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与用法练习100题(文言文常考虚词用法总结)
文言文虚词与用法练习100题(文言文常考虚词用法总结)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青。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节。
佳鑫诺中小学服务热线:0311-82970268
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总结初高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觉得有用,记得关注、转发、收藏哦~
文言文虚词“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节。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青。
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译文:从小道逃走,把和氏璧送回到赵国。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译文:楚国有的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湛,由于贪玩而荒废。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译文: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译文: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会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老师学习为耻辱。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您被赵王宠幸。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译文: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译文:所以在内被郑秀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6.同“与”,可译为“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译文:诸葛亮身高八尺 每每把自己跟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7.比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青。
②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译文: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
8.【于是】
(1).相当于“于 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件事上,对于这种情况,从这等。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口技》)
译文: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译文:我爷爷死在捕蛇抵赋这差事上,我父亲死在这差事上。
③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译文:对于这种情况我有很深的感叹。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于是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声瓦缶。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于是就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做人质。
9.【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译文:我将长久地被见过大世面、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译文:现在这条小溪仅仅因为愚而被玷辱,是什么原因呢?
二
文言文虚词“与”
(一)介词
1.跟,同或不翻译。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译文:沛公驻扎在霸上,未能同项羽相见。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译文:你的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③刘备天下枭雄,与曹有隙。 (《赤壁之战》)
译文: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曹操有仇
2.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译文:把秦国从别国的贿赂中得到的土地,跟它靠打胜仗夺得的土地相比较,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百倍。
(二)连词。和,及。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译文:但是(那些)有谋略的臣子和有用力的猛将,不能不(主义)收养和选择。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三)语气助词,通“欤”
①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译文:大王最大的欲望是什么呢?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四)动词
1.给,给予,授予。(实词)
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译文:玉斗一对,打算送给亚父范增。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译文: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结交,交好,亲附。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译文:这是因为齐国亲附齐国而不帮助五国。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借助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与自己结交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
3.对付。
①胡虏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读“”yǜ)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三
文言文虚词“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译文:成名反复思索,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译文: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二)助词:
1.放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前同动词组成名词短语,表示“……的(人、事、地方)” “所……的(人、事、地方)”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
译文: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情况,大概跟我相同。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译文: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那些爱好游览的人(所到的地方)还不到十分之一。
③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译文:夜里却用兵包围我居住的旅舍。
④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
译文: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个贤能的人。
2.与“为”合用,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你们这些人最终都将被他俘虏。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译文: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
(三)固定结构
1. 【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东西等)”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备:周全,周到。)
译文:我(用来)对待侯生的礼节也算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不知道的。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2. 【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们离开自己的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意动用法
译文: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头,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边啊。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
四
文言文虚词"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便” “于是”,或译为“原来是” “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译文:项王说:“真是勇士!赏给他一杯酒。”(旁边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译为“假使”“如果” ;用在后一分句,译为“那么”“就”“要是……就” “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害,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译文:(假如)我从前不作这种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
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译文:木材经墨线划线(锯出来)就直,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译文:道路平坦并且近的地方,游人就多;道路艰险并且远的地方,到的人就少。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 “却” “反而” 。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译文: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老师学习为耻辱。
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译文:手刚刚松开,它却又猛然跳起逃走。
③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译文: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4.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译文: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使人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译文:小的可以得到邑镇,大的可以得到城市。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 “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译文:这就是(登临)岳阳楼(所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啊。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 “原来”“原来是”“原来已经”。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译文:我慢慢地视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译文: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经登舟离岸了。
(三)⑴动词相当于“效法”,“依据”。⑵名词。相当于“准则”。 (实词)
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周易》)
译文:黄河出现了背上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图形的神龟,是祥瑞的兆徵,伏羲依据“河图”画出了先天八卦,周文王依据“洛书”画出了后天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