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典故50个字古代(教师节古人十句话)
关于教师节的典故50个字古代(教师节古人十句话)燕伋与孔子的其他弟子,如颜渊、子贡、子路等相比,可能成绩稍差些,无论是立德、立功还是在立言方面,都没法和他们相比,所以名气也没他们大。但到了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却追封他为“渔阳伯”;宋朝的皇帝更看重他,将其晋级加封为“千阳侯”。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厚封,原因只有一条:燕伋一生“尊师重教”。燕伋(公元前541年-前476年) ,字子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世人称为“中华尊师第一人”。他为了弄懂“礼”,从山东走到河南,一拜李耳(老聃)为师。老聃为其讲学,临别时,老聃说:“富贵的人送人以钱财;有学问的人送人以言……我送给你几句话吧:聪明深察的人,易遭杀身之祸,因为他好评论人;博学善辩的人,易危害自身,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的短处;为人子、人臣不要有这些事而存身以尽孝尽忠。不要只顾自己,坚持个人意见。”这席话,使孔子受益不浅。【2】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燕伋情系望鲁台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记•学记》中有云:“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今日教师节,重温古人十句话,十个故事,传承“尊师重道”传统。
【1】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孔子拜三贤为师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人问他:你的老师又是谁呢?孔子说:“我不是生而知之者,是学而知之的人。”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他为了弄懂“礼”,从山东走到河南,一拜李耳(老聃)为师。老聃为其讲学,临别时,老聃说:“富贵的人送人以钱财;有学问的人送人以言……我送给你几句话吧:聪明深察的人,易遭杀身之祸,因为他好评论人;博学善辩的人,易危害自身,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的短处;为人子、人臣不要有这些事而存身以尽孝尽忠。不要只顾自己,坚持个人意见。”这席话,使孔子受益不浅。
【2】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燕伋情系望鲁台
燕伋(公元前541年-前476年) ,字子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世人称为“中华尊师第一人”。
燕伋与孔子的其他弟子,如颜渊、子贡、子路等相比,可能成绩稍差些,无论是立德、立功还是在立言方面,都没法和他们相比,所以名气也没他们大。但到了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却追封他为“渔阳伯”;宋朝的皇帝更看重他,将其晋级加封为“千阳侯”。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厚封,原因只有一条:燕伋一生“尊师重教”。
在完成学业后,燕伋便回到了自己阔别17年的故乡,即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水沟村。他一不做官二不经商,而是在千水之滨办学校宣扬教育,在偏僻的西秦传播他的老师孔子的儒家学说。
燕伋终生都没有忘记恩师,每天讲完课后,都会来到学校后面,遥望着老师孔子的居住地——鲁国。燕伋当然看不见远在天边的老师,他就每次用衣襟捧一包土垫在脚下,日积月累,脚下便形成了一个高大的土台。后人给这个土台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望鲁台。
【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
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北灭中山国(今河北西部平山、灵寿一带),西取秦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间)之地,遂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魏文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能之人埋没在民间,不能发挥作用,太可惜啊!于是,魏文侯下决心请他出来,帮助治理国家。一天,魏文侯带领随从驱车直奔段干木的住所。一到巷口,文侯就下了车,并屏退左右随从,毕恭毕敬地来到段干木家的门前。他轻轻地扣动门环,有礼貌地请家人进去禀告一声,说文侯求见。没想到,段干木一听说是文侯要见自己,越墙逃跑了。魏文侯遭到冷遇,非但没对段干木产生反感,反倒对他增添了几分敬意。以后,他又几次上门拜访段干木,家人总说他不在。等段干木家人关了院门,他就向着小院深深鞠一个躬。
有一次,家人很直率地告诉魏文侯段干木不想见他。魏文侯说:“这我知道。不过,他的才能值得我尊敬,我愿恭恭敬敬做他的学生才来拜访他的。我相信,总有一天,段先生是会愿意见我的。”
家人把这些话和国君魏文侯每次向院子鞠躬的情形向段干木说了之后,段干木终于答应见魏文侯。魏文侯和段干木第一次见面,就恳切地提出,请段干木出来当国家的宰相。可是无论如何说,段干木都不肯。魏文侯就只能经常登门求教学问,每次,魏文侯来到段干木家,他都坚持请段干木坐着讲,自己则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听。魏文侯从段干木那里得到许多治国安邦的道理和办法,在自己做国君期间,按老师教授的办法治理国家,魏国也因此越来越强大了。
在魏文侯治国有了巨大成就之后,仍然坚持经常听取段干木的教诲。每当魏文侯来到段干木的小院,都叫随从到院外等候,自己轻轻步入老师的书房。就是他外出路过段干木的小院,都下马下车改作步行。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荀淑拜少年为师
荀况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发展了儒家学说,使儒家学说开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他十分强调后天的教育,认为只要刻苦用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后来者就可以居上。他把老师和天、地、君、亲并列。并进一步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荀况这种思想,不仅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其家庭影响也非常深刻。他的孙子荀淑,学识渊博,品行端正,曾做过郎中大夫。后来他辞官归故里教书,学生不计其数,,连当时知名的学者李固、李膺都是他的学生。
有一次,荀淑来到慎阳县,遇到一个14岁的少年,粗布短衫,但气度不凡,两目炯炯有神。一见面,荀淑就非常喜欢这个少年。两人攀谈起来,很是投机。这个少年谈起学问来,滔滔不绝,很有见地,就是当地一流学者,也望尘莫及。两个人足足谈了一整夜也没谈完。荀淑把多年积存在心里的疑难问题,向少年请教。少年有问必答,讲得头头是道,使荀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佩服得五体投地。
荀淑请教少年尊姓大名。少年从容作答:姓黄,名宪,字叔度。于是荀淑站起来,恭恭敬敬地给黄宪施礼。并说道:“黄先生在上,受我一拜。”黄宪道:“老人家,何必客气,学问就要互相切磋,才能提高啊。我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字辈。老人家出身名门,已名扬千里,实在不敢当。”荀淑道:“尊师重教是先祖的教诲,能者为师,不拘年龄大小,常言道:英雄出少年。你是我40多年来遇到的一位最好的老师,解决了我多年的疑虑,理应受拜。”说着上前施了大礼。可见,荀况的尊师重教的遗风在荀淑身上进一步得到了发扬。
【5】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礼震才请求替师受刑
欧阳歙是西汉初年著名的学者。其先祖为欧阳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为了箝制人们的思想,曾焚书坑儒。博士(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伏生冒杀头之祸,把《尚书》保存下来,并把《尚书》又传给了欧阳生。
欧阳生把《尚书》传给他的子孙。传到第8代是欧阳歙,并形成了欧阳“尚书派”。由于这一派是得到伏生的真传,在社会上很有地位,拜欧阳歙为师的有千人之多。
欧阳歙学识渊博,为人忠诚老实。对学生呕心沥血,循循善诱,非常受学生的爱戴。但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儿,欧阳歙获罪下了监狱。他的学生听说了,纷纷到洛阳皇宫门前请愿。有时多到千人。可是朝廷却不闻不问不放。
平原郡有个青年叫礼震才,听说老师被判处了死刑,非常难过。连夜赴京师。走到半途,他让人用绳子把自己捆起来,托人把他送到洛阳监狱,坚决要求自己替老师受刑。监狱看守说:“古今中外还没见过这种事,我们不敢作主。”这样他就给皇帝上书,要求替师受刑。他的奏稿这样写道:“我的老师欧阳歙是学界宗师,世传八代博士。他的儿子年纪尚小,尚不能继承欧阳博士的学业。博士死后,《欧阳尚书》将失传。如果这样,陛下岂不是背上了杀戮贤臣的罪名,而学界从此也将失去最好的导师。这将是学臣无法弥补的损失。我恳请陛下能允许我顶替欧阳老师的死罪……”
可惜表章呈上后,待批期间,欧阳歙就病死在狱中了。礼震才坚决要求替师受刑,却传为千古佳话。
【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汉明帝尊师拜师
东汉时期,汉明帝刘胜十分尊敬老师。当刘胜还是太子时,光武帝便为他选定一位名叫桓荣的老师,为刘胜讲解经义,并封他为太子少傅。
当时,贵为太子的刘胜对老师非常讲究礼仪,每次都恭恭敬敬地听从老师的教诲,虚心学习,刻苦攻读。几年之后,刘胜便成为当时出色的经学家,并早成大器,即位当上了皇帝。
不过,刘胜并未因自己当了皇帝就骄横起来,相反,他对老师依然毕恭毕敬。由于老师桓荣年迈,他便免去了老师上朝奏事的礼节,让桓荣在家休养,并经常带着大臣们去桓荣家里听课。
在繁华的洛阳城内,那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象:宽敞的街道上,行人和车辆纷纷闪出一条路,然后有一辆高大、宽敞、华丽的彩色马车从中直驱而过,车后又跟着一支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桓荣家驶去。老百姓对圣驾都投以尊敬、钦佩的目光,纷纷赞叹:自古以来,还没有遇到这种亲自驱车到老师家求学的皇帝。
为了不惊动老师桓荣,每当马车临近桓荣家时,明帝都下令停车,然后下车步行进入老师家的小巷。桓荣得知皇帝驾到,便赶紧整理好衣帽,到门外恭候,以行君臣之大礼,但汉明帝每次都非常恭敬地请老师免礼。然后亲自搀扶老师进入府中,让老师上座,并叫大臣们在桓荣面前摆设案几,让文武百官站在桓荣面前,以表对老师的尊敬与关心,然后自己则像小学生一样捧着经书,全神贯注地听桓荣老师讲课。
休息时,明帝还会亲自捧着在皇宫特意为老师做的点心,恭敬地送到老师面前,请桓荣品尝。
永和五年,桓荣身患重病,明帝多次去老师家中探望,每次来都是小步跑到老师的病床前,并叮嘱有关大臣经常到老师家帮助老师料理家事。
不久后,桓荣病故,明帝悲痛万分,不顾圣驾的尊严,不顾大臣的劝阻,脱下龙袍,穿上丧服,亲自到桓荣老师家为之吊孝送葬。同时,他还将周朝高士伯夷叔齐墓葬首阳山的一块要地赏给桓荣作为墓地,并赞扬老师:“桓荣老师的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可以和古代贤人相媲美。”
【7】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范缜以师为父
范缜是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舞阴(今河南泌阳)人。是晋朝安北将军范汪的后代。祖父范璩之曾做中书郎。可以说出生于书香门第。只是父亲去世很早,使家道中落,生活的艰辛,形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但也增加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
他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不仅学习儒家、道家学说,也学习法家、墨家学说。正因他广泛涉猎群书,加上他的性格,不随波逐流,喜欢独立思考,所以他接受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9岁,他拜刘献为师,成为刘献的得意门生。刘献喜欢他刻苦钻研,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经常对他个别教育,解答疑难问题。师生一谈就是一个长夜。
范缜20岁了,按当时的习惯举行冠礼。常规做法是:由父亲把他的头发束起来,举行仪式,表示他已长大成人。可是范缜幼年丧父,这冠礼就由老师刘献代替父亲来给他束发。同学们也都来祝贺。刘献以师代父,对范缜鼓舞很大,尤其对他后来写出《神灭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李世民教子尊师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太宗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他曾经对臣下说过:“一个具有中等智力的人将来怎么发展,主要由教育来决定。”他还列举周成王和秦二世正反两个例子来说明“人的善恶由近习”的道理。因此,他给几个皇子选择的老师都是一些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他还一再告诫自己的子女要尊敬老师。
公元639年的一天,长安城里太子居住处的东宫前,突然出现一乘大轿,一个头戴乌纱身穿袍服的老人,由几个太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走下轿来。这时,东宫大门敞开,从里面走出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上前向老人施礼。这个少年就是皇太子李承乾。那么,来的这位老人又是谁呢?也许有人会以为是皇帝的重臣。其实不是,他是皇太子的老师李纲。原来李纲由于患了脚疾,行走不便,唐太宗就特许他乘轿入宫讲学,诏令皇太子亲自拜迎老师。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又令礼部尚书王珪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李泰的老师,一天,有人反映说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听了十分生气,当着王珪的面批评魏王,说:“你以后每见到王珪,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松懈。”从此,魏王李泰看见老师,总是好好拜迎,听课时也十分认真。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9】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今世说》
雍正帝扣银罚轻师
雍正年间,有一个驻京学使,他喜欢在同僚中吹嘘自己为人正直,为官清廉。
有一天,一位早年的先生来求见他。他看了看老师那衣衫褴褛的样子,就猜透了八九分,于是说道:“恩师光临寒舍,学生三生有幸,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不知身体可佳?精神可好?专程前来,又有何见教?”寒暄了一阵,才让座。先生看了看满屋生辉的装饰和学生那不冷不热的样子,也不敢坐,只好开门见山地说:“身体精神均佳,只是生活拮据……”
学使不等先生说完,就忙推托说:“多年来,弟子牢记先生‘为官清廉’之教诲,不敢苟私。然清廉就要清贫啊!故手无银两,家无余资……”不等学使说完,先生便说:“为师不难为你,告辞了!”
学生十分得意,照例在同僚中宣扬了一通,以示廉洁,心想传到皇帝耳朵里,定会龙恩大降,身价倍增。此事,果然传到了雍正皇帝的耳朵里。哪知雍正帝不但没有“龙恩大降”,反而大为恼火,说:“国将富,必尊师而重傅。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又有‘一日三炷香,供奉天、地、君、亲、师’之礼。学使弃先人之说,违先人之礼,实属不道!”于是传旨,从学使正俸以外的补贴中扣500两银,给其师,以顺言正名!从此,雍正帝扣银罚轻师的故事,便传扬于世。
【10】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
段玉裁尊师
段玉裁(1735—1815年),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和经学家。其从小热爱学习,一直到老仍好学不倦。他博览群书,知识异常渊博,著述甚富。
乾隆二十五年,段玉裁因中举要到京城去,路遇当时有名的国学大师、考据学家、思想家戴震。戴震对经学、天文、历算、地理、训诂音韵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段玉裁早已耳闻,便虚心求教拜戴震为师。后来段玉裁去四川富顺和南溪当知县,每次收到老师的信札,不管有什么事,总是双手恭敬地接过来,然后敬重地面对老师居住的方向诵读。那时,段玉裁的声誉早已不在戴震之下,还如此尊师,被世人高度赞扬。
乾隆四十一年戴震病逝,段玉裁知道后,非常悲痛,尽管他的境况也不佳,但仍给老师家送去了不少银两,有些钱还是现借的。
段玉裁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有学问的名人,是因为他能以德才兼备的人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虽然他一生享誉甚多,却从不狂妄自负,总感到自己读书太少,没取得什么成就。他80岁时还写了一篇自序,悔恨自己“忽忽至今,遂已八十。回首平生,学业何在也”?决心从此以后要珍惜时光,为“多见一善人,多闻一善言,多得一善书”而自幸。他还以自悔的心情告诫子孙:一个人不要虚度年华,要惜时如金,要尊师、敬业。只要这样,无论生命长短都是有意义的。正是这种尊师敬业的精神,使他在学习知识上永不满足,赢得美誉。
本文由【大道知行】(dadapzhixing)编撰整理,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