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游记原著剧情讲解(西游记原著解读)

西游记原著剧情讲解(西游记原著解读)因为长生违背了自然规律,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所以西游记并非天马行空,而是逻辑非常严密的古代科幻小说。《西游记》描写的是一群世俗化的神仙或者神仙被世俗化。他们也有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追求,如来就赤裸裸地抱怨出场费不高。神仙也需要钱,神仙也需要生活。不仅如此,在西游世界里,神仙也会死,只是寿命长而已。如果没有续命的东西,如蟠桃、金丹、人参果和人肉,他们就会死得很惨,魂飞魄散灰飞烟灭,连投胎的机会都没有。西游记中的“道教”和“佛教”与现实中的佛道两教是两码事。西游记是一部虚构的神话小说,小说中的观音、如来、太上老君是小说创作的人物,只是同名同姓而已,不是现实中的宗教圣人,他们互相不等同于对方。如果真的要把他们扯上关系,那西游记就是一部歪曲历史和诽谤圣人的禁书。《西游记》是一部讽刺小说,在原著中,玉帝、如来、观音和老君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没有逃脱被作者讽刺的命运。在西游记中,“如来”不是某个人的名字,而是相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熟读《西游记》有利用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西游记》对人物以及各种景观描写精致细微,塑造的人物性格非常鲜明,内容构思紧密又充满想象力,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一块璀璨的瑰宝。

《西游记》成书于万历年间中期,此时明朝的统治阶级已经非常黑暗腐朽。读书人找不到出路,经常借写文章来批判社会,以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或对上层社会的政治诉求。

《西游记》既不是为神仙歌功颂德的传记,也不是佛道宗教经典,更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一部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讽刺小说,反应社会现实的批判小说,是一部描写人性的巨著。如比丘国的国王用1111个小孩的心肝做长生不老的药引,是讽刺明朝的嘉靖皇帝想长生不老,用1111个少女的经血做药引的历史;朱紫国的国王为了女人长期不理朝政,是讽刺当朝的万历皇帝;朱紫国甚至出现了明朝才有的“锦衣卫”……

作者把贞观年号故意写到27年,而真实历史上的贞观年号总计23年,就是不想让大家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历史小说。西游世界里的故事和人物与历史、宗教无关。在《西游记》中,老君不仅是道教的创始人,还化胡为佛创办了佛教,观音取代文殊成了“七佛之师”,在道教的神话中,开天辟地的是元始天尊,在西游记中变成了太上老君,这些都与现实中的宗教不符。

西游记原著剧情讲解(西游记原著解读)(1)

西游记中的“道教”和“佛教”与现实中的佛道两教是两码事。西游记是一部虚构的神话小说,小说中的观音、如来、太上老君是小说创作的人物,只是同名同姓而已,不是现实中的宗教圣人,他们互相不等同于对方。如果真的要把他们扯上关系,那西游记就是一部歪曲历史和诽谤圣人的禁书。

《西游记》是一部讽刺小说,在原著中,玉帝、如来、观音和老君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没有逃脱被作者讽刺的命运。在西游记中,“如来”不是某个人的名字,而是相当于佛教里的“总统”,如来的原型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尊者。

如果把玉帝和王母娘娘比做当朝的皇帝和皇后,如来和老君就像是朝廷新旧两股政治力量,观音和南极仙翁则是中间派。其他神仙就是皇帝和这两股政治力量的代表人物,妖怪就是被上层宰割的底层官吏,甚至是普通百姓。这样比较,小说中的故事就好理解:《西游记》描写的是皇帝与新旧两大政治力量的较量,以及他们内部的扑朔迷离的关系。

《西游记》描写的是一群世俗化的神仙或者神仙被世俗化。他们也有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追求,如来就赤裸裸地抱怨出场费不高。神仙也需要钱,神仙也需要生活。不仅如此,在西游世界里,神仙也会死,只是寿命长而已。如果没有续命的东西,如蟠桃、金丹、人参果和人肉,他们就会死得很惨,魂飞魄散灰飞烟灭,连投胎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长生违背了自然规律,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所以西游记并非天马行空,而是逻辑非常严密的古代科幻小说。

西游世界的时间以地上的时间为准,天上和仙山的计时和地上不一样,它们的一日相当于地上一年,天上的一天可能比较漫长。如来虽然住在人间的灵山上,也是按天上的时间计算。灵山脚下的时间和地上是一样的,金顶大仙在灵山脚下等了唐僧十四年。

西游世界的纪年以天地交合一次为一元,太上老君为开天辟地之祖,第一次混沌,由老君劈开。然后每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天地会交合一次。交合的时候,空气慢慢污浊,天地解体逐渐变成混沌,万物皆灭,有高深修为的神仙除外。

经过四个四千五百年后,然后地气渐渐上升,天气渐渐下降,天地阴阳交合在一起,天地变得清爽,万物皆生,有日月星辰,有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世界又恢复正常。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讲,一元相当于太阳系的一天。

西游记原著剧情讲解(西游记原著解读)(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西游记》中,神仙排位是: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如来是五老之一的“西方佛老”,观音是“南方佛老”。老君是万仙之祖,“三清”之一,属于元老级别。玉皇大帝介于“三清”和“四御”之间,全称为: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帝是万神之神,天地间的最高统治者,是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上至三十三层天下至十八层地狱的万物万灵。

“三清”相当于天界的创始人董事长,没有任职,属于天庭的荣誉顾问。他们住在三十三层天之上,不受玉帝控制。“四御”指的是: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他们相当于四个副总经理,如果玉帝是总经理的话。“五老”则相当于五个加盟店老板,独立经营但是接受玉帝的管辖。

第十八层地狱为冥界的“九幽”之地,冥界的最高统治者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他的助理为十大阎王: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注意阎罗王只是其中的一个阎王。

取经项目策划人是如来,审定人是玉帝,项目总监是观音,项目经理是唐僧,而取经团队的核心是孙悟空。孙悟空、猪悟能和沙悟净的佛家名称代表修行者的最高境界:空、能、净。

取经团队五人组,由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组成,孙悟空属“金”,猪八戒属“木”,小白龙属“水”,唐僧属“火”,沙僧属“土”。五行相克。组成一个稳定的团队。沙僧的加入,是玉帝对取经团队最大的贡献,是维系取经团队稳定的基石。

西游记原著剧情讲解(西游记原著解读)(3)

唐僧师徒取经的目的:打通佛教传播至东土大唐的通道,将佛教在南部詹州发扬光大,迎接唐僧重还灵山,消灭如来的竞争对手。

《西游记》中的五界,分为天、地、人、神、鬼,即:天仙、地仙、人仙、神仙、鬼仙。天仙住在天上,如玉帝、托塔李天王等;地仙住在地上,如“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罗刹女等;“人仙”指的是各个时代的圣人;神仙住在海外和仙山上,如观音、如来等;“鬼仙”住在地下,如土地、山神、阎王等。妖怪的身份比较特殊,其实他们就是还没有获得正式岗位的神仙,他们没有天庭的福利,也不在玉帝管辖范围内,他们相当于叛乱分子,随时会被招安或被剿灭。

在西游世界中,妖怪吃人,就像人吃动物一样,是正常的食物链。神仙下界变成妖怪后也会吃人,如奎木狼,金角、银角大王。猪八戒和沙僧在下界做妖怪时都吃过人。也有妖怪不吃人,如黄狮精,黄狮精是唯一不吃人却被人吃掉的妖怪。孙悟空在做妖怪的时候没有吃过人,唐僧师徒在乌鸡国中,原文有提到孙悟空没有吃过人。

动物成仙首先要修炼成人形,但是以人形存在的妖怪战斗力直线下降,所以他们经常变回本相与孙悟空交战。由于女妖精爱惜容颜,她们的修为基本上用在了外貌上,所以她们的战斗力比较弱。

长期以来,大家受影视剧的影响,对《西游记》的原著有很多误区:

1,以为金蝉子和唐僧一样天生就是和尚。根据原著分析,金蝉子很可能是半路出家,出家前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这比较符合人性,如来佛祖的原型释迦牟尼在出家前也结婚生子。

2,以为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功德圆满之后还是原来的本相。实际上只要他们得到正果后,他们很快就可以修炼成人身肉体。所以“斗战胜佛”未来很可能是个帅哥,而且是一个举止庄重的佛门弟子,就像毗蓝婆菩萨一样,她的本相是一只母鸡。

3,以为观音的本领不如如来。实际上观音的能力不在如来之下。

4,认为唐僧自始至终都戴着“毗卢帽”,身穿锦澜袈裟。其实这只是唐僧在大庭广众及面见皇帝或者佛祖时的正式着装。在乌鸡国时,唐僧是光着头。在通天河的时候,唐僧是戴着斗笠。

5,以为孙悟空降妖除魔的故事和聊斋一样是并列的,甚至还有人认为西游记可以倒过来读。其实这是对西游记原文的深度了解不够,西游记的故事有着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

……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科幻小说,反映了早期中华民族探索未知世界的思想。如:

牛魔王的“避水金睛兽”相当于现代的潜水艇;

照妖镜相当于雷达扫描;

孙悟空变成几十个相同的猴子相当于克隆技术;

千里眼顺风耳相当于卫星传播;

龙王布雨相当于现在的人工降雨;

老君的“金刚琢”相当于巡航导弹;

神仙的坐骑包括天马相当于现在的载人飞行器;

老鼠精的“隔空传音”相当于现代的无线电话;

……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丰富想象力,他们已经具备了对宇宙探索的初步的现代思想。

附:西游记原著解读系列目录:

  • 01——开篇
  • 02——探讨孙悟空大闹天宫背后的秘密
  • 03——神秘的须菩提祖师
  • 04——探秘唐僧成佛的原因
  • 05——非凡的金蝉子与平凡的唐僧
  • 06——猪八戒被贬过程的分析
  • 07——黄风怪的任务
  • 08——破解白骨精的身世之谜
  • 09——黄袍怪与百花羞公主的“夙世情缘”(上)
  • 10——孙悟空与观音菩萨的矛盾分析
  • 11——金角、银角大王的任务
  • 12——黄袍怪与百花羞公主的“夙世情缘”(下)
  • 13——九头虫与龙女万圣公主的任务
  • 14——红孩儿的身世之谜
  • 15——西凉女国奇缘以及唐僧的心态分析
  • 16——悲情女妖蝎子精
  • 17——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为什么花了十四年时间
  • 18——观音为何以鱼篮形象出现在通天河和毒敌山
  • 19——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的原因
  • 20——真假美猴王
  • 21——荆棘岭的秘密和杏仙的故事
  • 22——蜘蛛精与七仙女的关系分析
  • 23——唐僧(金蝉子)与金鼻白毛老鼠精的感情分析
  • 24——唐僧为什么不喜欢孙悟空
  • 25——如来与观音的微妙关系
  • 26——如来与太上老君的较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