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钓鱼台(将台古有漕运今有)
清朝钓鱼台(将台古有漕运今有)坝河最早的名字叫“阜通河”,元代初年建有千斯坝、常庆坝、郭村坝、西阳坝、郑村坝、王村坝和深沟坝等阜通七坝,其中郑村坝在将台境内。当时,坝河年运漕粮八、九十万石,与通惠河一起成为元大都两大漕运动脉。 根据史料记载,坝河存在由来已久,但最早并非用于漕运,而是向东流往通州的农业灌溉渠,浇灌出周边千顷沃田。作为漕运的坝河是辽金元明朝廷主持的官粮水运。《元史》载:“船既通行,公私两便。先时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陆挽官粮,岁若千万……”一度兴盛的漕运文化 位于机场高速南、四环与五环间的将台地区,有一大一小两条河流从西向东流过,北部的大河就是坝河。从自然河到人工河再到运河,近两千年来,这条河静静流淌,泽润了周边乡土,兴盛了漕运经济,也改变着成就着将台地区。图片来源:朝阳报
酒仙桥在线(jiuxianqiao01)接受广大网友各类求助、曝光、投诉、表扬、建议等的投稿,随时推送酒仙桥周边新鲜事儿!
将台地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辖区面积11.45平方公里,其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的腹地,北部在丽都商圈范围,西南连接燕莎商圈,紧邻第三、第四使馆区、798艺术区、望京科技园区。
古时,这里因坝河而漕运兴盛,车水马龙;今日,这里既有城市“绿洲”将府公园,又有丰富的商业、文化等资源,是朝阳生态宜居地区之一。
历史故事:
一度兴盛的漕运文化
位于机场高速南、四环与五环间的将台地区,有一大一小两条河流从西向东流过,北部的大河就是坝河。从自然河到人工河再到运河,近两千年来,这条河静静流淌,泽润了周边乡土,兴盛了漕运经济,也改变着成就着将台地区。
图片来源:朝阳报
根据史料记载,坝河存在由来已久,但最早并非用于漕运,而是向东流往通州的农业灌溉渠,浇灌出周边千顷沃田。作为漕运的坝河是辽金元明朝廷主持的官粮水运。《元史》载:“船既通行,公私两便。先时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陆挽官粮,岁若千万……”
坝河最早的名字叫“阜通河”,元代初年建有千斯坝、常庆坝、郭村坝、西阳坝、郑村坝、王村坝和深沟坝等阜通七坝,其中郑村坝在将台境内。当时,坝河年运漕粮八、九十万石,与通惠河一起成为元大都两大漕运动脉。
漕运鼎盛的元明时期,坝河深深影响了两岸经济形态和百姓生活。因此,过境辖域的坝河漕运衍生出系列职业链,吸引两岸村民从业其中,如启闭坝闸维护管理的坝夫闸夫,从事货运的船主、车主、驼户、扛夫、纤夫,清河固岸的浅夫、堤夫、坝夫,管理水情的标夫、汛夫等。将台地区驼房营村当年便是营房,负责用骆驼将漕运而来的粮食等物资送入城内。
整个坝河漕运,前后持续金、元、明三个朝代之久。到了明中期坝河漕运完全废弃,这条历史上著名的运河逐渐沦为有雨成涝、无雨干涸的排水沟,一度污染严重。如今,几经治理,坝河渐渐还清。而曾经以农耕和漕运相关职业为生的将台人也迎来了新生活。
发展现状:
宜居将台有活力有魅力
现在的将台早已不再以河为生,而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一改往日城郊乡村的环境脏乱差,走向了生态化国际化的新征程。
一度,将台地区低次级产业聚集,当地不少居民依靠瓦片经济生活,地区环境问题严重。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北京绿隔建设,将台地区在疏解整治和村民上楼等建设中实现了逆袭。
图片来源:朝阳报
如今,将台风景秀丽,美丽的坝河、亮马河穿流而过。近些年,依托北京市绿隔建设,特别是“一绿试点”建设,全乡绿化率达到46%,形成了以水为魂、蓝绿相织的生态格局。占地141万平米的将府公园更是周末休闲好去处,因此成为京城“网红绿洲”。
如今,将台商业、文化、医疗、教育等资源丰富。颐堤港、大众汽车品牌体验中心等地标性产业构成新的区域性商业中心。58同城、携程、ABB、超图等知名企业落户辖区IT产业园。丽都、诺金、东隅等多家星级饭店林立。阳光上东、水岸会所、海润国际、嘉林花园等高档公寓、别墅云集。和睦家医院、美中宜和妇儿医院、青苗国际学校等丰富的医疗、教育资源,成为众多国际友人定居将台的重要因素。
图片来源:朝阳报
“燕赵京都点将台,古往今来雄风在”。一个生态、国际、活力、宜居、文明的魅力新将台正冉冉升起。
文物古迹
长春庵
长春庵,现位于将台乡驼房营村所属小陈各庄村东。该庵始建于明代小陈各庄成村时,占地半亩多,是将台辖区内唯一的古代庵庙。其原初形制,庵门坐西朝东,靠西三间大殿建在高台基上,南北有配房各三间,南墙和北墙各有一六棱窗户。东门外偏北,有一棵合抱粗的老槐树和一口井,均与庵同岁。庵内供奉王母娘娘、马五爷、虫王爷。目前,长春庵仅存三间正殿,其建筑构架保留有明清时期风格,门窗有民国时期修缮痕迹。
图片来源:朝阳报
古树
将台辖区古树,1991年尚有14棵,全属B级,包括柏树、国槐、秋树、油松,分布于酒仙桥大队、驼房营大队等地。如今,将台境内尚有原小陈各庄长春庵前古槐,种于明代; 酒仙桥小学驼房营校区 内尚存两棵古楸树,均受到较好管护。 原仙桥村域将台西路与芳园西路交叉路口有一棵古槐,主干苍虬,树冠端正,枝茎完整,盛如当年。 以上现存古树树龄都在200年以上。
历史沿革:
从无名村落到人民公社再到乡
将台地区在很长一段历史上为无名村落,其行政管辖,自先而后地属冀、幽、蓟、燕诸地方小国,后属西汉之广阳、北宋之析津、元明清之大兴。民国期间,初属京兆所辖之大兴,后相继属北平市东郊区、北平市第十三区。
图片来源:朝阳报
1949年,酒仙桥、小陈各庄、东八间房等大村设为行政村,属北京市第十三区,1950年改属第十区。1958年,改称酒仙桥生产大队,隶属朝阳人民公社。1959年,先后隶属星火人民公社、中德友好人民公社。1961年,中德友好人民公社下辖的酒仙桥管理站改建为将台人民公社。1983年,将台公社改建为将台乡。1993年,乡与地区并称,至今未变。
地名由来
将台
将台之名来自于上世纪50年代境内的将台洼村,最初定名将台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乡时仍沿用原名至今。将台洼村今属东风乡,东晋前燕王族慕容氏在此筑台拜将,授权统军。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战获胜后曾驻跸于此。后明军将士遂沿用此台点将教习、培训操演。今将府公园里有重建的点将台景观。
驼房营
位于朝阳区中部偏北。据传,原为辽金时漕运河道(今坝河)的转运码头,南粮漕运至此,改由骆驼驮运进京。另据《日下旧闻考》载:“景泰三年(1452)二月造驼房三十间。”即指今地。故而得名。
来源:朝阳报
酒仙桥在线(jiuxianqiao01)长期推送辖区消息,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