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手机与华为手机操作不同(爱立信与苹果撕破脸)
爱立信手机与华为手机操作不同(爱立信与苹果撕破脸)然而苹果方面认为这种模式并不合理,应该按照最小可销售专利实施单元(SSPPU)来收取,因为爱立信专利涉及的主要是手机的通信模块,但是手机却不止有通信功能。苹果的想法,是爱立信的专利授权费应该以基带芯片的价格为标志来收取,这也就相当于是否定了爱立信现行的专利授权体系。要理解双方为何会在续约时谈崩,其实爱立信的专利授权模式,以及标准必要专利SEP中所谓的公平、合理、无歧视的FRAND原则是两大关键。与大家更熟悉的高通一样,爱立信同样也是通过向手机制造商授权标准必要专利来获得抽成,只不过与高通按照手机售价的3.25%-5%来抽成不同,爱立信采取的是按手机销售部数乘以固定费用(2.5-5美元)来计价。不仅如此,作为一家百年老店,2014年以前爱立信更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此后虽然由于华为的强劲增长、诺基亚与阿尔卡特朗讯的合并,使得其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爱立信拥有超过54
2019年春季,苹果与高通的“世纪诉讼”宣告和解,前者除了支付45亿美元之外,也重新将高通的基带带回了iPhone上。但就在与高通“握手言和”仅两年后,苹果又与另外一家通信巨头爱立信开启了战端。10月4日,爱立信这家瑞典通信巨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对苹果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声明其向苹果提供的5G无线专利许可费率,符合公平、合理、无歧视的FRAND原则。
据悉,爱立信在诉状中指控苹果使用不当策略降低其必须支付的专利费,并拒绝按照其所提出的条款以外的任何条款授权专利。并且爱立信方面在声明中表示,“对于像爱立信这样在研发方面进行早期大量投资的技术领先企业来说,通过专利许可获得公平报酬的可能性,对确保创新方面的新投资以及开放式协作标准化的持续成功至关重要。”
事实上,自2011年索尼斥资10.5亿欧元收购了爱立信在索尼爱立信中的全部股份,将其变成全资子公司,进而演变成索尼移动后,爱立信就逐步从手机圈的台前转到了幕后。因此对于许多年轻消费者来说,爱立信可能是一个相当遥远的名词。
但如果关注全球5G网络的发展,那么爱立信这个名字你肯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在相当多的信息中,爱立信总是扮演着抢夺华为5G商用合同订单的“反派角色”。根据爱立信方面在今年年初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斩获了131份5G商用订单,并建成了79个5G商用网络,商用订单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不仅如此,作为一家百年老店,2014年以前爱立信更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此后虽然由于华为的强劲增长、诺基亚与阿尔卡特朗讯的合并,使得其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爱立信拥有超过54000项已授予专利,并且特别是在5G RAN(无线接入网)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在今年2月份,国际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公布的《5G专利竞赛的领跑者》报告中,公布了各大机构向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披露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族的数量,其中爱立信就以4.35%比重位居第七。
作为2G、3G、4G,乃至5G移动通信标准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爱立信与手机厂商扯上关系其实是必然的。早在2008年的时候,也就是苹果推出iPhone之后,旋即就与爱立信达成了专利授权协议,虽然2015年双方的合作起了一些波澜,但最终在法庭上还是达成了和解。
而如今爱立信再一次起诉苹果,是因为双方在2015年达成的协议即将在2022年到期,目前是协议到期前续约谈判的时候,但双方似乎是谈崩了,收不到钱的爱立信就选择了使用法律武器。并且在其退出了消费电子市场后,专利授权就成为了爱立信的营收支柱之一。根据爱立信方面公布的相关财报显示,专利授权费用占据了该公司营收的三分之一,所以如果苹果带头不交这份钱,那么其商业模式就可能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要理解双方为何会在续约时谈崩,其实爱立信的专利授权模式,以及标准必要专利SEP中所谓的公平、合理、无歧视的FRAND原则是两大关键。与大家更熟悉的高通一样,爱立信同样也是通过向手机制造商授权标准必要专利来获得抽成,只不过与高通按照手机售价的3.25%-5%来抽成不同,爱立信采取的是按手机销售部数乘以固定费用(2.5-5美元)来计价。
然而苹果方面认为这种模式并不合理,应该按照最小可销售专利实施单元(SSPPU)来收取,因为爱立信专利涉及的主要是手机的通信模块,但是手机却不止有通信功能。苹果的想法,是爱立信的专利授权费应该以基带芯片的价格为标志来收取,这也就相当于是否定了爱立信现行的专利授权体系。
并且更加让爱立信难以忍受的是,国际现行的专利授权、特别是无法被绕过的标准必要专利授权,是建立在FRAND原则基础上的。而FRAND是一个“游戏参与者”共同维护的承诺,是一个围绕“公平、合理、无歧视”三大元素约定俗成的规则。可是苹果方面在2019年时自己就声明了一个苹果版本的FRAND,在苹果版的FRAND中,其要求专利权利人在全球范围内授权每一项专利实际上是必要的、是侵权的、是有效的和可执行的。
在爱立信看来,如果按照苹果的规则行事,则需要花费至少数亿美元和大量员工一生的时间在全球数十个法院完成专利评估。所以在拥有专利的爱立信眼中,苹果这一声明大幅提升了专利授权的交易成本,因此显然是不可接受的。为此,爱立信在这场诉讼中甚至大量披露了其在专利授权方面的相关细节。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是苹果不满爱立信的专利费率,使得爱立信试图通过法律武器来压服苹果,顺便给其他手机厂商来一次“杀鸡骇猴”。但导致苹果率先发难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是其试图改变现有的专利授权体系。
所以目前业内有观点认为,此次苹果和爱立信的争端,大概率会为2023年高通和苹果协议到期而进行预演。当初与高通签订“城下之盟”,是因为合作伙伴Intel的5G基带难产,为了5G版iPhone得以顺利推出,苹果方面不得不妥协,但代价却是高通基带被重新引入以及45亿美元的和解费用。尽管45亿美元对于财大气粗的苹果来说不是问题,但这也意味着苹果为了挤出高通元素而做出的努力,在2019年春天付诸东流、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原点。
相比于在移动通信领域拥有更多标准必要专利更多的高通,苹果显然并不差每年付给爱立信的数亿美元。但苹果此次“挑战”爱立信如果成功的话,接下来极有可能将会去尝试“掀翻”高通,并且即便失败也能够为其提供宝贵的经验,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通和爱立信的专利授权模式几乎是如出一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