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于是,和顺便多了雕梁画栋的高楼大院,平坦的灯芯路和休憩的大月台,有了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图书馆和学校,即使时过境迁,他们的子孙还在受着先人“走夷方”的余泽,也使和顺成为极边最著名的侨乡。“走夷方”使中原文化、西南文化和南亚文化在此交汇。尹蓉性聪敏,善言谈,16岁在曼德勒“三成号”当伙计。在缅甸经商的华侨很多,涉政的甚少,普遍缺少涉政、维权的意识,经常遭到欺辱,成为社会边缘人群。尹蓉发誓要学好缅语,熟悉当地风土民情和历史实情,真正融入缅甸主流社会之中。几年光景,尹蓉学有所成仗义执言,在当地华侨中威望徒升,成为中坚。有一次,缅甸一恶霸欺辱殴打一华侨致死,当地缅吏徇私枉法,有意袒护,草草结案。尹蓉听闻此事后,义愤填膺挺身而出,将1000盾卢比拍放到判官桌上说:“愿以1000盾卢比为代价,购击缅5人!”并据理力争引缅律与之申辩,缅吏词穷,案件得以重判。缅蒲甘王听闻此事后,敬他为人公正不阿的精神,召见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1)

和顺有句民谚叫“穷走夷方,急走厂”。“夷方”指的是缅甸、印度、泰国等南亚国家,“厂”则是这一带的玉石厂、银矿、宝石厂。六百多年前,从内地远道而来的将士在边地屯田戍边,同时带来了儒家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繁衍生息,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人口增长,耕地日益不足,为了维持生计,人们只能另谋出路,和顺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顺着古道,和顺人在明代中期就开始“走夷方”历经五百年的岁月,“走夷方”成为和顺人重要的生存方式。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2)

最早开始“走夷方”的和顺人,是云南率先走向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蜀身毒道”、清脆驿铃、跋山涉水、远走夷方,他们用马背和汗水创造了极边古镇溢彩流光的历史。

和顺人用“走夷方”的方式走出了一代“四朝国师”尹蓉。走出了一代“翡翠大王”张宝廷。

四朝国师-尹蓉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3)

尹蓉性聪敏,善言谈,16岁在曼德勒“三成号”当伙计。在缅甸经商的华侨很多,涉政的甚少,普遍缺少涉政、维权的意识,经常遭到欺辱,成为社会边缘人群。尹蓉发誓要学好缅语,熟悉当地风土民情和历史实情,真正融入缅甸主流社会之中。几年光景,尹蓉学有所成仗义执言,在当地华侨中威望徒升,成为中坚。有一次,缅甸一恶霸欺辱殴打一华侨致死,当地缅吏徇私枉法,有意袒护,草草结案。尹蓉听闻此事后,义愤填膺挺身而出,将1000盾卢比拍放到判官桌上说:“愿以1000盾卢比为代价,购击缅5人!”并据理力争引缅律与之申辩,缅吏词穷,案件得以重判。缅蒲甘王听闻此事后,敬他为人公正不阿的精神,召见了尹蓉并聘他为“国师”作为顾问出谋划策,宫中“一切外交、内政、商务,多决于尹蓉。”尹蓉为缅王设计、督造皇城,调停解决缅王室之争。历任四朝缅王的国师。民国元老李根源有诗赞尹蓉:“清季老尹蓉,缅中之魁宿。莽王尊以师,一语万人服。”

翡翠大王-张宝廷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4)

张宝廷,少时聪颖豪爽,20岁时赴缅经商。他经商坚守信义,着意远大,不拘琐碎,为中国商人所敬仰。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他集中精力财力重点经营勐拱玉石厂,无偿出资数万,帮助当地土司从英商手中赎回玉石厂厂权,当时中外人士视玉石为宝,玉价猛涨,他将大量翡翠运往广州、上海,获利百万缅币,他因此蜚声中外,被称为“翡翠大王”。张宝廷富而不吝,乐于资助救济,耗资数万,开垦田地,分给农民耕种,不收一分钱一粒谷。捐资兴修道路,英国驻缅大使对张宝廷敬爱有加,英皇授予金质奖章1枚,居缅甸五十多年,自高官大吏以至平民百姓,无人不知张宝廷大名。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5)

“走夷方”使中原文化、西南文化和南亚文化在此交汇。

于是,和顺便多了雕梁画栋的高楼大院,平坦的灯芯路和休憩的大月台,有了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图书馆和学校,即使时过境迁,他们的子孙还在受着先人“走夷方”的余泽,也使和顺成为极边最著名的侨乡。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6)

如今,穿梭在和顺的青瓦白墙中还能瞥见那些历经岁月风霜,风格迥异的古建筑,如洗衣亭,那是承载了老一辈出门闯荡男人们对家乡和顺女人的温情与思念。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7)

但在外艰苦的夷方路上,也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如愿回到故里,和顺冰冷的贞节牌坊无一不在倾诉着和顺女人的心酸和宿命。

十大古镇和顺(走进和顺古镇走夷方)(8)

《温阳暾小引》中说:“石头山,是吾乡,田园万亩,勤快的,数人口,衣食可谋。”“幼不学,老何为,如同禽兽,三代人,不读书好似牛马。”的确,来自中原的和顺人,耕读传家应是世代遵循的生活方式,“穷走夷方急走厂”只是生存所迫,不得已的选择。但也就是“走夷方”,让和顺成为“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的商贸重镇。

“走夷方”为和顺带来了财富,“富庶更能知礼仪,南州冠晚古名乡。”坚实的物质基础,又成就了和顺辉煌的文化,更熔铸了彰显个性包容天下的和顺精神,一个极边小镇因此得以生生不息、魅力四射、名扬天下。

来源:和顺古镇景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