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如何证明(肺纤维化不可复原)
肺纤维化如何证明(肺纤维化不可复原)肺纤维化也确实有损伤很严重的患者,比如真的存在肺部90%都纤维化的程度,而在这种情况下,肺功能肯定就不够用了。比如我们日常的运动没法正常进行,甚至连吃饭、洗澡、简单的家务都做不了,都要有氧气辅助才行,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当年SARS感染的患者中只有少数存在这种情况,50%的感染者的肺功能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而本次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要低于SARS,所以不用太多考虑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不多见肺部纤维化石可以通过影像看到的,新冠肺炎影响出现的毛玻璃状就是肺部纤维化的原因,一般来说我们在影像中看见的间质发炎,有一部分是可以复原的,但如果肺部的间质真的发生了纤维化的地方,确实不能复原,损伤了的地方以后只会维持纤维化的状态。肺炎造成的纤维化不会再扩展,损伤多少,就纤维化多少。肺纤维化无法恢复,听上去很恐怖,但实际上要看其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因为人的肺部组织其实有很充裕的储备,有种说
我们目前了解的信息是,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烧(高于摄氏38度)、乏力、咳嗽及呼吸急促等,也可能出现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或会有肺炎病征,情况严重者更有可能出现肺纤维化情况。
那么,肺纤维化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其实,新冠肺炎有机会导致肺纤维化,或对肺功能造成永久性影响。对于肺纤维化的问题,网络上有各种说法,甚至有传言可以通过自己来测试肺部功能,那么这个做法可靠吗?可以用来测定肺功能吗?
什么是肺纤维化?肺纤维化不可复原吗?有什么严重后果?
在谈肺纤维化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肺部的结构,打个比方来说,肺部的结构可以比作,挂着很多气球的棚架,棚架就是肺部的间质,这些间质支撑着肺部,形成了肺部的“骨架”,而气球就是肺泡;当肺部发炎、水肿,就会导致间质发炎增厚,一旦肺部长期受损,复原时被疤痕组织代替,就会变成纤维化。
肺部纤维化石可以通过影像看到的,新冠肺炎影响出现的毛玻璃状就是肺部纤维化的原因,一般来说我们在影像中看见的间质发炎,有一部分是可以复原的,但如果肺部的间质真的发生了纤维化的地方,确实不能复原,损伤了的地方以后只会维持纤维化的状态。
肺炎造成的纤维化不会再扩展,损伤多少,就纤维化多少。
肺纤维化无法恢复,听上去很恐怖,但实际上要看其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因为人的肺部组织其实有很充裕的储备,有种说法称人的肺够用二百年!就算有部分组织受损,并不等于患者日常生活会受很大影响。当然,患病后需要复健,也需要适应的时间。
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不多见
肺纤维化也确实有损伤很严重的患者,比如真的存在肺部90%都纤维化的程度,而在这种情况下,肺功能肯定就不够用了。比如我们日常的运动没法正常进行,甚至连吃饭、洗澡、简单的家务都做不了,都要有氧气辅助才行,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当年SARS感染的患者中只有少数存在这种情况,50%的感染者的肺功能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而本次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要低于SARS,所以不用太多考虑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
网络上的憋气测试肺纤维化并不可信
在之前,网络的社交媒体上,有人发帖称:新型冠状病毒,有0-24天的潜伏期,感染病毒后,没有任何征兆,但肺细胞已经开始了纤维化进程,直到有一天因发烧及咳嗽去医院检查,此时肺部通常已经50%纤维化了,为时太晚!这个传闻,后来被确认为谣言,但基于这个谣言出现很多其他的传闻,比如所谓的自我憋气测试肺部功能的方法。
这个说法是,以最大深度地吸气,如果成功憋气超过10秒以上,过程中也没有如咳嗽、压抑或不适等,就证明肺部没有纤维化,基本上表示没有感染。
关于这个方法,专家认为这种肺功能测试不可靠,首先这种简单的测试不够准确,如普通伤风等许多轻微疾病也会因为喉咙痒有可能让人在憋气时咳嗽或者出现不适;另外,这测试也不够敏感,即使没有感冒等情况,如果连10秒憋气都做不到的患者,往往是肺部已经出现很严重的损伤,肺功能下降较大,此时应该已经有较明显的症状,不可能还诊断不出来的。
而且,据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前一段时间,发表对1000名新冠肺炎患者个案分析指出,不少患者的肺部初期表现正常,没证据显示他们无法憋气,故不建议以此作筛查方法。那有没有其他可测试肺功能的方法?专家们表示,目前是没好的方法可以在早期自我识别,需要尽快就医检查。
存在无症状感染者,有下呼吸道症状就要马上求医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症状与上呼吸道疾病并没有太明确的分别,据有关研究统计,认为有30%左右的患者甚至没有咳嗽,所以从目前来看,并没特定症状可告诉我们有没有感染新冠肺炎。所以,在目前疫情较严重的情况下,为了安全,如果出现呼吸道的症状,现阶段只能以患病风险来区别对待:高风险人士(比如曾去过疫区、曾与确诊者接触、治疗过感染病人的医护人员等)尽早进行核酸测试;而中低风险的人们没有症状可以先考虑自我隔离,如果有症状应该先去医院诊断。
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既然存在无症状感染者,那该怎么办,是不是稍有身体的不适就应该去医院检查呢?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出现社区内的传播,那么普通人该怎么办呢?
专家们认为:如只有流鼻水、咳嗽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目前患病风险也是比较低的,尤其没有高危的接触史。不过需要特别注意,患者有没有伴随着下呼吸道症状,比如有气喘、呼吸困难、呼吸痛等常见肺受损症状,如果出现了,第一时间就要看是否患了肺炎。不过,即使有这些症状也不意味着你就患了新冠肺炎,一切都要以医院的检测数据为准。
而对于如果存在社区感染的风险的话,那么就要加大检测的力度,所有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都可能需要接受病毒核酸检测,或者肺部影像检查,不能忽略每一个人,这样才能避免感染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