最终才得以陆续在全省范围建立起测候所,形成了气象测候网,使甘肃气象事业形成雏形并逐步发展。筹办测候所期间,又遇上火药库爆炸,使测候所几近瘫痪,他没有被击垮,没有放弃,迎难而上,在残垣废墟上重建。他在1940年《服务月刊》所载《西北首创之甘肃省立兰州气象测候所》一文中写道,“回忆数载之中,虽屡遭挫折,几经变迁,而卒能恢复旧观,使可宝贵之记录,历续至今,未能间断,所务渐趋正轨……此承蒙中央气象研究所之扶持,以及本所同仁苦干不懈之精神有以致之也。当此抗战时期,气象关系颇钜,如获人力资力之协助,积极推进,则发展可期,我甘气象事业,此必蒸蒸日上也。”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允明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的大无畏精神和对未来满怀信心的豪情。
艰难的创业历程
朱允明来到兰州创业之初,正值政局混乱,省府被改组为临时维持委员会。朱允明分别找到各位委员,一一陈述建立气象测候所的重要性,最终获得多数委员认同。尤其在甘肃通志馆馆长杨思、建设厅厅长喇世俊等人的鼎力支持下,省临时维持委员会于1932年2月批准成立“甘肃省立兰州气象测候所”,朱允明任所长。他“先在兰州周围附近视察地点,均不适宜。又以及时建筑房屋,经费不易筹得,遂奉准建厅令暂借农事试验场房一部分办公。”所址设在兰州萃英门甘肃省农事试验场院内仅一间房中(即今西关什字以西兰大二院一带)。1932年2月15日,甘肃第一个气象观测机构正式成立。尽管有了观测机构,但办公场所狭小,极不适宜开展工作。后经几次周折,直到1934年3月,“始呈准建厅将制革厂西南两空院拨建所址。四月初动工,经营两月乃成。计办公室5间,仪器室2间,图书馆、所长室各3间,职员宿舍7间……全院面积2500公尺,较前宽敞。”
气象测候所成立后,朱允明立即投入观测工作,建立观测记录。1934年秋,测候所办公场所被迫让给官方兴办的助产学校,除仅获得一些转让费外,又陷入没有了办公场所的困境。于是,朱允明又四处奔走寻觅新址,最后,选定东稍门外会仙宫(今平凉路水利勘察设计院家属院)作为新址。在新址修建过程中,朱允明因陋就简,多方节俭,很快完成。1935年元旦,测候所迁入新址正常工作。同年4月至8月,“又建成一座八角形气象观测台,高四丈五尺,共四层。至此所内规模堂皇,焕然一新。”
正当测候所各项工作渐渐步入正轨之际,又飞来一场横祸。1935年10月20日下午,兰州东关火药库爆炸,因测候所距离最近,故所有仪器、房屋、器具等都被炸毁,仅气象台稍有损伤。损失约达3万元之巨。以致职员形同难民,无处住宿。朱允明只好带领全所人员投入重建工作。短短两个月零10天,测候所在颓垣断壁中,开始恢复观测记录,而职员风餐露宿将近一年。最终于1936年12月才得以完全修竣。此后,虽不断发生工薪无着,缺乏经费、仪器等问题,但气象观测再未间断。观测记录经朱允明校核后,按月呈报中央气象研究所,在该所月刊刊登。另外,还在兰州《西北日报》开辟了气象报告栏,每天公布观测结果。
在朱允明努力下,又在天水、岷县、临洮、靖远、敦煌、张掖、民勤、平凉、庆阳、甘谷等十地建测候所。1941年兰州气象测候所改组为甘肃省气象测候所,所有各地测候所悉归其直辖监督,朱允明连任所长十年有余,经其努力改进与调整,从此甘肃气象事业步入正轨。随后,在全省各地逐步设立了气象观测站,从而初步形成了甘肃气象观测网,为甘肃气象事业奠定了基础。
甘肃气象测候所初有工作人员7人,后增加到9人,分为总务、气象、高空气象、水文四股。测候工作也不断趋于成熟。观测次数由1932年5月每日观测4次,逐渐增加到1934年2月的每小时观测1次。观测项目为气压、气温、湿度、云向、云状、云量、云速、风向、风速、蒸发量、能见度、地面温、地内温、井水温、草温、雨量、雨时、日显示数、天气状况、其他特殊天气现象等。观测记录经过八年,计存完整月记总簿70本,袖珍观测簿208本,气象月报88册。各项气象记载,除按月抄送中央气象研究所及有关机关外,还于建所五周年汇印成《兰州五周年之气象》一书,公诸社会,颇受各界称赞。
气象所的建立首先要从雨量站着手,然后逐渐改进为三、二等测候所。1932年10月,朱允明呈请省府通令各县于本年1月起,一律成立雨量站。先后在灵台、会宁、庄浪、清水、景泰、静宁等三十余县成立雨量站,为设立气象观测所打下了基础。将每月的气象月报连同各种自记纸一并报送中央气象研究所,省府建设厅备案。每月印就的气象月报,分送青岛、山东、北平、河南、太原、昆明、上海、南通、广州、陕西、江苏、湖南、四川等各气象台及各省市县测候所、各大学农学院理学院、图书馆及中央航空署、国立北平图书馆等处。由朱允明编述《世界与中国气象事业之概观》一文登载省属日报,并印成小册,广泛宣传气象知识。
在兰州气象测候所逐步发展的同时,朱允明还积极筹划在省内部分重点区、县建立测候所。合作指导筹办秦安、成县、榆中四等测候所。如,朱允明借助省府召开全省教育行政会议之机,提出了合作指导筹办上述几地四等测候所的建议,该项专题议案经会议决议通过。省府还通令省内各级学校筹设简易测候所,以便学生实习观测,普及气象知识,及早抓气象人才的培养。时任秦安初级中学、成县师范学校、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的校长具有远见卓识,他们积极推行此项工作,先后分别在省府拨发测候仪器支持和测候所指导下开展合作,建立起测候所,开始观测。
为培养更多气象人才,朱允明于1936年9月至10月,还举办了气象训练班,亲自授课,学员们毕业后分赴各县设立测候所,成为各县气象观测的骨干。1934年7月,在兰州气象测候所的协助下,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河兰州段设立了甘肃第一个水文站——兰州水文站,经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李仪祉先生视察同意,交由气象测候所代办,朱允明兼任站长。该站连续测记各项水文记录6年,所得水文观测记录经他亲自核实后,呈送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利治河,以防水患。
重要贡献及其影响
朱允明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甘肃气象事业和他在气象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为甘肃的各项建设工作及国计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中央气象研究所和全省各界的充分肯定,影响深远。
填补了甘肃气象事业的空白,开创了甘肃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朱允明在“长安以西、成都以北”的广大区域创立测候所,首获气象观测资料,堪称近代甘肃气象第一人,开创了甘青宁新四省份气象事业的先河。从此,甘肃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气象工作。朱允明把投身甘肃气象事业变为立志报国的现实。因为他的奋斗,甘肃气象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朱允明创立测候所开展工作五年之时,甘肃官方高度评价道,“就气象事业本身来说,应当改进的地方,固然很多,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能有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朱君回甘办测候所的时候,除中央拨给数种仪器而外,几乎一无所有,但他能于五年之中,对于建筑、仪器,如气象台、图书馆、气象研究室及气压计、测云器、量雨器、风向计、日照计、温度表、湿度表等做到应有尽有,每日均有精确的记录,实在令人钦佩。”朱允明在甘肃气象方面的贡献功勋卓著,奠定了我省气象事业的基础。他既当之无愧是甘肃气象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堪称甘肃气象人之楷模。甘肃气象事业能有今天的发展,朱允明功不可没。
气象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在朱允明从事气象事业十周年时,社会人士高度评价道:“朱先生创办兰州气象测候所,奉命于甘肃灾侵变乱之余,惨淡经营,屡受艰辛,耕耘十载,成绩卓著。所址几经变迁扩充,其面貌为之一新,气象观测台颇为壮观。观测项目日益周全,气象记录准确,资料精细详实,并以兰州测候所为中心,指导全省气象测候工作。在短短几年之内使省内重点地区都建立了气象测候机构,形成了全省气象测候网,为甘肃气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时任甘肃教育厅厅长的田炯锦博士称赞道:“甘肃近年以来,可指数的进步,如公路、航运、水利、卫生等事,都是中央派来的,地方人士对此等事,没有多大贡献。其由地方人士发动经营,而成绩卓著的,可说气象事业是第一了。”朱允明在水文、气象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受到竺可桢的高度赞扬:“朱允明君主持甘肃测候所事宜,颇见成绩。”测候所成立以来,为人们提供有关气象科学的基本服务,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气象事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工作造福于一方,为当地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气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作用贵在形成有效网络,方能收到宏效。但此种事业之工作实施极为机械、枯燥且清苦,非具有坚毅不拔之决心,埋头苦干之热忱不克以奏事功。因为气象之测候,贵在预报。预报的条件,须有当地多年的气象精确记录为基础。这种记录无论对国防、农业,还是减少灾害、预防地震等都十分重要。朱允明深知此事的意义,因而在后期设备标准化、人员标准化、工作统一化以及事权之归一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发展气象事业的宝贵经验。
朱允明深知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每当上游暴涨,下游即遭泛滥,损失生命财产不可胜数,如预报及时准确,可减轻灾害。随着全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举国人士均举目于西北,力倡建设,索求此项资料者纷至沓来,不暇应付。尤其兰州作为古代名城,现今又为国防重镇,各项建设工程无不需要此类资料之参考。因此,朱允明在任期间,经艰辛努力,使甘肃气象观测项目日益周全,气象信息记录日益准确,资料精细详实。既保证了各项建设事业的资料需求,又推动了甘肃气象服务的进步。
为后人留下了包括气象研究在内的许多宝贵学术遗产。朱允明学识渊博,学术兴趣广泛,研究领域广阔。他注重调查研究,勤于著述,学术成果丰硕。他撰写的《世界与中国气象事业之概观》《气象建设之重要性与增设甘肃省气象所之刍议》《近十年兰州气候概观》等多篇文章,精辟地阐述了气象学的深远意义和气象事业对于军事、农业、水利、航空、航海等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甘肃气象事业的创办经过及发展状况,成为后世了解和研究甘肃气象事业的珍贵资料;同时,他还编辑了《兰州气候志初编》《甘肃省立气象测候所五周年纪念册》等书,汇编了多种水文气象资料。1953年主编了《甘肃水文气象汇编》,为全省经济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他花数年心血完成的《甘肃省乡土志稿》巨著,是不可多得的综合性著作,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为史学界所重视,详实地记述了甘肃的沿革,疆域地势、气候、面积、人口、农业、林业、畜牧、矿产、工业、水利、交通、教育、军事、粮赋、卫生、社会、度量衡、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1990年收编于《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中,影印出版,发行于海内外。
1954年2月11日山丹县发生7.4级地震,他不顾时有余震之危险,两次进入地震山区,跋涉两千多华里,历时三个月,撰写成《山丹县地震山区调查报告》,受到时任地质部长、著名地质专家李四光的高度评价。另外,他还著有《甘肃夏河县志略》《甘肃漳县志略》《固原志略》等。
2006年,纪念朱允明先生诞辰100周年时,收编了朱允明大多数代表性著述的《朱允明文集》一书向社会公开发行。社会舆论对他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经纬天地,利益人群”。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为文集题词:“创始陇测候,赤子故园情。”
时光如流,离朱允明先生创立甘肃气象事业已近90年,甘肃气象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气象观测从天基、空间到地基全面发展,气象台站网遍布甘肃大地,卫星、雷达、自动站等一系列现代技术应用于气象观测,观测项目从常规气象要素到大气化学、生态环境、紫外线、太阳辐射、雷电监测、大气气溶胶等。气象服务效益不断提高,在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饮水思源,我们不会忘记先辈。朱允明创立甘肃气象事业的辉煌业绩,将被历史所铭记。(特约撰稿人 任重)(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