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晚风轻拂秋意浓的句子(咀嚼一下那些俊朗的词句)
形容晚风轻拂秋意浓的句子(咀嚼一下那些俊朗的词句)明祁承㸁澹生堂藏书印。其在《历代藏书家印鉴》中只标主人所属者,未标注作者。一些担心子孙不能谨守先泽的人们,便把箴规铭戒镌入印章。吴让之曾刻“鬻及借人为不孝”。此句出自叶德辉《书林清话》的记载:“唐杜暹题其藏书卷末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书林清话》引自宋周煇《清波杂志》) 至于收藏鉴赏印按等级分,有官有私,但无论官私多以标记专属为主,兼而表示曾经审鉴过目之意。内容大致有帝纪年号、历官阁职、郡望乡里、斋馆处所、丛籍编目、姓名字号等,累累钤缀不可胜数。闲文鉴藏印则以授受、箴诫、记事、言志、抒情等为内容,如君匋先生所刻 “与君一别十三年”便是一例。 钱君匋 “与君一别十三年” 吴让之 “鬻及借人为不孝”
文、图 | 毕恭
髯翁妙笔复归我,如对故人意缠绵。犹记当年招饮日,毫风墨雨卷山川。
这是钱君匋先生的一首诗,写于落实政策发还文物之际。在接到第一批于右任书件时,便喜极而赋。据其回忆文章描述,当时急不可待地刻了“与君一别十三年”和“君匋庚申重得”一朱一白两方印,准备盖在久别重逢的书画文物上。文物回家的那天晚上,在阖家高兴之余,又痛饮了五斤花雕酒。可以想见,老人看到文物时的兴奋程度犹如母子重逢,喜得老泪纵横,心情非文字所能形容!
区别于作为正式“征信”之物的名章,闲章多是文人以成语、名言、诗词或其他文字,随手拈来镌入印中,堪比映射着主人当时心境的一杯饮品,或水、或茶、或酒、或咖啡…… 旨在唤起赏契者的那会心一刻。
至于收藏鉴赏印按等级分,有官有私,但无论官私多以标记专属为主,兼而表示曾经审鉴过目之意。内容大致有帝纪年号、历官阁职、郡望乡里、斋馆处所、丛籍编目、姓名字号等,累累钤缀不可胜数。闲文鉴藏印则以授受、箴诫、记事、言志、抒情等为内容,如君匋先生所刻 “与君一别十三年”便是一例。
钱君匋 “与君一别十三年”
吴让之 “鬻及借人为不孝”
一些担心子孙不能谨守先泽的人们,便把箴规铭戒镌入印章。吴让之曾刻“鬻及借人为不孝”。此句出自叶德辉《书林清话》的记载:“唐杜暹题其藏书卷末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书林清话》引自宋周煇《清波杂志》)
明祁承㸁澹生堂藏书印。其在《历代藏书家印鉴》中只标主人所属者,未标注作者。
元赵孟頫书藏书卷后云:“吾家业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何如。后人不读,将至于鬻。颓其家声,不如禽犊。苟归他室,当念斯言。取非其有,毋宁舍旃!”毛晋汲古阁至刻为印记,钤于藏书前后(见蒋光煦《东湖丛记》)。同样的还有明祁承㸁澹生堂藏书印铭云:“澹生堂中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之欣然忘饮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勿失。” (亦见蒋光煦《东湖丛记》)
王福厂 “但愿得者如吾辈,虽非我有亦可喜”
王福厂 “不读则鬻,毋果蠹腹”
王福厂先生曾刻一印:“但愿得者如吾辈,虽非我有亦可喜。”意思是说,但愿得到此物(被这方印钤盖之物)的人也是我辈中人(与我志同道合),即使不是我得到了,也同样感到欣喜。他还有一方“不读则鬻,毋果蠹腹”显得更为旷达,是告诫后人,书如果不读就卖掉,让给喜欢翻看的人,不要因为弃置日久都喂了书虫。
著名书画家张大千用印非常讲究。他的收藏印中有一方“藏之大千”,意为“双关”。先是标记一下 “大千”收藏过,因为他知道私人收藏很少有能长久拥有的,更不可能“子孙永宝”,既而道出:“藏之大千世界”。张大千鉴赏印“大千游目”,有“过眼”之意。张大千多将此印钤于自认为看得过去的藏品,有经我大千看过之意。此印曾钤于石涛《金山龙游寺册》(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之十一页。“大千好梦”也是张大千的收藏印。“好梦”有两解,一曰“做”美好之梦,即美好愿望在梦中实现,一曰好(四声),即爱“做梦”,有太多美好愿望和追求盼望实现。此印曾钤于石涛《金山龙游寺册》(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六、四川博物馆藏石涛《山水册页》。
(请横置手机欣赏)
八大山人《墨荷图》手卷
图曾经高邕、张大千、陈璧承旧藏,钤有张大千鉴赏印“大千好梦”。
石涛《金山龙游寺图册》(部分) 故宫博物院藏
上钤印“大千游目”鉴赏印。
张大千自用印六方,包括半通印“张爰”、姓名印“张大千”、“张季”、斋号印“大风堂”和鉴赏印“大千游目”、“大千好梦”。
看着这些俊朗的词句不难想像,明窗净几,赏鉴之人焚香静坐。展观之余,觉得纸白如玉、墨润如脂,不由得取出印章,在角落钤上一方朱红的印痕,替心爱的书画增些色泽,品味悠然,也凭添些许喜悦。
本文节选自2019年第7期《中国收藏》杂志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