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赢跟着曹操突围的十员大将吗(山河月明朱棣抄50遍的)
能打赢跟着曹操突围的十员大将吗(山河月明朱棣抄50遍的)曹操兵强马壮,人数众多,无奈他遇到了孙刘联军,周瑜和诸葛亮都是当世人杰,再加上东风故意给曹操作对、曹操军中有发生疫病,死伤惨重,曹操兵败撤军。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曹操的前半生是幸运的,他本姓夏侯,过继给了曹家。20岁的时候靠“举孝廉”成为郎官。黄巾军起义爆发后,他靠着镇压黄巾军逐渐成熟。到董卓篡位时,曹操再次起兵,靠着征讨董卓而成功崛起。建安元年,曹操迎回汉献帝,而后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从此统一北方,进丞相、封为王,挟天子而令诸侯。由于前半生太过幸运,让曹操没想到的是,建安十三年,他遭到了一次较大的挫败——“赤壁之战”。据《三国志·武帝纪一》记载:
由高希希导演的明朝历史剧《山河月明》播出,剧中重现了一些历史故事,也有一些和历史不符的部分,这引起观众的热议。不过,电视剧毕竟是文艺作品,因此大家也不能对它太苛刻。
剧中,太子朱标要重用叛将盛庸,燕王朱棣认为盛庸是个“反复小人”,力劝大哥不要重用此人。朱标认为弟弟太年轻,让朱棣抄写50遍“魏武三诏令”后再来讨论此事。后来,朱标又将此事汇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对太子充满赞许之意,这无疑是对“魏武三诏令”的认可。
那么,剧中反复提及的“魏武三诏令”到底是什么?他为何能得到明朝第一位皇帝和第一位太子的双重认可呢?本文,笔者不讨论电视剧,只和大家分享曹操这道影响中华千年的“魏武三诏令”。
一、朝堂惊雷:曹操的第一招贤令“魏武三诏令”诞生于东汉末年,他的“作者”是魏武帝曹操。不过,“魏武三诏令”不是一份文件,说白了,他是曹操颁布的三道求贤诏书的合称。这三道求贤令可以说是有划时代的作用,对后世帝王的用人有非常深远的借鉴意义。
曹操的前半生是幸运的,他本姓夏侯,过继给了曹家。20岁的时候靠“举孝廉”成为郎官。黄巾军起义爆发后,他靠着镇压黄巾军逐渐成熟。到董卓篡位时,曹操再次起兵,靠着征讨董卓而成功崛起。建安元年,曹操迎回汉献帝,而后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从此统一北方,进丞相、封为王,挟天子而令诸侯。
由于前半生太过幸运,让曹操没想到的是,建安十三年,他遭到了一次较大的挫败——“赤壁之战”。
据《三国志·武帝纪一》记载: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曹操兵强马壮,人数众多,无奈他遇到了孙刘联军,周瑜和诸葛亮都是当世人杰,再加上东风故意给曹操作对、曹操军中有发生疫病,死伤惨重,曹操兵败撤军。
赤壁之战是曹操控制汉献帝后遭遇的最大挫折。这让他开始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
这一年,曹操写下了著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认为,天下枭雄之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之争。然而,孙权、刘备都在招揽人才,如何才能得到人才,这是他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建安十五年,曹操颁布了第一道求贤令,也就是“魏武三诏令”中的第一条,诏令全文是: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道诏令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一》,内容很长,省略了一小部分。
在诏令中,曹操点出了人才对君主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人才不是你坐在家里等,他就会自动找上门的,人才需要主动去“求”。而自己对于求才则非常急切,即“特求贤之急时也”。这里面曹操举了3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这三个例子有递进的作用。
第一,齐桓公之所以能称霸,是因为他得到了管仲这个人才。这是最理想的君臣模式,齐桓公有君王之量,管仲才德兼备。这个例子重在说明人才的“主动”性,即:管仲是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的,有人推荐人才,对君主来说是相对轻松的。
第二,周文王渭水之滨遇姜尚。这个例子重在说明人才的“偶然”性,若周文王没有遇到姜尚,二者怎能携手成就霸业?
第三,刘邦重用陈平的例子。这里的“盗嫂受金”指的是刘邦麾下的重要谋士陈平。陈平未发达时,曾和嫂子有染,发达后又接受别人的贿赂,陈平很明显是一个有“污点”的人。但是,他却帮了刘邦的大忙。这个例子重在突出“人才”和“品性”是两个概念。
曹操的第一道求贤令,意思非常明显:从前的君主招揽人才,要么坐享其成,要么偶遇,要么选择德才兼备的人。然而,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曹操认为,在非常时期,用人要唯才是举,他的道德是次要的。
自东汉开始,“举孝廉”的模式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考察人才,第一项就是要看这个人的道德上有没有问题,曹操本人也是靠“孝廉”身份发迹的。曹操的这道求贤令,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唯才是举”,不优先看道德,而先看才能,可以说有颠覆意义。
这就是“魏武三诏令”的第一令,他仿佛是一声惊雷,开启了选取人才的新模式,拓宽了后世君主的用人范围,影响巨大。
二、招贤令的升级,曹魏的创新建安十九年,马腾之子马超在西凉起兵,孙权进攻合肥,刘备攻打益州。曹操突然间发现,他本有雄心统一天下,事实上是,想做到统一实在太难,就连自己已经得到的半壁江山也遭到了群狼环伺。于是,曹操渴望人才的心情更加强烈。
当年,曹操颁布了第二道求贤令,这也是“魏武三诏令”中的第二道,根据《三国志·武帝纪一》记载:
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这道求贤令,曹操再次以陈平“盗嫂受金”为例,又增加了挂六国相印的苏秦“不信于天下”的例子,进而让各州县去挖掘这类人才,送到朝堂。
曹操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你有能力,不管你是什么鸡鸣狗盗,尽管举荐过来,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陈平或苏秦呢?颇有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解。
到了建安二十二年,也就是曹操生命的倒数第三年。此时,曹操已经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的下降,他再一次发布求贤令,这是“魏武三诏令”中的最后一道诏令:
……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疑。
第三道求贤令,曹操列举了包括“陈平偷嫂”、“吴起杀妻”等人的例子,并且描述了他们后期发挥的巨大作用,进而让大家更大限度的推荐人才。
笔者认为,曹操的第三道求贤令比前两道更加“赤裸”,因为他最后一句竟然直接告诉大家“不仁不孝”的人也可以用。
曹操的“魏武三诏令”产生在东汉末年,在当时人们围绕道德取士的大环境下,他提出的唯才是举,甚至不管对方是不是“不仁不孝”,这种选人的举措无疑是一种惊雷,甚至有些“大逆不道”,很难被一些人接受。但在曹操的力推下,曹魏很快 吸引了众多人才。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布“魏武三诏令 ”呢,笔者认为,除了渴望人才,曹操至少还有三方面的考量:
第一,曹操认为他的“魏武三诏令”为那些底层人才以及有污点的人才提供了一条上升的途径。有利于自己更多地吸纳人才。例如,著名的发明家马钧若不是曹操慧眼,他是不可能为古代做出如此贡献的。
第二,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自称魏王,这本就让传统的汉朝臣子不满。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曹操唯有大力削弱旧臣,启用新人。这也是曹操能够在赤壁之战后迅速恢复元气,再次称霸北方,威慑孙、刘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魏武三诏令颁布完毕后,曹操已经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要给儿子曹丕留下一条清晰的取士途径。这也是曹丕能够顺利称帝,建立曹魏王朝的基础之一。
换句话说,魏武三诏令,对曹操的称霸,曹丕的称帝,都有推动作用。
三、“魏武三诏令”是人才创新,还是贻害千年?“魏武三诏令”既然是打破已有的取士制度,那么,他必然会遭到世人的反对,甚至遭到后人的唾弃。
首次,“魏武三诏令”提出的“唯才是举”思想,让从西周以来一直被提倡的礼仪和文教变得毫无意义,这种冲击必然会给底层文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其次,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能另辟蹊径,用“才”来衡量士子,含有一些奸雄的霸道作风。他这种做法虽然收揽了大量人才,促使曹丕称帝,但这种人才除了曹操和曹丕,其他人根本驾驭不了。曹魏王朝最后似乎还是毁于那些光有才干、道德扭曲的人手里。当然,自东汉末年开始,王朝更迭,权臣篡位已经司空见惯,即使没有“魏武三诏令”,曹魏最后的结局可能也一样。我们虽然不能把曹魏的灭亡全部归咎于“魏武三诏令”,但不能忽略这种因素的影响。
第三,实际上,不仅仅是曹魏王朝,在魏晋之后,也有一些帝王采取不择手段的驭人之法,也给王朝造成了巨大损失。例如,汉武帝明知张汤是酷吏,仍坚持使用。本文开篇提到的《山河月明》中,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倡导这一做法的帝王之一,他选择胡惟庸为中书丞相,并非不知道胡惟庸有缺点,然而,他最终还是用了胡惟庸。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3万人被杀,王朝都在流血。
所以,有人认为,“魏武三诏令”实则是贻害千年的人才政策。
对此,笔者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魏武三诏令”,“魏武三诏令”有它的创新性和进步意义。
第一,曹操所谓的“唯才是举”,是在人才引进困难的情况下提出的,他并没有完全舍弃道德层面的考量,只是把“道德”的优先级下放到了“才能”之后。
第二,东汉持续一百多年的“举孝廉”政策,也出了许多奸臣,也有很多弊端。例如,这种“德”的评判标准掌握在地方官员和豪绅手里,说到底还是背后有人操纵。有些地方甚至明码标价出售“孝廉”名额。所以说,“唯才是举”,是对传统用人方式的一种补充。
第三,道德的选拔,难以把握相应的尺度。曹操提出的“才”,远比“德”更容易衡量。是骡子是马,把人才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而不是对“人才”进行长达数十年的“道德观察”,这不仅浪费时间了世家成本,也容易被表象所蒙蔽。所以,这是“魏武三诏令”的进步之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魏武三诏令”影响了中华一千多年,这个政策本身并没有过错。至少,他远比那些“德才兼备”的口号实在的多。它为中国古代用人制度扩充了渠道,同时,也为古代封建帝王用人制度提供了补充。
但同时,笔者认为,思想道德和文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我们在考察人才的能力时,不能忽略对他们进行道德的教育。
《帝王家训》中说: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
唯才是举没有错,但是,在使用人才时,要用更加规范、更加详尽的律法来对人才进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尽其用的效果。
#山河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