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雅南有嘉鱼诗经(诗经周南葛覃)

小雅南有嘉鱼诗经(诗经周南葛覃)维:发语词。中谷:在山谷中。葛:一种蔓草,可以抽取它的纤维用来织布,俗称夏布,这种草的藤蔓还可以用来做鞋,供夏天船用。覃(tán):延长,此处指蔓生之藤。施(yì):蔓延。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注释】

葛:一种蔓草,可以抽取它的纤维用来织布,俗称夏布,这种草的藤蔓还可以用来做鞋,供夏天船用。

覃(tán):延长,此处指蔓生之藤。

施(yì):蔓延。

中谷:在山谷中。

维:发语词。

萋萋:茂盛的样子。

黄鸟:黄莺,一说黄雀。

集:气息。

喈(jiē)喈:鸟儿婉转鸣叫的声音。

莫莫:茂盛的样子。

刈(yì):割取。

濩(huò):用热水煮东西,这里是指将葛放在水里煮。

絺(chī):细葛布。

绤(xì):粗葛布。

斁(yì):厌倦。

师氏:女师,教女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言:语气助词。

归:回娘家。

薄:助词。

澣(huàn):同“浣”,洗涤。

衣:外衣。

害:通“何”,什么。

否:表示否定,此处指不用洗的衣服。

归宁:回家以慰父母之心。

【赏析】

历来人们对《葛覃》女主人公身份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诗中女子应是一位后妃,这位后妃在女师的教导下,修习女工之事,借此影响民风妇道;有的学者认为诗中反映的是给贵族割葛、煮葛、织布的女奴告假、洗衣、准备回家的一段生活情境。到底是后妃还是女奴,这场争论至今也没有定论。

另外,关于这位女子已嫁人还是未嫁人,也有争论:诗的末章点出了女子将“归宁父母”,在古代,“归”既可指女子的出嫁,又可指嫁出去的女子返回娘家。所以有人认为此诗是赞美后妃出嫁前温习女工、躬行节俭、尊敬师长的美德。但诗中“归宁父母”最恰当的解释是“回家探视问候父母”,如此看来作者本意应该是在描述已嫁女准备回娘家,解释为“准备出嫁”未免有所牵强。不管主人公是后妃还是女奴,是待嫁女还是新嫁娘,诗中描绘这位女子欣喜愉悦和期盼归宁的心情却是没有疑问的。整首诗写的意趣盎然,生动活泼,三个章节递进式地演示了三卷有趣的画境。

小雅南有嘉鱼诗经(诗经周南葛覃)(1)

开篇一章的画面中,并没有出现人,出现的只是一派绿意葱茏的葛藤。生命力极强的葛藤在蓬勃浓郁的山谷之中蔓延,清碧幽静的浅谷中,一阵“喈喈”的鸟鸣响起,原来是一群美丽的黄雀飞来,他们展动翅膀在林间打转,而后又群落在灌木丛上,叽叽喳喳和鸣欢唱。一幅自然和谐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引起人们的无尽联想。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虽然文字中仍旧没有对容貌、形态进行描绘,却仿佛让人看到女主人公如葛蔓般纤纤细腰弯下去,割着长长的葛藤,又见她将割下的葛藤拖回家去烧煮,煮好后剥下葛丝,织织复织织,织成了葛布,缝制成了衣裙,欢欢喜喜穿在身上。一句“服之无斁”,描述女主人公将自己织的布穿在身上永不厌弃的心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辛苦操持获得劳作成果后的无尽欢慰。

小雅南有嘉鱼诗经(诗经周南葛覃)(2)

第三章的情景又是一变,诗中多了一位“师氏”,她似乎静静地倾听着主人公的叙说:“告诉您,我的女师傅,我将要回家去,定要把内衣洗干净,再把外衣也泡上,那些要洗哪些不要洗,我要回家看爹娘。”

小雅南有嘉鱼诗经(诗经周南葛覃)(3)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抑制不住激动的女主人公向师氏这位女师傅连珠炮似的吐露出内心的喜悦。虽然不见形体及面容,然而一位勤劳、聪敏、活泼、孝顺的妙龄女子却生动的出现在面前,可亲又可爱。

小雅南有嘉鱼诗经(诗经周南葛覃)(4)

《诗经》中运用“比”的手法较多,这首诗中“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一句,以黄鸟的“飞”和“鸣”,比喻自由自在的孩童和少女时代,轻描淡写、委婉含蓄地勾勒出黄鸟在林中自由自在的飞转、鸣叫的情景,由此勾起了女子对以往未嫁时无忧无虑生活的回忆,引发了她想回娘家的心愿。

小雅南有嘉鱼诗经(诗经周南葛覃)(5)

诗中还以季节的变化来暗示女主人公想回娘家的愿望从未停止。“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葛蔓刚刚萌发生长,且长势迅速,这时是春季,女子回娘家的想法已在心头滋生;之后“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葛蔓已经爬得遍山漫谷,蓬勃茂密,已是夏季,她想回娘家的 想法如葛藤一样伸延;“是刈是濩”,葛覃长成的秋季到了,女子收割后,纺线织布,回娘家的愿望更加强烈;“薄污我私,薄澣我衣”,此时已经穿上内外重叠的厚衣,闲暇的冬季,诸事具备,马上就要回到家里与父母欢聚。回娘家的愿望历经了四季,终于可以实现,女子当然会激动雀跃、喜形于色、话语连珠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