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曾在尝试着种植了五六十个不同品种的葡萄,每到收获的季节,满架的硕果便会被华国锋送给家人以及部队的战士们共享。早在1983年华国锋就与葡萄结缘,他在京郊奔走拜访了好几家葡萄种植园,向园主请教葡萄的种植与打理。香山和植物园的管理人员也常常与华国锋一道交流果树种植的经验。华国锋曾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同叶剑英的无产阶级老同志力挽狂澜,斗败反动分子,得以拨乱反正。1980年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国锋便辞去国务院总理的职务。在第二年他正式从中央政治权力的中心退出,60岁的他开始了自己支配时间的养老生活。北京西皇城根南街九号院,是华国锋隐退后一直居住的地方。这是一处两进的四合院,原先是明朝礼王府邸的一部分,华国锋同夫人韩芝俊住正屋,两侧厢房由儿女居住。院子里架子上的葡萄藤,是华国锋隐退后生活的重心所在。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1)

对于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可以在语文课本里认识那个站在橘子洲头高喊“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毛主席,又或许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课本里,找到那个“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邓小平,却鲜少有人提起华国锋的名字。

这位曾经的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历经了前半生的峥嵘却独爱后半生的那份恬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便逐渐从历史舞台隐退,似乎是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真正成为了一介普通人。而他辞职后逛街被认出,群众问是华主席吗?他头也不抬:不是。

隐退后的生活常与院中葡萄为伴

华国锋本名苏铸,1921年出生在山西一个工人家庭,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而改用了华国锋这个名字。17岁的时候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2)

建国后华国锋一直在地方主持农村工作,后任湖南省委书记。年过半百时,华国锋才被调入中央,1975年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次年4月被任命为中央第一副书记、国务院总理。

华国锋曾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同叶剑英的无产阶级老同志力挽狂澜,斗败反动分子,得以拨乱反正。

1980年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国锋便辞去国务院总理的职务。在第二年他正式从中央政治权力的中心退出,60岁的他开始了自己支配时间的养老生活。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3)

北京西皇城根南街九号院,是华国锋隐退后一直居住的地方。这是一处两进的四合院,原先是明朝礼王府邸的一部分,华国锋同夫人韩芝俊住正屋,两侧厢房由儿女居住。院子里架子上的葡萄藤,是华国锋隐退后生活的重心所在。

早在1983年华国锋就与葡萄结缘,他在京郊奔走拜访了好几家葡萄种植园,向园主请教葡萄的种植与打理。香山和植物园的管理人员也常常与华国锋一道交流果树种植的经验。

华国锋曾在尝试着种植了五六十个不同品种的葡萄,每到收获的季节,满架的硕果便会被华国锋送给家人以及部队的战士们共享。

然而葡萄再怎么甜美,华国锋也无福享受。退休后被查出罹患糖尿病,华国锋便被夫人韩芝俊严格控制起了一日三餐,一生相伴左右。韩芝俊把华国锋照顾得无微不至,不为人间烟火忧心的华国锋,才得以全心全意研究他的葡萄种植。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4)

据华国锋外孙女王苏佳回忆,华国锋似乎能读懂植物的语言,葡萄才刚发芽,华国锋便能够准确推算其开花结果的日期。

尚有余力时,华国锋喜欢亲自摆弄自己院子里的这些“珍宝”,年纪大了有心无力时,则由他身边的警卫员代劳。满院的葡萄就像是华国锋最为疼爱的孩子,刮风下雨前,他总会细心呵护一番,用绳子把葡萄一个个捆好方才安心。

在隐退后那一段空乏又煎熬的日子里,人仿佛是一下子被抽空,是这满院的葡萄陪伴着华国锋,纾解他心中的愁绪,安抚他胸中的烦闷。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5)

深居简出只因害怕成为他人负担

华国锋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似乎随着他的退隐而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谨小慎微地如履薄冰。

华国锋原本也不是个爱张扬的人,在颐养天年后常常反省自身,也变得愈发的敏感、内敛和深沉,常常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若不是必要,一年到头出门的机会少之甚少。

深居简出的他,害怕因为自己的缘故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总是习惯性藏匿自己的踪迹,收敛自己的心性,大隐隐于市,做个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曾经的辉煌一时终究还是成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无论华国锋再怎么低调地收敛锋芒,也难改他曾是国家主席为万众所瞩目的事实。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6)

走在大街上,就算是以口罩遮面,也依旧有群众能把他从人群中认出来。于是这位总想着做个简单又自由的普通人的老人,在晚年却过得并不自由。

为此,故土山西成了他想回却回不去的远方。为了不给地方政府带来不便,隐退后的几十年里直至过世,华国锋同自己的夫人回老家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每次想家,只能通过厨师和夫人韩芝俊所做的家乡的食物聊以慰藉。

偶尔走访民间,自认为早就走下神坛的华国锋,会因为别人叫他“华主席”而局促不安。相比“华主席”这个称呼,他更希望别人叫他“华老”,但如此亲切又没有距离感的称呼竟也成了老人的奢望。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7)

家住皇城根,却连自家门口那边区域都算不得熟悉。偶尔出门逛次庙会,面带口罩却还是被行人认出并围观。周围的群众听闻前国家主席华国锋在庙会现场,都蜂拥而至,只想要仔细打量打量这位曾经的国家领导人。幸得有警卫员及时护送,才没有造成庙会现场太大的骚乱。

趁着夜色走在王府井大街,以为黑夜是最好的保护色,却还是被过路的群众认出,走上前来询问他是不是华主席?华国锋闻言头也没抬,只低声回复了一句“不是”,却又觉得不妥,旋即嘱咐,“这么晚了早些回家,明天不是还要上班嘛。”

久而久之,出次门就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惯常推己及人的华国锋,便自我斩断了想要自由外出的念头。既然外出给了华国锋无限的困扰,如此的自由不要也罢。他将自己困在一方天地中,时间久了便有了常与葡萄为伴的苦中有甜。

没看上北京奥运成平生最大遗憾

尽管华国锋颐养天年多时,但脑子却并不糊涂,对于国际形势了然于胸。每天的新闻联播是家中的保留项目,对于时下的流行元素,华老也能够说道一二,同身边年轻的警卫员亦能相谈甚欢。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8)

对于华国锋来说,最大的心愿无非是能够亲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亲眼见证中国的腾飞。华国锋在同家人话家常时也时常提及自己这一心愿,只盼着北京奥运会这一盛事赶紧到来。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奥运会举办的前夕,华国锋重病住院。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但他还是强撑着意念,给自己打气要多活一阵子。华国锋坚强的意志让他的病情一天天得到控制和好转,同医生商议好了在8月1日这天出院。

家人们都以为一定能够帮他圆梦,但华国锋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没有那么乐观。在8月2日拿到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时,期盼了许久的华国锋却十分冷静地说了一句,“我老了,去不了了,还是你们去吧。”

一星期后,华国锋再次因为病情恶化而入院治疗,这次他再也没能离开北京医院421号病房。2008年这一年无疑是中国发展的转折点,可苦等多年的华国锋最终还是没能亲眼看见。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87岁的华国锋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9)

他没有留下什么遗嘱,只希望可以叶落归根,葬在山西运城的卦山,唯一的叮嘱便是所葬之处不得占用民用地和耕地,不得破坏生态和古迹。

华国锋生前习得一手好字,“毛主席纪念堂”这几个大字便是出自于华国锋之手。在湖南的张家界、陕西的华山以及山西的壶口瀑布,都藏有华老的墨宝。在85岁高龄时,华国锋尚能平息静心悬腕写下“清静”二字,被赞“浑然大气,骨力尽显”。

心静是习字的前提条件,华国锋身边人都称赞其拿得起放得下。晚年的华国锋同来人讨论话题从不涉及政治,坎坷的政治生涯让他清楚地知晓“胸中有天下,口中无政治”的重要性。

尽管晚年的华国锋深居简出,出门次数寥寥无几。但是每年中总有那么雷打不动的两日,华国锋是要出门的,风雨无阻。其中一日是12月26日,这是毛主席的诞辰,另一日便是9月9日,这是毛主席的忌日。

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华国锋隐退后逛庙会)(10)

在这两日中,华国锋会携家眷会同工作人员前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并亲自喊出“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的行李令,这是华国锋固执的仪式感,也是他心中永远不可磨灭的信仰。

华国锋的一生都在替他人考虑,犹恐自己的私欲造成了他人的损失。因而,华国锋这一生每走一步都要回头望一望,“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似乎成为他的人生信条。诚如被群众认出,他也不愿自己是“华主席”。

也许早在他卸下国家领导人这一包袱的那一刻,华国锋便不再是华国锋,而是回到了最初的那个普通人苏铸。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生前尚未达成的心愿,那就让现代人在苏铸的身后来替他完成吧。从此华国锋留名青史,苏铸回归凡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