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歌唱家排名(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
蒙古族歌唱家排名(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拉苏荣老师在蒙古族长调发展的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把长调从草原带到了城市,从蒙古包唱到了舞台,在凝聚老一辈歌唱家技艺精华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智慧,奠定了20世纪蒙古唱法理论基础,并且在舞台上生根发芽,他是一位集演唱、研究、传承与教学为一身的艺术家。”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杨玉成如是介绍道。2006年,拉苏荣代表中国出席了“世界蒙古人大会”,在会上,他被誉为“全世界蒙古人的大歌唱家”;也是在这一年,拉苏荣担任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继承和保护工作委员会的中方首席专家,成为中国国家级文化艺术团体中唯一从事这项工作的艺术家。2007年初,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宣告成立,拉苏荣被选为会长。拉苏荣,蒙古族歌唱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将他誉为新中国第二代蒙古族歌王,自他13岁参加乌兰牧骑开始,便致力于蒙古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并且成为蒙古族长调最杰出的传承人。拉苏荣
图为拉苏荣与学生们共同歌唱。 乌娅娜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4日电 题: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民族音乐发展迎来好时代
作者 乌娅娜
“上舞台时要挺胸抬头,不要紧张,观众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把人民的艺术经过加工之后,再表现给人民,需要的是真诚。”4日,已过古稀之年的拉苏荣回到母校内蒙古艺术学院,再一次给学生们讲起了课。
拉苏荣,蒙古族歌唱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将他誉为新中国第二代蒙古族歌王,自他13岁参加乌兰牧骑开始,便致力于蒙古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并且成为蒙古族长调最杰出的传承人。
拉苏荣向记者回忆道,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中蒙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名列其中。作为“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专家工作小组”的中方委员,拉苏荣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图为拉苏荣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乌娅娜 摄
2006年,拉苏荣代表中国出席了“世界蒙古人大会”,在会上,他被誉为“全世界蒙古人的大歌唱家”;也是在这一年,拉苏荣担任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继承和保护工作委员会的中方首席专家,成为中国国家级文化艺术团体中唯一从事这项工作的艺术家。2007年初,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宣告成立,拉苏荣被选为会长。
“拉苏荣老师在蒙古族长调发展的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把长调从草原带到了城市,从蒙古包唱到了舞台,在凝聚老一辈歌唱家技艺精华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智慧,奠定了20世纪蒙古唱法理论基础,并且在舞台上生根发芽,他是一位集演唱、研究、传承与教学为一身的艺术家。”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杨玉成如是介绍道。
图为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 乌娅娜 摄
在拉苏荣的“长调人生”中,他也担起了整理和传承蒙古族长调历史的责任,先后用蒙古文创作出由乌兰夫同志题写书名的《人民歌唱家—哈扎布》和由布赫同志题写书名的《宝音德力格尔传》,记录了蒙古族老一辈歌唱家的故事,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李树榕用三个“接地气”来评价拉苏荣的艺术贡献:“从草原上走出来的艺术家,拉苏荣老师的学习、歌曲作品和著作都是非常‘接地气’的,他把歌唱扎在了生活的沃土中。”
当年与拉苏荣一起学习过的娜布沁花也将毕生经历投入到蒙古族长调的表演与教学中,如今她的学生最小的只有5岁。娜布沁花说:“蒙古传统音乐在内容方面越来越包容和丰富,这也说明其发展也越来越开放。”
拉苏荣先生腿脚已不太灵便,但谈起蒙古族音乐的发展,他高兴得举起了手中的拐杖说:“我们唱着长调走进了新时代,这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好时代,随着学习长调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是蒙古族,也有很多汉族学生在学,而蒙古族音乐的其它演唱形式如短调、英雄史诗、好来宝等也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我们的路宽着呢。”
语毕,拉苏荣和学生们共同歌唱的声音在校园里回荡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