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4)额定频率 (3)额定电流 感应电机的额定值: (1)额定功率 (2)额定电压

1.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2.交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3.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4.交流绕组建立的磁动势 。5.三相感应电动机转子静止时的运行分析 。6.三相感应电动机转子转动时的运行分析。7.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 。8.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9.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参数测定 。

01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

三相电机的三个绕组在空间上呈三个绕组,三相绕组可以接成星型也可以接成三角形。三相电机的同步转速与电网频率和极对数有关。

感应电机的分类:相数(单相和三相)按绕组划分(绕线式和笼型感应电动机)

三相感应电机的结构:感应电机的定子,感应电机的转子,感应电机的气隙,

感应电机的额定值:

(1)额定功率

(2)额定电压

(3)额定电流

(4)额定频率

(5)额定转速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1)

02交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一、概述

  1. 交流绕组的分类:按相数可分为单相、两相和三相绕组;按槽内的层数可分为单层、双层和单双层混合绕组,双层绕组又可分为迭绕组和波绕组,而单层绕组又可分为等元件式、同心式、链式和交互式绕组,按每极每相槽数可分为整数槽绕组和分数槽绕组。
  2. 交流绕组的几个术语
  3. 线圈 是由单匝或多匝串联而成,是组成交流绕组的基本单元。每个线圈放在槽内的两个在线部分称之为两个有效边。
  4. 极距 是相邻两磁极轴线之间的距离。
  5. 式中 z1 , 为定子总槽数,D 为定子内径,p为极对数
  6. 线圈节距 y1,是线圈的两个有效边所跨的距离,用槽数来表示。
  7. 电角度与机械角度 电机圆周从几何上量度为 360°,这种角度称为机械角度。但是从电磁观点来看,经过 N-S—对磁极时,磁场的空间分布曲线或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恰好是正负交变一周,相当于 360° 。所以,将一对磁极所占的空间角度视为360° 的话,这种角度称为电角度 。
  8. 对交流绕组的要求
  9. (1)主流绕组通过电流之后,必须形成规定的磁场极数。
  10. (2)时于多相绕组,m 相绕组必须对称。
  11. (3)交流绕组通过电流所建立的磁场在空间的分布规为正弦分布。
  12. (4)在一定的导体数之下,建立的磁场最强而且感应电动势最大。
  13. (5)用铜量少;下线方便,强度好。
  14. 二、三相单层绕组
  15. 1.计算绕组数据
  16. 2.划分相带
  17. 3.画绕组展开图
  18. 4.单层绕组的改进
  19. 三、三相双层绕组
  20. 1.计算绕组数据
  21. 2.划分相带
  22. 3.画绕组展开图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2)

03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一、相绕组中的基波电动势

  1. 单个(集中)线圈的基波电动势
  2. 线圈组的基波电动势
  3. 相绕组的基波电动势

二、相绕组中的高次谐波电动势

  1. 谐波电动势的计算
  2. 削弱高次谐波电动势的方法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3)

04交流绕组建立的磁动势

在交流电机中,电枢绕组是“分布”在电枢表面,其中的电梳又是交变的。因此,电枢绕组所建立的磁动势既是沿“空间分布”,又是随时间变化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函数,而且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关系。

一、单相绕组的磁动势

1.单个整距线圈的磁动势

2.线圈组的磁动势

3.单相绕组的磁动势

二、三相绕组的磁动势

1.三相绕组的合成基波磁动势

2.三相绕组的合成u次谐波磁动势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4)

05三相感应电动机转子静止时的运行分析

一、转子被堵住时的转子基波磁动势

二、转子被堵住时的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

1.磁动势平衡方程式的电流形式

2.电动势平衡方程式

3.主电动势表达式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5)

06三相感应电动机转子转动时的运行分析

一、转子转动时的物理情况

  1. 转子转动时的转子频率
  2. 转子转动时的转子基波磁动势
  3. 定转子回路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式

二、频率折算

三、转子绕组的折算

  1. 转子电流的折算值
  2. 转子电动势折算值
  3. 转子阻抗的折算值

四、感应电动机的折算值

1 感应电动机的 T 型等值电路

2 感应电动机的简化等值电路

五、感应电动机的相量图

六、笼型转子的绕组数据

1.笼型转子的极数

2 笼型转子的相数、匝数和绕组系数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6)

07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

一、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平衡方程式

二、感应电动机的转矩平衡方程式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7)

08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一、转速特性

二、定子电流特性

三、电磁转担特性 T=f(Pz)

四、定子功平因数特性

五、效率特性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8)

09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参数测定

一、空载试验

二、短路试验

三相电机三角形优势(三相感应电机)(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