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英国海军部《航海指南》1879年版第二卷第四章第66页脚注中描述了海南渔民在太平岛的生活情况:而后, 中国官方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列入万州辖区,史有“万州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的记载。宋、元时期,中国将南海诸岛命名为“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道:“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越海诸国。俗云万里石塘,以余推之,岂止万里而已哉?舶由玳屿门挂四帆,乘风破浪,海上若飞。至西洋或百日之外,以一日一夜行百里计之,万里曾不足。故源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勃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极昆仑之地。”15世纪,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途经南海诸岛,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生石塘屿”。

南海,这片充满宝贵资源的广阔海洋,不仅是连接东亚与南亚的纽带,更是西太平洋中的重要海域。因为历史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海上力量薄弱,对南海的重视程度不够,令其他不怀好意的国家盯上了这片海域。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1)

好在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南海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南海已成为中国极其重要的战略运输生命线。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和中间站,也是西欧-中东-远东最重要的海上航线之一,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的必经之地。

在南海这片广阔的蓝色领土上,分布着很多岛屿。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南海心脏太平岛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2)

太平岛的历史沿革

太平岛,中国古代渔民称呼这座岛屿为“黄山马峙”,这一俗称延续至今。

宋、元时期,中国将南海诸岛命名为“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

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道:“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越海诸国。俗云万里石塘,以余推之,岂止万里而已哉?舶由玳屿门挂四帆,乘风破浪,海上若飞。至西洋或百日之外,以一日一夜行百里计之,万里曾不足。故源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勃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极昆仑之地。”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3)

15世纪,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途经南海诸岛,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生石塘屿”。

而后, 中国官方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列入万州辖区,史有“万州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的记载。

英国海军部《航海指南》1879年版第二卷第四章第66页脚注中描述了海南渔民在太平岛的生活情况:

“ 海南渔民在太平岛的生活比在其它岛屿要滋润,岛上水井里的水比其它地方都要好。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4)

1907年,大批日本渔民进入南沙。

1929年4月,岛上的日商因磷矿开采殆尽而停止开采,并曾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撤返日本。

1933年4月10日,法军占领太平岛,赶走岛上的日商。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5)

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名称为“伊都阿巴岛”。

1935年年初,日本人平田末治和台湾总督府设立开发太平岛的开洋兴行株式会社。4月,法国以军舰派遣30名越南人长住太平岛。

1936年12月,日本开洋兴业公司派员到岛上探查磷矿。两年后的1938年8月9日,日本又派遣军舰到岛上建立石碑记载日本人开发经过。10月30日,日本派遣士兵和劳工登陆。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6)

1939年4月,日军占领太平岛,取名为“长岛”,纳入日治台湾伪高雄州高雄市辖下的新南群岛所管理。岛上最早的简易机场就是这一时期日本人修建起来的。

1944年,日本在岛上建立了潜艇基地。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在太平岛上先后驻扎过陆战队、气象情报队、通信派遣队和侦察机部队。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7)

1945年二次大战后,先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管辖南海诸岛。12月12日,中华民国政府设立“南沙管理处”,隶属广东省政府管辖,并修建电台、气象台。

1946年10月5日,法国军舰Chevreud号登陆南威岛和太平岛,在岛上建立石碑,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提出抗议,并与法方决定于该月及翌年1月4日进行谈判,但因法越战争紧张,法国自行放弃谈判。中国派舰队接收太平岛。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8)

11月24日,中华民国政府派出“中业号”、“永兴号”、“太平号”、“中建号”等4艘军舰,由指挥官林遵、姚汝钰率领南下,并有内政及陆海空各部代表随往视察,会同海军在广州出发,前往西沙、南沙进驻接收。

12月12日,接收南沙群岛的“太平”、“中业”两舰由林遵率领,抵达太平岛。为了纪念“太平”舰接收该岛,即以“太平”为该岛命名。在岛西南方的防波堤末端竖立起“太平岛”石碑,并在岛之东端,另立“南沙群岛太平岛”石碑。立碑完后,乃于碑旁举行接收和升旗典礼。之后在太平岛设立“南沙群岛管理处”,隶属于广东省政府管辖。自此,太平岛回归祖国,并由台湾地区实控。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9)

太平岛的地缘环境

太平岛,位于南海南沙群岛北部中央郑和群礁西北角的一个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居南海西侧航道的东边,面积0.43平方公里。目前由中国台湾地区实际控制,由高雄市代为管辖,与东北部的高雄港相距约1600公里。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10)

岛形东西狭长,地势低平,东西长约1289.3米,南北宽约365.7米,岸线范围41.3公顷,海岸植被线范围36.6公顷;海拔4到6米。

因为是一珊瑚礁岛,地表之细砂土为珊瑚礁风化所形成,下层为坚硬之礁盘,岛之四周均有沙滩,南北侧沙滩较狭宽仅5米、东侧宽约20米、西南侧宽约50米。沙滩上堆积的细砂白里透红,主要为珊瑚和贝壳碎屑,红色的砂石由红珊瑚碎裂而成。

由于位于南沙群岛西北部,堪称“南海心脏”,距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的西沙群岛约400海里,距离马六甲海峡东口的新加坡仅54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太平岛是南沙最大的岛屿,不仅如此,太平岛与其他岛屿相比,它还是为数不多有天然淡水的岛屿。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11)

另外,太平岛在航道安全、海难通报、南海气象监测、国际飞航情报等方面都有价值。平时可作为渔业基地,并为过往船只提供各种航行服务,战时则可作为舰艇活动基地和中继站。台湾军事专家曾经实地考察过,认为当地可长期驻军,规模最高可达两个连,具有其他南沙诸岛都无法比拟的生存优势。

更重要的是,太平岛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谓是“南海的十字路口”,素有“南海锁钥”之称,正因为这个小岛如此的珍贵,我国曾在历史上几度失去它,并几度将其收回。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12)

太平岛已存在数万年时间之久,它虽然坐落在珊瑚台礁上,原来没于水下,在海浪和台风的作用下,日积月累,渐渐形成了沙洲和陆地,最后形成岛屿,变成了南沙最大的岛屿。

太平岛全岛覆盖着热带雨林、绿化率高达90%,植物主要有椰子树、檄树、揽仁树、莲叶桐、海柠檬等109种热带植物,高的树干达20米,树龄最高的也有200多岁,岛上还栖息着各类海鸟20余种,以雀鹰及白尾鸏为主。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13)

这里因为日照强烈,对流旺盛,雨量比西沙群岛多。但由于缺少地形性降水,在年雨量为1500-2200毫米。太平岛并非赤道雨型,而是有雨季和旱季之分的,即由1-5月为干季,各月雨量不足100毫米。6-12月为雨季,雨量在150毫米以上。干季的雨量每月不少于24毫米,并非真正的干季,可见赤道多雨带的影响。雨季的台风雨不多,但最大日雨量来自台风雨。 由于太平岛位于广阔的海洋中,因此湿度大,各月湿度都在80%以上.云量也多。由于地面缺少水气凝结的条件,故雾日不多。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14)

太平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度常在摄氏21至35度之间,气温年较差2.7℃,日较差3-4℃。6-10月为雨季,11一5月为旱季,8—9月雨量最集中,年雨量为2000毫米。这里冬半年(11-3月)多东北风,风速达11-12米/秒。夏半年多西南风(4-10月),风力5—6级。海流以东北风期为大,时速最高可达3海里,一般不到1海里。周围海域的海流也属季风海流,一般冬半年(11-次年4月)在东北风吹拂下成西南流向,夏半年(5-10月)吹西南季风,海流成东北流向。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15)

太平岛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被多国垂涎,尤其菲律宾、越南。所幸,台湾当局在岛上派驻了100多人的军队,并有飞机和近岸舰艇进行定期巡防。

太平岛的名称来源于二战后负责接收被日本侵占的南海岛礁的中国海军“太平号”护卫舰。以舰命名,铭记历史,宣示主权。

南海填岛目标(扼守南海战略运输生命线)(16)

由于美国在太平洋设置的“第一岛链”,使我国向北、向东、向南的所有海上交通要道,都在他人的控制之下,而太平岛又是“南海的心脏”,如果失去对它的控制,不仅国防战线会被大幅度压缩,而且会失去南海的生命线,更加重要的南部出海口也会被封死……国家国防安全的命门,也就会不可避免地被扼住,我国将会重新回到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困境。

因此,我们一定要将太平岛牢牢控制在中国自己手中,不让任何对其虎视眈眈或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有机会染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