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声解码放大器评测(通透细致的音乐感-EAT)
矩声解码放大器评测(通透细致的音乐感-EAT)音质精致细腻E-Glo S上的ECC83电子管理所当然套上了自家出品的Cool Damper电子管套。这个胆套兼具辅助散热和屏蔽干扰的功能。与电子管外壳接触的部分,内有六根碳纤及Telfon组成的阻尼胶,能轻易取出和套上。而内部不同深浅度的V型坑槽,能适用不同厂家生产外径尺寸略有偏差的玻壳管身,即使用在不同型号电子管也可以使用。延续优雅外观风格从E-Glo S和大哥E-Glo上,我们看到EAT设计与生产的唱放都极为讲究,外观采用细目数喷砂处理的铝合金外壳,两侧以高光钢琴饰面原木侧板点缀,顶板上如出一辙的层叠式电子管罩,起装饰和保护的作用。当然了,大哥E-Glo的电子管罩层数更多视觉效果更夸张,事实上,E-Glo每声道为使用两只ECC803S及一只ECC88的全电子管信号放大设计,并且以独立电源机箱避免干扰,如此Hi-End设计水准显示出EAT不凡的功力。而“小弟” E-Glo S线路设计上
EAT是Euro Audio Team的简称,创立于东欧斯诺伐克,字面意思“欧洲音频团队”清晰明白,就是一个音频产品研发的企业。EAT早期以自主研发设计、生产Tube电子管而闻名, EAT出品的几个电子管型号,包括ECC803S(ECC83、12AX7)、ECC88(6922)、300B直热三极管和KT88束射四极放大管,现时依然是胆机玩家升级的优选。
成为黑胶领域的黑马
EAT的主事者JozefinaKrahulcová曾经表示:电子管的整过生产的每个工序过程都十分讲究,单是找到掌握吹吹出各种电子管玻壳工艺的适当人选就不容易了,即使是熟手工匠都需要相当时间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EAT电子管的阳极材料,选择采用锆石代替石墨,以增强电子管的使用寿命。而经过600度的烤烘将EAT的Logo烤上玻壳面,再加入热管和管脚后,会将半成品送入由瑞士制造的,名叫Pink的抽真空机器进行真空处理。每一个程序都是技术活。成品电子管还须经过老化机进行最少24小时的熟化工作,然后以多台测试仪器作详细质检,以确保制品达到设计性能指标并且稳定性才会包装出厂。另外,EAT的产品线中有一款名为Cool Damper的电子管外罩供花生管使用,其作用是能令真空管减低谐震并帮助散热,延长使用寿命。
而在电子管打响头炮后,EAT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网罗更多技术人才,将办公室和部份生产线移至奥大利。直至2009年,EAT将目光扩大到黑胶唱盘、唱臂及唱头放大器等模拟音源系统方面,比如我们曾多次试听过EAT那款采用外置双马达驱动的旗舰Forte Turntable的黑胶唱盘,虽是厂方黑胶领域的第一款产品,却能够凭着高超素质而在Hi-End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去年代理商曾作特惠套装推广的C-Sharp Turntable转盘,更一度成为入门市场超值产品的代名词,我知道很多玩家是被这款唱盘所吸引进入黑胶大门的。而很多资深的玩家遇到EAT那款采用6只电子管作信号放大的E-Glo唱头放大器后,更是回不了头去听晶体管的唱放制作了。前段时间,EAT推出了售价稍亲民点的唱放E-Glo S,定位为EAT唱放入门机型,从设计上视作为E-Glo的“简化版”。究竟这款唱放设计水平和声音表现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延续优雅外观风格
从E-Glo S和大哥E-Glo上,我们看到EAT设计与生产的唱放都极为讲究,外观采用细目数喷砂处理的铝合金外壳,两侧以高光钢琴饰面原木侧板点缀,顶板上如出一辙的层叠式电子管罩,起装饰和保护的作用。当然了,大哥E-Glo的电子管罩层数更多视觉效果更夸张,事实上,E-Glo每声道为使用两只ECC803S及一只ECC88的全电子管信号放大设计,并且以独立电源机箱避免干扰,如此Hi-End设计水准显示出EAT不凡的功力。而“小弟” E-Glo S线路设计上,则是每声道使用了一只自家制造的ECC83电子管,以双三极管以共阴共栅极线路,把增益分成初/次两级,并联连接低噪J-FET场效应管作放大电路。这样,唱放便能获得高增益而又低失真的理想效果。这种“胆石”混合设计,因晶体管的特性能获得更高的增益级和更低的噪声。在线路技术上,标准的RIAA曲线均衡,E-Glo S以被动方式处理分成两级工作,令唱放在均衡曲线和增益阶段这两重要环节取得最好的阻抗衔接。因此,E-Glo S唱放设有5段增益调节,最高可达致70dB。信号放大级没有采用任何的全局大环路负反馈,因此确保获得最快的响应速度和出色的平衡度。而超低音滤波线路则可滤除不必要的唱盘超低频共振带来的影响,从而获得更纯净的听感。
E-Glo S保留大哥身上完整的唱头匹配功能,两组增益设定可在主机面板的拨动开关上任意调节MC唱头对应的输入阻抗,每组都分别有八个不同阻值供选择。MM输入也可有八个不同的电容值选择,匹配唱头就更为容易。输入输出端子方面,则只提供各一组RCA端子,假如你有两支唱臂两只唱头的话,无法满足共用唱放的连接。E-Glo S采用了外置电源设计,虽然电源的规模、用料和大哥有不小差距,但也针对电子管屏压与灯丝供电进行了优化,整机电源供应线路也经过精密低内阻滤波稳压处理,目的是获得理想的信噪比性能,令音乐细节得以更好呈现,音质表现纯净自然。
E-Glo S上的ECC83电子管理所当然套上了自家出品的Cool Damper电子管套。这个胆套兼具辅助散热和屏蔽干扰的功能。与电子管外壳接触的部分,内有六根碳纤及Telfon组成的阻尼胶,能轻易取出和套上。而内部不同深浅度的V型坑槽,能适用不同厂家生产外径尺寸略有偏差的玻壳管身,即使用在不同型号电子管也可以使用。
音质精致细腻
这次在海印广场雅琴音响试听E-Glo S唱放,采用德国Acoustic Solid 111 Metal入门级唱盘,与丹麦Morch莫克UP-4九吋唱臂、日本PhasemationPP-300唱头的搭配,功放组合是QUAD国都的QC-24前级与Platinum Mono白金单声道后级,驱动来自法国JMR Orfeo Surpeme (奥菲欧)落地箱。这套组合虽未必是最合理的搭配,但经过雅琴良哥的调校,声音也来得精致细腻,韵味充足。尤其是中频的丝丝缕缕都通透鲜明的线条感,以及快速且富有分析力的中低频,呈现的音色清雅幽淡,似乎没有半分的俗气。这样的声音特性重播那张由史塔克演奏的《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经典唱片,由于只有一把大提琴演奏,因此相当考验黑胶系统的音像凝聚力与平衡度,此刻的声音圆润而又凝聚,琴声缠绵而极富质感。声音散发着一种如春天骄阳般的清甜气息,和浓郁、厚重丝毫挂不上勾。但是,大家别以为这样的声音会过于轻飘飘的没有重量,事实又不会这样,而是这套系统的低音更注重于质感与线条的呈现,而超快的响应速度与超高的分析力、紧致鲜明的线条感,赋予了这套组合优雅、清秀的特质。低音向下的延伸是清晰可辨的,而不是那种一团团的低音慢慢在聆听空间中四处乱撞的情况。从这种声音特质中,我们可以判断黑胶系统的调校与设置是到位的,将最容易“感染”的低频谐振都剔除在外了,因此黑胶系统才能呈现如此清澈透明的音质。另外,胆唱放的设计与避震功夫都做到了家,因为电子管容易受震动产生麦克风效应而影响声音清晰度,尤其是将电子管用作唱头放大器这类高倍率放大线路的时候,震动严重时更会出现声音浑浊、甚至出现回声的情况,但此刻E-Glo S唱放所获得的背景宁静度相当出色,音质清透精致,音乐家的演奏技巧与情感当然也展现无遗了。
而换上EMI出版的Otto klemperer克伦佩勒指挥贝多芬作品集大套装,其中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重播这张唱片时的音质同样是相当细腻通透的,纯净甜美的,充满木头味的钢琴声那份晶莹表现得淋漓尽致,伴奏乐团的水准也是相当高,声部的协调感与层次清晰度呈现堪称历历在目,尤其是描绘弦乐声部的位置与线条感,流畅细致中不乏细致的轻重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微动态表现够水准的元素了。微动态够好带来怎样的感觉呢?音乐演奏时随着拍子会有轻重pf的力度变化,这里不是说乐器的最弱到最强的动态摆幅,而是乐谱上每个小节、每个乐句上的变化,假如音响器材的微动态不够好,那么这些细致的东西就会一带而过,无法呈现出这些细腻的表情。而E-Glo S唱放显然是十分擅长表现细腻情感的,无论是钢琴独奏或者是伴奏弦乐声部的演奏,那种情感丰富的中频音质令音乐显得生动自然。高音区音色清澈透明,泛音如水波般散开,却仍保有每个触键的实在感,而且强弱对比明显,乐曲末段钢琴的低频共鸣透明而宽松,很是美妙。
再来重播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EAT呈现弦乐的音质一直都令人很满意,这张唱片能展现更圆滑的小提琴线条,小提琴的揉音颤动也更为明显,即使在弱音依然保有圆润厚度。音质细致度的差异尤其明显。而同样是老柴芭蕾舞组曲《胡桃夹子》呢?那回旋而上的弦乐齐奏时,仍具有绝佳的流畅性,而且带有着EAT独具的鲜艳光泽感。虽然相比以往聆听更高端的黑胶系统呈现的弦乐齐奏更饱满能量感更充沛,但这台EAT E-Glo S的活泼轻快、线条清晰分明、低频律动感优异也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唱片录音的空间感非常好,比一般还长的乐器残响以及宽广的空间感共同营造出宽广透明的音场。同时,由于宽松自然,管乐所散发出来的光辉与吹奏质感更是迷人。
从几张古典音乐唱片中,我们已领略到E-Glo S是非常适合表现那种情感细腻的音乐的,那么重播流行音乐又如何呢?换上徐小凤经典的那张“波波裙”,EAT较为清淡的特质表现小凤姐的轻吟浅唱的柔美嗓音也是很合适的,试想,如果音响系统是美式风格那种豪迈粗旷,又怎么能欣赏到小凤姐的似水柔情呢?对吧。EAT有着那一丝娇甜韵味特别惹人爱怜的气质,人声的厚度稍不如更高级的系统,但呈现在面前的音乐画面却极有立体感。这也是稀奇事了,早年的流行音乐录音怎么一直没觉得有这么“发烧”呢?这张唱片所展现的音质细致圆滑,中低频稳定扎实,那轻柔飘逸而带有甜味的声底很容易就勾起聆听者浮想联翩。
播古典的好手
写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都已经明白,在这套系统里,EAT E-Glo S唱放表现出的低频是非常平顺准确的延伸到极低的频段,因此在低频再生欠佳的系统上听,你可能会觉得它的低频量感较少,但是只要你的系统有足够、正确的低频下段量感,你一定听得出E-Glo S优秀的低频线条感的再生能力。E-Glo S不强调任何一个频段的中性表现,是适合大系统使用的唱头放大器产品。E-Glo S的低频还有一个让我称道的地方,就是它的解析能力,播放爵士乐时,就算很轻的脚踩大鼓与贝斯声音也可以呈现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含糊。而且,E-Glo S平滑顺畅音质并非说她的动态表现较差、活生感不佳,前面说过E-Glo S呈现的微动态细腻感相当好,在大动态的气氛营造方面,E-Glo S也是具有很高水准的。这点在前面描述过的贝多芬钢协的唱片中可以体会得到,在乐团与钢琴齐奏从渐弱到渐强的华彩乐段,那种力量感和速度感控制都很到位,爆棚时音质丝毫没有变粗的迹象,音场的层次和定位都没有丝毫散乱,可见黑胶系统的水准确实够班。
EAT E-Glo S电子管唱头放大器技术参数:
●MC输入阻抗: 10、25、50、75、100、1000Ω
●输入电容:50、100、150、200、270、320、420pF
●输出阻抗:100Ω
●MC增益:45、50、55、65、70dB
●MM增益:45 dB
●RIAA精度:0.5dB(20Hz-20kHz)
●超低频滤波:18dB/倍频程
●输入:RCA
●输出:RCA
●电源:DC18V/1
●尺寸(WHD):435×90×27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