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与教育部共建职教高地(从一枝独秀到订单班)
山东省与教育部共建职教高地(从一枝独秀到订单班)而这一点也正是顾屿辰当初选择学校专业时的考量。“我想依照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一个偏技术类的学校。”顾屿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分数、兴趣以及学校的口碑。“这个专业班型和北京奔驰对口合作,毕业之后不用再单独找工作。”和赵斌同样在北京奔驰任职的顾屿辰,毕业前就读于北京电科院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奔驰订单班),这一班型和北京奔驰合作,能够让学生毕业即就业,入职北京奔驰,免去求职烦恼。从赵斌个人的求学、工作经历来看,1996年,他毕业于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2007年并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吉普工作,被分配到发动机工厂,主要工作内容是组装发动机。据赵斌介绍,他所做的工种是装配工,“可以看成是钳工的分支,工作内容基本就是组装零部件,然后形成整机”。由此,赵斌也开始了深扎一线的工作生涯,在不断的耕耘探索中,他先后在2013年获评北京市首席技师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奔驰”)的车间里,赵斌的身影始终活跃。作为一名毕业多年的“老职教生”,他在北京奔驰的岗位上钻研技术,曾获评北京市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是首都高技能人才的代表之一;与此同时,在北京奔驰的另一个车间内,毕业不久的顾屿辰也在耐心检查着生产线,这是他从职校学生变身职场人的第一站。近日,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这对同在北京奔驰任职、先后毕业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师兄弟。毕业时间间隔25年的他们,见证了北京职教的发展。而当谈到职业教育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是踏实下心,学好手艺。
横跨25年的师兄弟
每个工作日清晨,任职于北京奔驰的赵斌和顾屿辰都将早会作为一天的开始。早会结束后,工作刚满1年的“新人”顾屿辰往往会忙碌在生产一线,他的工作负责保证整条流水线的正常生产、确保机械设备不发生意外停机。已经在职26年的“老员工”赵斌的工作则更偏技术型,主要围绕新产品试装开展。“比如根据试装计划协助工程师、相应班组对零部件进行试装验证。”赵斌表示。
不仅在同一家公司任职,赵斌和顾屿辰还毕业于同一所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京电科院”)。赵斌毕业于1996年,顾屿辰毕业于2021年。这对毕业间隔25年的师兄弟,也见证着北京职教的创新和发展。个人角度上,赵斌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职业教育优秀学生典型;顾屿辰则在“订单班”模式的培养下,实现高质量就业。
从赵斌个人的求学、工作经历来看,1996年,他毕业于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2007年并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吉普工作,被分配到发动机工厂,主要工作内容是组装发动机。据赵斌介绍,他所做的工种是装配工,“可以看成是钳工的分支,工作内容基本就是组装零部件,然后形成整机”。
由此,赵斌也开始了深扎一线的工作生涯,在不断的耕耘探索中,他先后在2013年获评北京市首席技师、2015年获评中国汽车行业“最美汽车人”、第一届新创工程·亦麒麟人才。2016年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当选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8年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赵斌技能大师工作室”也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免去求职烦恼的“订单班”
和赵斌同样在北京奔驰任职的顾屿辰,毕业前就读于北京电科院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奔驰订单班),这一班型和北京奔驰合作,能够让学生毕业即就业,入职北京奔驰,免去求职烦恼。
而这一点也正是顾屿辰当初选择学校专业时的考量。“我想依照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一个偏技术类的学校。”顾屿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分数、兴趣以及学校的口碑。“这个专业班型和北京奔驰对口合作,毕业之后不用再单独找工作。”
“入学即入职”的“订单班”不仅带动了招生,这一班型的培养模式还以就业为导向,格外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在正式入职之前,顾屿辰与他的同学们依据学校培养方案的安排,在大三进入北京奔驰进行顶岗实习。顾屿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学校离我实习的地方不远,对我生活各方面都有帮助。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基础,实习实践能帮我增长经验,正式入职后快速上手”。
从2018年入学到2021年毕业,完成三年学业后,顾屿辰如期入职北京奔驰。“这份工作很适合我,我很喜欢动手操作。”顾屿辰表达了对当下工作的满意。
据顾屿辰透露,北京奔驰给像他这样的订单班应届生提供了不低于平均水平的月薪,之后的薪水也将随着普涨和个人贡献调整。而目前在工作之余,顾屿辰也在进行自考本科的学习。“我希望能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工作之余再去提升自己的学历。”
人才聚变背后的政策之变
像顾屿辰这样,通过订单班实现就业,已成为北京职业教育的新常态。从北京电科院单所院校来看,除汽车专业外,该校还在无人机、制冰等多个专业开设“订单班”。此外,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北京职业院校也围绕产业专业,开设了各领域的“订单班”,实现职教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从一个首席技师的养成,到一群“订单班”毕业生的无忧就业,北京职业教育既注重培养“大国工匠”,也关注学生的切实就业问题。但打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还需要更多努力。
长期在生产一线任职的赵斌表示,工厂曾有一段时间缺工情况非常显著。“不管是职业学校招生,还是学生来工厂上班,都招不够人,大家普遍都努着劲儿,想把孩子送到大学里去。”赵斌说道,“但这几年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职业院校获得了支持,出现了很多定向培养、校企合作的新培养形式。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学模式、实习模式,都比之前有了很大改善。”
就在不久前,北京市发布《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职教“京十条”,要求从专业建设、生源招收、打通职教学生向上升学渠道等多维度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对此,多所北京职业院校的院长也作出表态。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姚光业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职教“京十条”发布后,学校将加快提质培优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建高升本”,加快职业教育本科申报。北京商业学校党委书记程彬则提出,期待能面向京外地区,特别是面向津冀地区招收紧缺专业人才,将这些孩子培养成首都发展需要、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优秀毕业生,服务社会发展。
从职教“京十条”具体来看,当中特别提及“人才紧缺专业可面向津冀地区适当扩招”。刚刚毕业于“奔驰订单班”的顾屿辰也正是一名河北学生。顾屿辰坦言,“现在和过去的同学聊天,他们都觉得我上的学校很不错,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能学到一门手艺”。
而作为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管是顾屿辰还是赵斌,都反复提及学一门技能、学一门“手艺”的重要性。“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干什么、学什么都把心踏实下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赵斌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