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李雷会爱上了韩梅梅)

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李雷会爱上了韩梅梅)“其实LiLei和HanMeimei从头到尾就没说几句话,”教材的主编刘道义在2008年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说,“我们当年都很古板,怕学生谈恋爱。”想想也是,谈恋爱在中学教育一直是个不可言说的问题,不允许早恋,要好好学习。但学生对规矩的东西,总是存在着叛逆的心理。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在对李雷和韩梅梅的回忆上,似乎都发挥着体内强大的“洪荒之力”,寻找着李雷和韩梅梅“有一腿”的蛛丝马迹。所以,李雷真的暗恋韩梅梅吗?2010年11月3日,北京,话剧《李雷和韩梅梅》上演。(东方IC/图)近日,电影《李雷和韩梅梅》正在热拍,自从#李雷和韩梅梅#话题走红网络后,各种以此热点为题的微电影、话剧,甚至表情包层出不穷,但该电影片方称“与以往各种网络微电影和话剧不同,此次的《李雷和韩梅梅》是人教版英语教材的正版授权。”90年代英语教材上的两个人物影响了80、90后两代人,为什么教材中的李雷会爱上了韩梅梅?

文丨王诗婷

关于爱情的话题只是学生们藏在抽屉的秘密吗?其实,教材中不缺有爱情题材的作品。

爱情属于人的高级情感,年轻一代德育的实质就在于培养和建立这种感情,因为人们总是以对自己心爱的人的态度仿佛向人们大声宣布他是什么样的人。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李雷真的爱上了韩梅梅?

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李雷会爱上了韩梅梅)(1)

2010年11月3日,北京,话剧《李雷和韩梅梅》上演。(东方IC/图)

近日,电影《李雷和韩梅梅》正在热拍,自从#李雷和韩梅梅#话题走红网络后,各种以此热点为题的微电影、话剧,甚至表情包层出不穷,但该电影片方称“与以往各种网络微电影和话剧不同,此次的《李雷和韩梅梅》是人教版英语教材的正版授权。”

90年代英语教材上的两个人物影响了80、90后两代人,为什么教材中的李雷会爱上了韩梅梅?还会再出现第二个“李雷和韩梅梅”吗?

所以,李雷真的暗恋韩梅梅吗?

“其实LiLei和HanMeimei从头到尾就没说几句话,”教材的主编刘道义在2008年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说,“我们当年都很古板,怕学生谈恋爱。”想想也是,谈恋爱在中学教育一直是个不可言说的问题,不允许早恋,要好好学习。但学生对规矩的东西,总是存在着叛逆的心理。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在对李雷和韩梅梅的回忆上,似乎都发挥着体内强大的“洪荒之力”,寻找着李雷和韩梅梅“有一腿”的蛛丝马迹。

诚然,“李雷和韩梅梅”现象的出现,凸显的是踏入社会的“80后”对校园生活的怀念。在重建“李雷和韩梅梅”的关系中加入了爱情,体现了“80后”们怀念初中、高中时代朦胧的爱情。

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李雷会爱上了韩梅梅)(2)

教材中能不能有爱?

关于爱情的话题只能是学生们藏在抽屉的秘密吗?其实,教材中不缺有爱情题材的作品。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6册共选文169篇,其中爱情题材作品4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出现爱情作品,此前的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四册书中均没有出现。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5册选文79篇,其中爱情题材作品12篇,而这些作品大多为唐宋诗和宋元词曲,有限的篇目限制了爱情教育在中学的开展。既然数量不多,那么能被选入教材的这些作品可谓是“精英中的精英”,它们有何过人之处?

首先,选入教材的爱情作品都是意境深远的,表现的是健康、积极、富有责任感的爱情。如高中语文必修二中选入《诗经》中的《氓》,它塑造了一位被抛弃的妇女勇敢和过去决绝的形象。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子在婚姻里中受尽委屈,也只能默默承受。但《氓》中的女主不愿重蹈覆辙,控诉男子的薄情,表明了她坚决的态度。要是按照现有的电视剧套路,必然来个“正宫复仇记”,报复小三和渣男。可见能选入教材,要有“正能量”。

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李雷会爱上了韩梅梅)(3)

其次,千百年来,爱情的悲剧一直在上演,人们在感受到爱情美好的同时,也尝到了苦涩。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放眼人教版所选入的爱情作品,大多属于悲剧的范畴。《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本是人人艳羡的眷侣,却在封建家长制下,为捍卫爱情,双双殉情,以死作无言的抗争,上演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而戏剧《雷雨》同样是以爱情的毁灭,角色生命的结束成为经典的悲剧作品。

再次,教材选入的爱情作品大多出自中国作者之手,相比于西方的大胆、热烈,中国人的性格里始终有着含蓄、内敛的特质。一句话说,教材更多展现了是中国人的爱情观。在多元文化的时代下,西方人大声歌颂爱情的时候,课本展示的却是“谈到爱情,脸会变红”的含蓄观点,这与当代中学生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向往大胆、热烈的爱情这一现实自相矛盾。

早在2004年,美国霍顿•米夫林公司旗下出版公司已经在教材中使用了爱情题材的作品。如九年级《英语》第一章的《同龄时期发生的故事》中出现了《初恋及初恋的破灭》《暗恋的姑娘徒有美丽的外表》。从结构上对比,美国的语文教材是从个人开始,着眼于人,然后再慢慢扩展。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通过阅读“同龄人”的体验、经历,进而思索到自身,在情感和理解上就不太容易产生距离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或许更倾向于清爽可口的碳酸饮料,而不是老火熬制的美味靓汤。当然,碳酸饮料喝多了是会蛀牙的。

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李雷会爱上了韩梅梅)(4)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某小学一年级新生正在翻阅语文课本。(新华社 /图)

青春期的爱情教育

对爱情的渴是每一个人正常的需求。哲学家罗素先生在《我为什么而活着》开头就直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当今社会物质丰富,生活条件优越,学生营养好,生理发育早熟,处于“心理断乳期”,即生理发育接近成熟但心理发育不健全。这个时期的小孩渴望摆脱父母,学校生活单调枯燥,情感上需要慰藉。友情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强烈的情感需要,因而他们开始对爱情好奇、对异性产生好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情教育》中精辟阐述了爱情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爱情属于人的高级情感,年轻一代德育的实质就在于培养和建立这种感情,因为人们总是以对自己心爱的人的态度仿佛向人们大声宣布他是什么样的人。反观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的只是“智育”,而情感教育的培养也只是止步于亲情、友情的教育,缺少了爱情教育。

美国是提倡性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性安全教育,“性是你们的自由,但你们要采取安全措施”。到90年代中期,美国每年有100万以上少女怀孕,300万青少年性病患者,1996年联邦政府为处理18岁以下少女生育引起的社会问题支付70亿美元。此后,美国兴起了爱情教育,即以人格教育为基础,按照学生的年龄适时、适量、适度地安排性知识教育内容,实践表明,这种以品格为基础的有指导的爱情教育是成功的。

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大部分教师不会在语文课堂上中进行爱情教育。或许正因为如此,在学生眼中,李雷才爱上了韩梅梅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