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训练100个小动作(弱视训练如何做到事半功倍)
弱视训练100个小动作(弱视训练如何做到事半功倍)有高度近视,散光或者远视屈光不正的孩子尽早戴镜治疗。光学矫正永远是弱视治疗的最最基础,如果特别是伴有斜视,眼球震颤和白化的孩子,戴镜的时间建议提前到1岁以内。2.及时的光学矫正配镜治疗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学龄前7岁以下特别是三岁以内是弱视治疗的关键,提示各位宝爸宝妈应该注重婴幼儿期宝宝的眼部体检,特别是父母或者家族中有眼部疾病的孩子,早产儿,合并全身多器官发育异常的孩子,更是应该尽早进行全面眼部筛查。及早发现宝宝视力发育异常,配合医生早期治疗效果会更好。
弱视发病率在学龄前儿童中非常高,统计单眼弱视的发病率为1~3%,双眼弱视0.1~0.45%。
虽然大部分弱视通过及时的发现和早期干预,最后能达到较好的视力康复,但仍有10%左右的弱视,即使通过常规的治疗也难以恢复,称为难治性弱视。
弱视治疗中注意哪些事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具体有如下几点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学龄前7岁以下特别是三岁以内是弱视治疗的关键,提示各位宝爸宝妈应该注重婴幼儿期宝宝的眼部体检,特别是父母或者家族中有眼部疾病的孩子,早产儿,合并全身多器官发育异常的孩子,更是应该尽早进行全面眼部筛查。
及早发现宝宝视力发育异常,配合医生早期治疗效果会更好。
2.及时的光学矫正配镜治疗
有高度近视,散光或者远视屈光不正的孩子尽早戴镜治疗。光学矫正永远是弱视治疗的最最基础,如果特别是伴有斜视,眼球震颤和白化的孩子,戴镜的时间建议提前到1岁以内。
家长往往有两个错误的观点:
①等到宝宝配合了再戴镜,殊不知弱视治疗的眼镜不是近视矫正眼镜,戴上就可以达到1.0;如果宝宝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时期,不仅眼睛起不到作用,任何弱视治疗也无能为力。
②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戴镜和不戴镜视力差不多,眼镜没有用。
其实,弱视的定义就是戴镜后视力也不能矫正到正常,但这并不能说明戴镜就没有意义。要知道如果不矫正屈光异常,孩子没有办法向大脑传送清晰的图像,大脑永远得不到正常的刺激,弱视如何能改善呢?
3.尽早扫除弱视治疗的拦路虎
先天性白内障,重度上睑下垂,先天性斜视,眼球震颤都是严重影响视力提高的眼病,这些疾病应该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在美国,先天性白内障出生后1个月就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先天性斜视手术常规在半岁就开始进行手术矫正,严重的眼球震颤和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也提前到一岁以内,这就是为何国外重度弱视治疗的预后比国内要好得多的主要原因。
4.提高弱视训练和治疗的依从性
很多宝爸宝妈没有意识到,其实弱视治疗重点不是医生,而是家长。弱视训练的确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任务,每天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治疗坚持下来,往往需要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使出浑身解数。
同样起点的弱视孩子中,我们发现恢复好的往往是那些训练正常坚持下来的孩子。所以,“弱视的治疗,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在医生的指挥下,家长带领下,孩子亲自上阵完成的一项长久之战!
5.双眼平衡治疗模式
弱视发生的基础是双眼和双侧大脑与生俱来的竞争机制,就是好眼压抑弱眼,优势大脑强势控制劣势大脑半球。
如果我们采用合理的刺激,使得双眼和双侧大脑达到平衡条件,就消除了弱视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双眼平衡治疗的基础,我们开发的平衡膜就是建立在这个最新的理念上。
单眼的遮盖虽然能消除大脑的抑制,但不能促进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和双侧大脑活动的兴奋,所以不是弱视治疗的最佳方法。
6.综合治疗新理念
弱视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但都是大脑的功能异常,所以如果单单从眼睛上进行治疗是起不到全面有效的治疗效果的。
配镜矫正、双眼平衡、视觉刺激、生物波能量导入、中药调理等,促进脑部反应兴奋都是弱视治疗的有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