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这是话剧《洞》的台词,它以戏剧的形式,将触角探入家庭生活中最隐秘的角落,试图构建暴力发生时的戏剧情景,在情境中探寻家庭暴力的真相。一脚踢在了孩子的肚子上。“你这次考了第几名?”“……21名”“全班38个人,你给我考21名,你知道这是什么?这是中下游水平。你在学校考不到前三,以后你怎么能在社会上出人头地?”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2)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3)

“说,你的学费多少钱?”

“一万块”

“我所有的钱都给了你,省吃俭用,一万块让你上学,是让你去交朋友吗?”

一个巴掌打在孩子的脸上。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4)

“你这次考了第几名?”

“……21名”

“全班38个人,你给我考21名,你知道这是什么?这是中下游水平。你在学校考不到前三,以后你怎么能在社会上出人头地?”

一脚踢在了孩子的肚子上。

这是话剧《洞》的台词,它以戏剧的形式,将触角探入家庭生活中最隐秘的角落,试图构建暴力发生时的戏剧情景,在情境中探寻家庭暴力的真相。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5)

在鼓楼西剧场看完话剧《洞》,整个过程都非常地难过,所有的内容都会触发我一直以来思考的家庭教育,以及父母的功能与作用。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6)

你的学费一万块钱,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

你考试考差了,你怎么出人头地?

你做的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你就是错了。

因为我是你的父母,我做的都是为你好!

为了给你攒学费我都吃不好喝不好,全部都用来养着你,你竟然去早恋?

我们已经生活在了社会的底层,社会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你不努力怎么去出人头地?

我打你是因为我爱你,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按照我的来,你就可以成功!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7)

我想对这样的爸爸妈妈说一句话:你这么明白,你倒是自己去做啊!去努力,去实现啊!你因为生了一个孩子,养育了一个孩子,就成为神了吗?

这一类家长的逻辑就是孩子是附属品,因为他暂时需要依附你而生存,你就要掌控孩子的一切,除了让孩子实现你不能实现的愿望,还要在孩子身上发泄你对外界的愤怒。

那么,如何做他的神呢?就是打他,打到他怕,打到你爽。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打你!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8)

• 2013年1月,一位父亲酒后见4个月的女儿哭闹,用脚踹向女儿,致孩子身亡,法庭上的爸爸笑着说“这结果对女儿是个解脱”。

• 2014年5月20日,浙江杭州张明因为11岁的女儿抄作业把她双手反绑,用绳子殴打至死亡;

• 2016年6月24日,深圳龙岗,一个16岁的女孩因为长年被父母辱骂殴打,服药自杀。24日早上,她腹疼如绞,已经不太行了。但父亲以为她偷懒,又痛骂一通,还扬言要打她,根本没在意。后来父母匆匆出门,下午回家时,发现孩子已经离开了人世。

• 今年1月5日,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的一个小男孩,因为弄丢了妈妈的手机,被妈妈用胶带捆绑住手脚,毒打5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发现孩子已经死亡。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会非常的痛心,是怎样的人能对自己的孩子下如此狠手?他们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不懂爱?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9)

很不幸,大部分的他们本身就是家暴的受害者,这种暴力因素在代际中传递,害怕、恐惧、自卑、低自尊的性格特点也会一代一代的遗传下来。

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于1961年进行的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实验。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0)

▲ 实验视频截图

班杜拉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观看一位成人(榜样)殴打一个波波玩偶。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各包括24名儿童,分别观看攻击性行为,以及观看非攻击性行为。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再按性别再次分组,然后再分别观看同性榜样和异性榜样。

实验结果:

■ 观看暴力行为的儿童,模仿暴力行为的水平远远高于观看非暴力行为的儿童。

■ 男孩比女孩更愿意模仿同性榜样。

■ 男孩模仿肢体暴力的行为多于女孩。

■ 榜样为男性时,女孩在模仿阶段会表现出更多肢体暴力;榜样为女性时,女孩在模仿阶段则表现出较多语言暴力。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1)

如果觉得实验离我们太远,那看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

网友A: 在家里被妈妈用鞭子虐待,妈妈一遍遍把我弄哭,再把我逗我笑(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循环那种感觉比死都难受)我的自尊就这么被踩到脚下。以至于我后来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打得越狠,心里越高兴的那种快感,以至于我有一次差点把妹妹活活打死。

网友B: 我的父亲很暴力,对我是从小打到大,我的母亲面对父亲很懦弱,但面对我时很强势,我只要一两句话讲得不合她心意,她就会暴跳如雷,喋喋不休哭诉两小时。后来,我的第一次婚姻也经历了家暴。我当时绝望极了,感觉自己离开了原生家庭的家暴,又进入到另一个家暴环境。

这些孩子承担了父母的暴力,这种攻击力进入到他们的世界,必然是需要出口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向外攻击,伤害别人,他们会变成怀有暴戾情绪的危险的人,甚至去杀人;另一种就是向内攻击,伤害自己,他们会变得自卑、抑郁,甚至去自杀。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2)

许多父母以为,孩子打几下,骂几次,根本不要紧。

不!

你们低估了暴力的伤害程度。

你对孩子扬起拳头,“我要打死你这个死孩子”,他会以为自己不被爱,命如草芥,没人在乎,于是走向暴戾或抑郁。

家庭中的暴力最容易摧毁一个人。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3)

其实家庭中的暴力不仅存在于热暴力,还有更加沁入骨髓的冷暴力,心理学将其称之为“情绪虐待”,这种暴力伤人于无形,是一种心理伤害,外表看不见伤痕,却能深深地伤害孩子的一生。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4)

所谓的情绪虐待,就是阻止和阻断孩子的情绪表达。使用否定打击、侮辱诋毁、操纵控制等各种手段对孩子进行干预的行为。

• 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么个儿子

• 你简直一无是处

• 幸好你长得漂亮,或许还有点用

• 你就是个废物

• 说到底你还是比不上xx的一丝一毫

• 看到你真让我厌恶,你是专门来折磨我的吗

这些话听起来耳熟吗?这样的冷暴力你有没有经历过?有没有将它传递给你的孩子?

教育是一件带着“基因”的事情,很容易被“遗传”下来: 一代一代地复制未完结的创伤,并将很多毒性教条继续强加在孩子身上,粉碎他们活力十足的自发性,以及自然的情绪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某一代人的觉悟与自省,这样的代际传承就会延续下去。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5)

希望每一位看这篇文章的父母,如果发现自己有这样类似的行为,就请静下来想一想,是否愿意让你的孩子承受你所承受过的痛苦?

父母的作用和功能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给孩子一个生的机会、一个爱的环境、一份真的尊重、一种接纳的包容……孩子是你第二次成长的机会,请不要让家变成伤人的地方。

把满满的爱给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6)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7)

怎样理解打是亲骂是爱(你是不是对爱有什么误解)(1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