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我们都从碟中谍6看到了什么(好看的不止是阿汤哥的拼命)
你猜我们都从碟中谍6看到了什么(好看的不止是阿汤哥的拼命)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爆米花喜欢度也高达91%。目测未来的半个月,它还会是各大票房榜上绝对的王者。《 碟中谍6:全面瓦解 》虽然我们比美国观众晚了一个多月才看到这部电影,虽然电影上映的档期刚好碰上最不妙的开学季,但是好货从来不怕晚,好电影也不怕没人看!上映三天(截止到9月2日22点),《碟中谍6》的票房就达到5.27亿,直逼上映十天的《蚁人2:黄蜂女现身》。
9月来了,院线又是一茬新片上线。
不过这回选择困难症的小伙伴有福了,9月初的院线电影值得你掏腰包一看的还真不多,而在小鸭这里更是精简到了极致——
1部!
对,9月初的电影小鸭只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一部我们苦等四年的激燃大片——
《 碟中谍6:全面瓦解 》
虽然我们比美国观众晚了一个多月才看到这部电影,虽然电影上映的档期刚好碰上最不妙的开学季,但是好货从来不怕晚,好电影也不怕没人看!
上映三天(截止到9月2日22点),《碟中谍6》的票房就达到5.27亿,直逼上映十天的《蚁人2:黄蜂女现身》。
目测未来的半个月,它还会是各大票房榜上绝对的王者。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爆米花喜欢度也高达91%。
在北美上映时,更是被不少媒体和影评人赞誉为“系列最佳”。
就连豆瓣评分也从上映时期的8.1,稳步提升为8.3。
票房飙升,口碑炸裂。
代表着奇迹的阿汤哥,无疑在假期结束前,为我们带来了一部血脉喷张的作品。
“其他谍战动作系列越来越简单粗暴蠢时,碟中谍系列却越战越勇,更加成熟严肃。”
的确,随着近年来颇多谍战动作片,开始依靠大场面动作戏,而忽略了剧本的深度时,只有《碟中谍》坚持住了本心。
所谓“碟中谍”,其落点必然是谍。
在百度百科中:谍,即秘密探察军、政及经济等方面的情报。
影片就巧妙地在获取情报的难度上大做文章,故有了本片的片名“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
而系列男主汤姆·克鲁斯的存在,不恰恰就是把所有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吗?
他一直在奔跑,从未停下脚步。
当流量演员们还在抠图瞪眼时,阿汤哥早已解锁了各种极限技能。
高空垂降,徒手攀岩,爬迪拜塔,徒手抓飞机……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就拿《碟中谍6》来说吧,阿汤哥又改写了自己的“极限记录”:
三人厕所激战。
熟悉的观众都知道,贴身肉搏并不是阿汤哥的强项。
可这场戏却让我们看到了拳拳到肉、招招致命的紧张刺激感。
尤其是凶狠的拉克,拔下下水管管道,直接锁喉阿汤哥的这场戏。
在极简的色彩背景之下,每一滴血液都格外的鲜艳,视觉更是被强烈地冲击。
全场观众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极速飙车。
在谍战动作片中,飙车的戏其实不少。
可像阿汤哥这样,不带安全头盔,并且用脚充当刹车的,还真是第一个。
尤其是这一幕撞上前来的车辆,被狠狠地甩出去。
在毫无保护的前提下,真的看着都疼。
屋顶高空远跳。
其实谈及这场戏,许多影迷非常心疼。
这看起来惊险刺激的场景,真的是阿汤哥不惜一切代价换来的。
因为剧情需要,阿汤哥在两个屋顶之间凌空一跃。
而在跳跃的过程中,因为角度没有把握好,他硬生生地把脚踝摔成了骨折。
可他却没有立即喊停,而是根据剧情一瘸一拐的继续。
这个场景,就是他受伤后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不迅速暂停?
他说,反正都已经受伤了,停了还得再拍一次,不如咬咬牙过了再说。
医生说,他脚上的骨折至少需要躺在床上九个月,静心休养。
倘若不能好好调理,将有可能无法走路。
可阿汤哥却仅休息了六周,就回到了剧组继续拍摄。
此等对演戏的敬畏之心,真的令人敬佩。
飞机恶战。
票选影片最刺激的片段,必然是阿汤哥和超人在两架飞机上的生死之战。
不会操纵的直升机,前方敌人的超强炮火,以及危险的高空环境,都组成了巨大的阻碍。
而阿汤哥要在影片外完成的,同样不输于角色。
在短时间内,他成为了拥有2000小时飞行经验的飞行员。
还亲自驾驶飞机,完成难度极高的360度俯冲旋转飞行。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在如此惊险的场景上,完成他所有的戏份。
最难最难,堪称不可能的——
halo跳伞。
俗称"高跳低开",一般只有特种部队会使用的跳伞战术。
从25000英尺(7620米)的高空跳伞,在2000英尺(609.6米)以下的低空开伞。
因为在高空中有各种低压、缺氧以及环境等不可测的因素影响。
且每一次打开降落伞的时间非常必须精准,一旦出现失误,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这一幕,阿汤哥提前训练了一年。
而到了正式拍摄时,他跳了整整106次。
106次用生命在冒险,106次挑战不可能的极限。
终于,他成功了。
他是第一个在镜头前,完成这一项不可能的演员。
这是拍电影吗?
不,这是在拼命。
在特效盛行的时代,感谢阿汤哥,还用真实在挑战。
当然了,一部上乘的谍战片,绝对少不了迷雾重重的剧情。
而这,也是《碟中谍6》相比于其他此类影片,最具有优势的部分。
除了阿汤哥之外,他完美的IMF团队也悉数回归。
负责煽情的卢瑟、搞怪耍宝的班吉,依旧是他身边最默契的partner。
而动作片中一向薄弱的女性角色,也在这一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艾利卡(安吉拉·贝塞特)。
关键词:强势。
虽说在影片中戏份不多,但安吉拉绝对是关键人物。
一出场,就给埃里克一个下马威。
她从不相信任何人,是敌是友,更是无从判断。
伊尔莎(丽贝卡·弗格森)。
关键词,帅气。
作为前组织重要成员,伊尔莎的身手自是不必多说。
尤其是这场机车狂飙、潇洒射击的戏码,真是帅到没朋友。
快来人啊,小鸭就要被掰弯了。
白寡妇(凡妮莎·柯比)。
关键词:性感。
不得不说,这个角色出现时,真的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她是性感尤物,也是军火交易的中间人。
杀人不眨眼、出手快准狠。
亦正亦邪如她,竟也在阿汤哥无与伦比的魅力下沦陷。
茱莉亚(米歇尔·莫纳汉 饰)。
关键词:温暖。
伊森心中的白月光,所有美好的代名词。
曾经她为了不成为牵绊而离开,如今再度回归,已然成为勇敢和善良的代名词。
在《碟中谍6》中,感情戏充沛却不过度。
因为并肩作战,生死与共而互生好感的伊尔莎;
曾是生命中的挚爱,却因为保卫世界而选择离开的茱莉亚;
以及性感热烈,给他深情一吻的白寡妇;
究竟谁才会成为该系列下一部的女主角呢?我们不得而知。
谍战片最大的魅力,来自于不断的反转。
你从未与他共事,却要与他同闯生死局?
你分不清他是敌是友,却只能把赌注压在他身上?
人皮面具的简单可实现,更是让连眼前的人是谁,都无法轻易辨别……
当然,提问涉及剧透,小鸭就不多说了。
至于影片的魅力,去电影院吧,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
在所有场景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结尾那一幕。
徒手爬上悬崖的伊森,在最后一秒拔下了计时器开关。
他的脸上还有血迹,身上还有伤,可他的表情却如释重负。
他就那样挂在悬崖上,面对着夕阳。
我的脑海里,忽然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原来,这就是英雄的样子。
不畏前途艰险,不惧极限挑战。
从1996年的《碟中谍1》到现在,阿汤哥已经陪我们跑了22个年头。
曾经34岁的他正值壮年,用一腔热血惊艳了我们的时光;
如今56岁的他却不轻言放弃,用无限可能的真实,再令观众肃然起敬。
相信这份来自阿汤哥拼了命的诚意之作,观众一定不会缺席。
至于《碟中谍7》,我们不见不散。
-end-
如果喜欢,别忘了分享关注小蜗牛哦~~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