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等级及适用范围(紧固件的使用不正确)
紧固件等级及适用范围(紧固件的使用不正确)有些人错误地认为 加厚螺母可以增加螺纹的工作圈数并提高联接件的可靠性。但是事实上螺母越厚 各圈螺纹间的载荷分布越不均匀 联接件更加容易松动。 三、加厚螺母增加连接可靠性 机器上有许多重要连接件 如传动轴等 螺栓大多数为细牙螺纹。维修时如果缺件 有些维修人员会使用粗牙螺栓代替 这是应该避免的。因为细牙螺栓内径较大 螺距和外角较小 强度高、自锁性能好 承受冲击、振动和交换载荷的能力也比较强。一旦用粗牙螺栓代用 很容易发生松动或脱、拆断 甚至会造成机械事故。 二、孔隙不配 机器上承受横向载荷和剪切力作用的螺栓 比如传动轴螺栓、飞轮螺栓 它们与螺栓孔的配合为过渡配合 装配应该结实可靠 而且能承受侧向力。有人在装配过程中不注意检查 螺栓与螺栓孔之间出现较大间隙时仍然继续安装 这很容易发生螺栓松动或切断事故。
很多人在使用紧固件的过程中 认为一个小小的紧固件替换一下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殊不知 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紧固件作为机械上重要的零部件 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严格使用不同的类型进行安装 如果别相似的紧固件进行代替 很可能会导致机械设备发生事故 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们在使用紧固件时一定要注意 中华标准件网根据了解 告诉大家这八种情况下 很多人会误认为紧固件的使用是正确的 其实不然。
这八种情况 紧固件的使用不正确:
一、用粗牙代替细牙
机器上有许多重要连接件 如传动轴等 螺栓大多数为细牙螺纹。维修时如果缺件 有些维修人员会使用粗牙螺栓代替 这是应该避免的。因为细牙螺栓内径较大 螺距和外角较小 强度高、自锁性能好 承受冲击、振动和交换载荷的能力也比较强。一旦用粗牙螺栓代用 很容易发生松动或脱、拆断 甚至会造成机械事故。
二、孔隙不配
机器上承受横向载荷和剪切力作用的螺栓 比如传动轴螺栓、飞轮螺栓 它们与螺栓孔的配合为过渡配合 装配应该结实可靠 而且能承受侧向力。有人在装配过程中不注意检查 螺栓与螺栓孔之间出现较大间隙时仍然继续安装 这很容易发生螺栓松动或切断事故。
三、加厚螺母增加连接可靠性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 加厚螺母可以增加螺纹的工作圈数并提高联接件的可靠性。但是事实上螺母越厚 各圈螺纹间的载荷分布越不均匀 联接件更加容易松动。
四、一母多垫
在安装完成之后 有时候会出现螺栓过长的现象 于是有人便在螺栓上额外装上弹簧垫圈 在这种情况下 坚固过程中弹簧垫圈受力不均会折断 从而使螺栓的预紧力下降 还有可能产生偏心载荷 降低螺栓连接的可靠性。
五、拧得越紧越好
不少工作人员存在这样的误区:即认为螺栓应“宁紧不松” 于是便特意加大拧紧力矩 结果导致螺栓滑扣。此外 有些需用扭力拧紧的重要螺栓 有些人却因为图省事用活动扳手拧 结果扭矩不足 导致螺栓松动 甚至还酿成了机械故障。
六、垫圈过大不碍事
有时缺少大小合适的垫圈 有些工作人员会便用内径较大的垫圈代替 在这种情况下 螺栓头部下方与垫圈接触面积小 会降低垫圈的承压力或锁止力 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振动和冲击 螺栓很容易松动。
七、锁止不合适
重要螺栓在装配完成后应该采取防松装置来锁止 这里分四种情况来说明。如果采用开口销锁止 不得用过细的开口锁或半片开口锁锁止;如果采用弹簧垫圈锁止 不得采用垫圈开口错距过小的;如果采用锁片锁止 不得将锁片锁在螺母的棱角处;如果采用双螺母锁止 不得将较薄的螺母装在外面。
八、虚假坚固
如果螺栓、螺母或螺纹上生锈了 或者水垢、铁屑等杂质 装配之前一定要处理干净;联接件的接合表面有毛刺、泥沙等杂质也要予以清除。否则在拧紧螺栓时 表面上看起来是拧紧了 但实际上联接件并没有真正压紧。在这样的虚假坚固下 如果出现振动、载荷冲击和温度变化时螺栓会很快松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