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找不到的墓是哪个(陕西有块荒地常年寸草不生)
陕西找不到的墓是哪个(陕西有块荒地常年寸草不生)这座墓葬是考古队在这座历史名城中发现的第一座秦代大墓,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但是一开始的研究过程却并不是那么顺利。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墓葬制度也随之被毁,权贵之人不再顾及身份高低,他们的墓葬也随之更为贵重,陪葬品中金石玉器、绫罗绸缎数不胜数,由此也促使了盗墓贼的产生;专家们在发掘出这座墓葬时,已经有了247个盗洞。考古队员到达现场之后,被眼前的景象大吃一惊,奇怪的土块实际上是五花夯土,而且经过计算之后这些土块的面积非常庞大,在考古史上,这样的夯土面积可谓是奇迹,在初步测量过后,专家们发现地下是一个巨大的四边形墓葬工程,这个墓葬的规模足足有两个篮球场那样大,专家决定进行开采和研究,使用钻探机向下钻取,直到24米深的位置才发现了黄土。村民靳思治听说考古队员一无所获时,便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种地时遇见的怪事,他向村长反映,要求亲自把这件事说给考古队员听,在经过上级批准后,这件怪事才得以浮出水面。事情的
“八百里秦川文武揽胜,三秦之地,物华天宝”,陕西省是我国的历史名城,省会西安更是有名的十三朝古都,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之一的秦始皇陵也坐落于此,由此可见,陕西省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魅力的省市。
进入现代以后,考古学家们也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为历史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陕西省宝鸡市有一块怪地,庄稼在此常年难以生长,但其中却蕴含着巨大的财富。
风水宝地故事发生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这里在历史上被称作雍城,公元前677年,秦国决定迁都并且以此地为最终选址,在之后的294年间,这里都是秦国都城的所在地,理所应当的,这片土地下埋葬了历朝历代19位国君,秦国所在的时期距今已经过去了两千余年,但古墓仍然存在,并发挥着历史价值,“秦宁公葬西山大麓,故号秦陵山也”,大部分的古墓都葬在陵山即现在凤翔县的灵山。
这座被历代国君当作风水宝地的山麓地带,自然也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1975年,陕西省考古所的一支考古队来到灵山一带,开始探索遥远的秦国历史,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整整一年过去了,他们都一无所获,别说是挖到珍贵的历史文物,就连座像样的古墓也没找到,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村民提供了信息。
村民靳思治听说考古队员一无所获时,便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种地时遇见的怪事,他向村长反映,要求亲自把这件事说给考古队员听,在经过上级批准后,这件怪事才得以浮出水面。
事情的起因要从一片灵山东南30公里之外的一块荒地说起,陕西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所以庄稼歉收是常有的事情,要是碰见雨水好倒也能得个丰收,但这块地,无论雨水多寡,常年寸草不生,庄稼在此也是自寻死路。
乡间的志怪异事数不胜数,村民们一开始也并不在意,直到1976年4月,靳思治来到这块地想挖些土来修补自家院墙,他一铲子下去,挖出的不是黄土高原上常见的黄泥块,而是带有红色的碎石,他感到奇怪,好奇心驱使着他继续向下深挖,但土的颜色还是泛红,直到把铲子挖弯,也没能看见结结实实的黄土;他将这个故事告诉了考古队员,帮助一个千年古墓重见天日。
千年古墓 重见天日考古队员到达现场之后,被眼前的景象大吃一惊,奇怪的土块实际上是五花夯土,而且经过计算之后这些土块的面积非常庞大,在考古史上,这样的夯土面积可谓是奇迹,在初步测量过后,专家们发现地下是一个巨大的四边形墓葬工程,这个墓葬的规模足足有两个篮球场那样大,专家决定进行开采和研究,使用钻探机向下钻取,直到24米深的位置才发现了黄土。
这座墓葬是考古队在这座历史名城中发现的第一座秦代大墓,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但是一开始的研究过程却并不是那么顺利。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墓葬制度也随之被毁,权贵之人不再顾及身份高低,他们的墓葬也随之更为贵重,陪葬品中金石玉器、绫罗绸缎数不胜数,由此也促使了盗墓贼的产生;专家们在发掘出这座墓葬时,已经有了247个盗洞。
考古人员对此表示遗憾,认为墓中有价值的陪葬品早已被盗墓贼窃取,为了保护仅剩的文物,探寻这座千年古墓的秘密,考古队开始对秦公一号大墓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一系列整修之后,专家们大致对这座古墓有了初步的判断。秦公一号大墓整体呈“中”字型,墓室长300米,宽42.5米,面积5334平方米。
神秘墓主大墓的第2层台有很多诡异的尸骸,和以往正规的墓葬不同,这些尸骸大概共有20具,但他们无棺无椁,肢体残缺,甚至有一些身首异处,死去的人是断断不可能把自己分尸的,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人在生前就已经被解剖成多个部分了,这样的推测让这座古墓的来源和墓主的身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其实,这样的推测不无道理。先秦时期,等级制度森严,低等级的人要成为高等级人的奴隶,一生无法突破,只能甘愿为奴,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是完全违背人权的,但生活在当年的封建社会,只求苟且偷生。这样的传统延续到了殉葬制度当中,在大墓封埋时,这些低等人要被迫死亡,活生生的人被砍杀成殉葬品,只为满足贵族的无理要求,实在是让人叹惋。
随后,考古队员在第3层的台基上发现了166多具木棺,这些木棺数量庞大,且用料和造型非常普通,所以可以推测这些同样是陪葬人员,至此,这座巨大的古墓中便有186具陪葬尸体,这可是186条生命,如今却都死于非命,沦为陪葬品。
据史书记载,秦人死后盛行屈肢葬,这种墓葬方式是指用布带将尸体的下肢向上卷曲,把整具身体像球一样捆扎起来,这166具殉人的下肢全部都蜷曲着,可见这座墓就是秦墓无疑,那它的主人究竟是谁呢?
考古专家在棺材上发现了石头残片,这些残片的来历可不小,它们实则为叫做石磬的古代乐器,这成为破解墓主身份的关键,石磬上刻有大量文字,其中“共桓是嗣”四字揭露了墓主身份,他就是秦景公,秦国第14代统治者。在得知他的身份后,考古学家们展开了更为仔细的研究,从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帮助他们研究秦国历史,向世人展示公元前时期的文化魅力。
保护开发在得知这是一座秦墓之后,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于文物保护的力度,为了传承文化遗址,展示先秦文化魅力,陕西省民间人士集资修建了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后改名为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创立给更多人了解先秦文化的机会,同时也提醒着人们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陪葬品的价值不在于能够换来多少金钱,更重要的是其传承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对整个人类文明而言都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