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正信佛教漫谈第二讲)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正信佛教漫谈第二讲)二、佛教对“苦谛”的深刻认识和描述从《佛遗教经》中佛陀的这段最后教诫中,可以看出“四谛”在佛法中的核心地位,文约而义深,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地研究。可惜汉传佛教中相当多的人简单地把它看作小乘的东西,而加以忽视,这是中国佛教出现许多弊端的重要原因。“四谛”属于佛教纲领性教义,只有把佛教这种基础性理论研究透了,才能真正纠偏除弊,引导佛教健康发展。后面我将从多方面来详加分析解读。“苦谛”,是指生、老、病、死等痛苦客观存在,为世人都会感受到的果报;“集谛”,亦名习谛,是指世人都有的贪瞋痴等业习,成为积聚感招上述生老病死等痛苦真正的原因。这是第一重“世间的因果”。“灭谛”,亦名尽谛,特指佛陀、阿罗汉通过修行,灭尽贪瞋痴等烦恼后所证得的涅槃寂灭的果报;“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主要指圣贤修习的“八正道”,是证得涅槃寂灭境界的可靠方法和正因。这是第二重“出世间的因果”。《佛遗教经》说:“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正信佛教漫谈第二讲)(1)

第二讲 佛法总纲——苦集灭道四谛

一、为什么说“四谛”极端重要?

谛,有追根刨底地审问、思考的意思。在佛教中,特指真实无谬的道理,有真、俗二谛,空、假、中三谛和苦、集、灭、道四谛的区分。

四谛是佛教认定的四种真实,蕴含有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双重关系,成为佛教解析、认识生命和世界的本质,提出终极解决方案的纲领。其中:

“苦谛”,是指生、老、病、死等痛苦客观存在,为世人都会感受到的果报;“集谛”,亦名习谛,是指世人都有的贪瞋痴等业习,成为积聚感招上述生老病死等痛苦真正的原因。这是第一重“世间的因果”。

“灭谛”,亦名尽谛,特指佛陀、阿罗汉通过修行,灭尽贪瞋痴等烦恼后所证得的涅槃寂灭的果报;“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主要指圣贤修习的“八正道”,是证得涅槃寂灭境界的可靠方法和正因。这是第二重“出世间的因果”。

《佛遗教经》说:“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毋得怀疑,不求决也。尔时世尊,如是三唱,人无问者,所以者何?众无疑故。时阿免楼驼,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接着,佛陀最后开示说:“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从《佛遗教经》中佛陀的这段最后教诫中,可以看出“四谛”在佛法中的核心地位,文约而义深,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地研究。可惜汉传佛教中相当多的人简单地把它看作小乘的东西,而加以忽视,这是中国佛教出现许多弊端的重要原因。“四谛”属于佛教纲领性教义,只有把佛教这种基础性理论研究透了,才能真正纠偏除弊,引导佛教健康发展。后面我将从多方面来详加分析解读。

二、佛教对“苦谛”的深刻认识和描述

趋吉避凶、追求快乐,是一切生命的本能,而痛苦,却是伴随每个生命一生的普遍感受,人类对此的感受最为复杂、深切,表现为种种不舒服、不适意、受逼迫、不得已、恐惧、烦恼等痛苦体验。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痛”“好死不如赖活”,人类对种种痛苦感受从生理到心理都有一个“愈合”“失忆”和切割机制,以不断营造出一种乐观的似乎快乐的氛围,从而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痛苦的承受能力和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佛教将我们这个世界称为娑婆(堪忍)世界,因为这里的众生太能忍受痛苦了!

佛教将“苦”分为许多类型,并有最细致的描述、分析,这对于深入观察思维“苦”以有针对性地消除烦恼,非常必要和有效。为了不让读者感到过于不适,下面只作简略的介绍。

1、二苦:一为身苦,生理上的痛苦;二为心苦,精神上的痛苦。

2、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属于粗重的烦恼;二为坏苦,追求的快乐衰减极快,不期然地结束时那种怅然若失的苦恼,属于比较细腻的烦恼;三为行苦,指不苦不乐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的苦恼,属于更为细腻的烦恼。

3、八苦:一为生苦,包括母亲十月怀胎、分娩之苦,婴儿出生时的痛苦;二为老苦,身体各部分机能自然衰减老化带来的痛苦;三为病苦,由于身体和精神受到创伤、出现疾病带来的痛苦;四为死苦,由于机体死亡带来的身心痛苦,其中精神痛苦更为强烈;五为求不得苦,人的欲望不仅多,而且欲壑难填,由于得不到满足带来的痛苦;六为怨憎会苦,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往往不得不聚在一起所带来的痛苦;七为爱别离苦,喜爱的人尤其是亲人往往不得不分离所带来的痛苦;八为五阴炽盛苦,佛教认为人是由色(身体)、受(感受)、想(思想)、行(情志)、识(意识)组成的平衡体,一部分乃至五个部分过于活跃、旺盛,都会带来极大的痛苦。

上述的二苦、三苦、八苦具有普遍性,并不会因为经济富有和科技发达而能真正避免,只是痛苦的表现方式、程度有所不同,有时还可能更为严重。

三、你能体会“苦谛”的价值与意义吗?

西方基督教文化以完善道德、作盐作光、立功赎罪为特色,属于积极有为、寻求上帝拯救的“罪感”“灵感”文化;中国文化以积极入世避苦求乐为特色,属于积德行善、勤俭持家以获得现世“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乐感”“耻感”“气感”文化;而印度文化以寻求来世幸福乃至出世解脱生死痛苦为特色,属于强调世间是苦、尊崇苦行的“苦感”“幻感”文化,这是佛教特别强调“苦谛”的文化背景。

其次,只有深入观察“苦谛”,才能找到造成“苦”的真正原因——无明我执,才能真正对涅槃解脱生起信心和欣求,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克服贪嗔痴,正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因此,时常思维、观察无常与苦的觉受,是一种破除贪执、培养专注力、觉知力的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例如佛教有专门修“无常观”“不净观”“白骨观”“死观”,以及安般守意等的禅法。同时,适当的苦行也是减少贪着、促使精神升华、开悟证道的必要手段。

第三,看到世间“苦”的本质,深入观察自身的苦和众生的苦,有利于修行人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向道心乃至菩提心(慈悲心),当年释迦牟尼佛身为王子,就是因为看到了众生深受生老病死之苦而选择出家修道以寻求解决方案的。

中印两大文化圈的交流碰撞产生了许多奇妙的人文化学反应,其中,印度佛教带来的“苦感”“幻感”文化,一方面使许多中国人颇感不适,尤其儒家认为过于消极,幸亏有道家为媒介,中国人接纳起来容易得多。总体来说,“苦感”“幻感”文化带给中国社会更多的是一种清新之气,增加了中国文化的深度和世人视野的宽度、生活感受的厚度。反过来,中国“乐感”“耻感”“气感”文化的氛围,使汉传佛教迥异于印度佛教,在积极入世、助力文教、劝人向善、辅助“王化”、广行慈善等方面贡献至巨,而在对“苦”“出离心”的价值、意义等方面认识不足、强调不够,与之相关的禅法罕见有人修持与提倡,不少寺院弥漫着“儒”气、“仙”气、俗气甚至魔气。当今物欲横流、“娱乐至死”以及商业化的社会风气也影响到很多寺院和僧人,使佛教对民众的感召力、摄受力大大降低,颇受世人诟病,更被许多附佛外道和邪教攻击、利用。所以,重温和强调“四谛”尤其是“苦谛”的价值和意义,显得十分的重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