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生最可怕的是你突然读懂了鲁迅(原创知人论世鲁迅的苦恼人生)

人生最可怕的是你突然读懂了鲁迅(原创知人论世鲁迅的苦恼人生)但这微弱的幸福感,即刻被社会的动乱和国势的衰颓而冲淡。作为一个刚刚谙世的青年,怎么甘心被这动乱的社会与衰颓的国势所淹没和吞噬!鲁迅在他的极其伟大和极其平凡的短暂的一生中,甚少幸福的欢愉,反倒生出无尽的苦恼,向他的生命力不断延伸。他的人生被苦恼占尽。少时,家道中落,又值父亲患病罹世。少年时代留给他的并非是心灵的乐,而是生活的苦。他从来没有感受过家庭给他的温馨,唯一值得回忆和珍惜的,便是母亲对他的教育以及保姆“常妈妈”对他的呵护。那是一段永久的记忆,直到年迈力衰,也未曾忘却。这即是伟大。一个人物的伟大必须经过时代的过滤才能成其伟大。反过来说,一个伟大的人物在他那个时代总是平凡的。如果我们再向里层一层一层细剥,就更加显示出那个伟大人物在那个相应的时代社会的生活甚至有些琐碎、有些紧张、有些无聊。这即是平凡。

人生最可怕的是你突然读懂了鲁迅(原创知人论世鲁迅的苦恼人生)(1)


1

我们后代的这些人,都是在“传唱”的过程中认识鲁迅的。然而,一个历史上的人物,对于后世的读者,既可以在“传唱”中见得伟大,也可以在“传唱”中见得平凡。

我们所认识的鲁迅总是一个伟大的鲁迅,他的思想及灵魂,像一把金刀灼灼闪光,照耀着并吆喝着后世之人。

所谓照耀,即指在这样一个思想和灵魂的带动下,后世者由此见着一些关于前方的希望之光。

所谓吆喝,就是做出一副威风凛然的模样,对那些偷鸡摸狗之盗贼横眉冷对时,扬起一条刚劲的鞭,厉厉地向那人抽去。

这即是伟大。

人生最可怕的是你突然读懂了鲁迅(原创知人论世鲁迅的苦恼人生)(2)

一个人物的伟大必须经过时代的过滤才能成其伟大。反过来说,一个伟大的人物在他那个时代总是平凡的。如果我们再向里层一层一层细剥,就更加显示出那个伟大人物在那个相应的时代社会的生活甚至有些琐碎、有些紧张、有些无聊。

这即是平凡。

鲁迅在他的极其伟大和极其平凡的短暂的一生中,甚少幸福的欢愉,反倒生出无尽的苦恼,向他的生命力不断延伸。他的人生被苦恼占尽。少时,家道中落,又值父亲患病罹世。少年时代留给他的并非是心灵的乐,而是生活的苦。他从来没有感受过家庭给他的温馨,唯一值得回忆和珍惜的,便是母亲对他的教育以及保姆“常妈妈”对他的呵护。那是一段永久的记忆,直到年迈力衰,也未曾忘却。

人生最可怕的是你突然读懂了鲁迅(原创知人论世鲁迅的苦恼人生)(3)


2.

但这微弱的幸福感,即刻被社会的动乱和国势的衰颓而冲淡。作为一个刚刚谙世的青年,怎么甘心被这动乱的社会与衰颓的国势所淹没和吞噬!

于是,他便走出了屋檐,又走进了南京水师学堂,走出了国门,又走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的父亲是被中医给“医”死的,因此,他的理想便是学的一种更科学的医学,以此来解救那些还生活在病痛之中的人们。然而,他忘记了,他自己便是这些生活在病痛之中的人们之一。

在仙台,他感受到了一种更巨大、更悲怆的痛,那是“国耻”之痛。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战火却在中国的土地上燃烧。他看见的日俄战争,死的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俄国人,而是中国人。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中国人并非是义愤填膺去驱赶日本人或者俄国人,也不是带着大刀在战场上帮助了俄国人或日本人,却是做了俄国人的奸细被抓住,轰轰烈烈地将他的头颅送到日本钢刀之下。

杀便杀罢,偌大的中国,死掉一个又有何患?而况是个奸细。这样的人对于日本人毫无价值,对于中国人就价值连城了?更可恶的却不是这奸细,而是这杀头场面的围观者,这些堂堂的中国人,是从来没有见过杀头的,因此有一个奸细杀头的契机,何尝能够放过呢?

何况这等杀头的场面,何其壮观!何其惊心动魄!

人生最可怕的是你突然读懂了鲁迅(原创知人论世鲁迅的苦恼人生)(4)


3.

鲁迅迷惘了!

医学的努力是救助了这些病者的身体,等待其恢复健康之后,干干脆此去做俄国人的奸细或者日本人的走狗,这是一种怎样的荒废呢?他在刚刚来到日本之时,曾经加入过一个暗杀集团,后来几经辗转便开始学医,到这个时候,学医救人救国的理想已是彻底破灭。鲁迅迷惘了,这样的荒废是一种怎样的痛心!

学医救国的路子已是走不通了,那就弃医从文吧!中国人需要强健的精神比需要强健的身体更加迫切。

“我以我血溅轩辕”,以笔为武器,在思想的战场上愤怒杀敌。然而这一招,并不十分有效,因为那时的鲁迅回国一看,这片曾经辉煌灿烂的国土,已浑浊动乱不堪。军阀混战,政府腐败,内忧外患,还有白色恐怖……所有这些,让他更加惊愕的看到他对面所站立的敌人的庞大、凶狠和蛮横。他看到了那些反动军阀和政府的残忍,又看到了下层民众的麻木和愚昧;他看到了希望的“无”,又看到了希望的“无所有”。

在这样一个时代,能够保全自己性命已属不易,更何况鲁迅还有奋笔疾书,与那些张牙舞爪的敌人进行斗争!鲁迅的一生有许多敌人,反动政府是他的敌人,侵略者也是他的敌人,“死守传统”的鸳鸯蝴蝶派是他的敌人,“追求先进”的现代评论派也是他的敌人,甚至,连既无“死守传统”又无“追求先进”的“第三种人”也是他批评的对象,但这如许多的敌人,却没有一个私敌。他的敌人,就是一个有着爱国热情和正义感的中国人的敌人!

面对如此多的“敌人”,鲁迅的生活并不好过。一个树敌太多的人,他的生活怎么会平静呢?然而,他的苦恼却并不是自己树敌太多,而是国家依然在一片昏暗之中,人民依旧在一片沉睡之中。像他这样一个精神的清醒者,面对国家的昏暗和人民的沉睡,他还会过得愉快吗?有的时候,作一个沉睡者比作一个清醒者更加快乐,哪怕这个沉睡者一直沉睡,以后也不再醒来;他至少并不曾领略这醒而无希望的痛苦。

人生最可怕的是你突然读懂了鲁迅(原创知人论世鲁迅的苦恼人生)(5)


4.

然而,鲁迅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并不在于面对这国家和昏暗和人民的沉睡,而是他私人的情感。

每个人都害怕陷入纠葛的情感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面对,鲁迅也不例外。他在心中最觉对不起的人,便是朱安。这个中国平凡的中国传统女子,因为闯入了鲁迅的生活而变得不平凡,但也仍然因为不曾获得鲁迅的心欢而最终沦成悲剧。朱安是鲁迅的母亲在他留学日本时给他做的父母婚,鲁迅并不同意,也并不喜欢朱安,与朱安夫妻多年,然而却从未有过一夜的同床共枕。

这对朱安来说是何等的打击,然而鲁迅心中也并不安定。

人生最可怕的是你突然读懂了鲁迅(原创知人论世鲁迅的苦恼人生)(6)

他向来反对传统文化,尤其对封建思想大加批判;他追求恋爱自由,他喜欢后来的许广平,虽然是他的学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两人的情感契合。但他喜欢了许广平,同时就伤害了朱安!这不仅仅是伤害的问题,朱安的人生悲剧,大抵是由鲁迅造成的。

因此,鲁迅心中并不宁静,他不是一个狠心和冷酷的人。虽然他未与朱安同床共枕,但他对由传统文化思想造成的朱安不能再嫁的悲剧感到深切悲痛,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这样的悲剧竟然就发生在他自己身上,发生在一个反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人身上。

鲁迅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没有败给那些举枪弄棒的杀手们,也没有败给那些耀武扬威的执政府,更没有败给那些滑稽可笑、不分是非的所谓御用文人们,但他却败在了败在了与朱安的婚姻上,败在了传统文化的毒瘤上。

朱安的人生悲剧,让这个反传统文化的斗士痛彻心扉!

人生最可怕的是你突然读懂了鲁迅(原创知人论世鲁迅的苦恼人生)(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