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总结材料(春华秋实结硕果)
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总结材料(春华秋实结硕果)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18万亩,总产量7.5万吨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7次刷新金华市单季稻单产纪录。今年,在种粮成本上升和粮食收购价格持续下调的严峻形势下,实现早稻收购总量逆势同比增长2832吨,增幅达43.2%,同比增幅位居全省前列,金华市第一。沃野千里,道不尽丰收喜悦。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861元,同比增长9.7%,跑赢了经济发展的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上年同期的1.88缩小到今年的1.85。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我市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大美乡村”。今年,我市进一步出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建设“大美乡村”行动计划(2018-2022年)》,擘画乡村振兴蓝图,提出了通过实施产业提质、美丽建设、文化兴盛、基层善治、强村富民、综合改革、
2018-11-08 20:25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导 胡锦
8日,清凉的山风吹过唐先镇下位村的一个山头,山头上80后小伙胡波涛扶了一把生姜苗,挑出上好的五指岩生姜,装车发货,销往全国。
春华秋实的故事,在我市纷纷上演。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1.6%,农林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的趋势;种植业总产值约10.67亿元,同比增长4.9%。粮食生产呈现出“三增”现象,有望取得好收成。
这是农业农村发展画出的一条金色曲线。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实现了生产基地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手段智慧化、田园美丽化。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我市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大美乡村”。今年,我市进一步出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建设“大美乡村”行动计划(2018-2022年)》,擘画乡村振兴蓝图,提出了通过实施产业提质、美丽建设、文化兴盛、基层善治、强村富民、综合改革、规范提升七大行动,让农业加快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加快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加快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大陈慢生活、诗画塘里、水莲园周等一大批大美乡村脱颖而出,成为远近闻名的标杆村、示范村;岩洞口村小白楼变身网红,福建寮美丽蜕变迎来万千游客,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市已有美丽乡村精品村78个、秀美村189个,整治村、洁净村、秀美村、精品村和示范村的梯次培育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1家,金华市级以上示范性专业合作社45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6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个,省老字号农业品牌3个,省名牌(农、林)产品8个;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我市提前完成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双百”消薄目标。
沃野千里,道不尽丰收喜悦。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861元,同比增长9.7%,跑赢了经济发展的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上年同期的1.88缩小到今年的1.85。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18万亩,总产量7.5万吨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7次刷新金华市单季稻单产纪录。今年,在种粮成本上升和粮食收购价格持续下调的严峻形势下,实现早稻收购总量逆势同比增长2832吨,增幅达43.2%,同比增幅位居全省前列,金华市第一。
近年来,我市以农民素质提升为抓手,通过“大讲堂”学艺、“竞技场”练兵、“互联网”创业,努力打造一支新型农民队伍,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增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如今,在我市,“农民”还是一个现代化的体面职业,越来越多的“田把式”走上规模生产、新型销售之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新时代的现代化农民。胡波涛通过电商打开销路,让藏在深山的“仙草”走出大山,目前种植规模超过50亩,年种植生姜15万斤以上。伟丰两头乌新时代掌门人杨小莉创立线上线下多元发展新模式,带领伟丰两头乌“拱”向全国。
“今年,我还准备尝试新兴的‘直播’形式,在线下参展的同时,通过直播把展会开向全国,让传统农业搭上了新型营销的快车。”胡波涛说。
编辑 蒋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