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超现实主义的现实作品)
十个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超现实主义的现实作品)恰恰相反,傻子被拐了,他的遭遇都由拉条子和他的老婆金枝子对话说出来,金枝子说电视上说有拐卖傻子去黑砖窑的,有卖傻子器官的,还有弄残行乞的。这本应该是一个人性善的故事,但是影片并没有给人痛快。一个勺子(2014)导演: 陈建斌主演: 陈建斌 / 蒋勤勤 / 王学兵
刚刚忙完,摸摸自己头发有点秃了,想要看看喜剧片放松一下就找到了这部标签是“喜剧”的《一个勺子》。
看完之后有点哑然失笑,心中憋着一口气。用手摸摸脑袋,好像头发更秃了。
可能是最近读了很多加缪的原因,总会产生莫名其妙的荒诞感。
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2014)
导演: 陈建斌
主演: 陈建斌 / 蒋勤勤 / 王学兵
这本应该是一个人性善的故事,但是影片并没有给人痛快。
恰恰相反,傻子被拐了,他的遭遇都由拉条子和他的老婆金枝子对话说出来,金枝子说电视上说有拐卖傻子去黑砖窑的,有卖傻子器官的,还有弄残行乞的。
电视中的情况正发生在一对最底层夫妇的身边,影片中的故事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试想一下,在同一个时间点上,从安静的中央公园跨出去就能收到曼哈顿城区的喧闹嘈杂,再跨过太平洋,当有人要求向卡车司机收取罚款换得城市天空一片蓝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另一端展现了老实人越善良越苦的荒凉怪异的景象。
面对一个道德问题,当我们可以选择承担和不承担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做?
杨警察既不惩罚也不提供帮助,“你不让他进门”不就完了,冻死也别管,顺理成章的事情,听着残忍,说得简单;
李老三也让拉条子别管那么多事儿,管好自己的就可以了;
村长更是摆出了一副教育的口吻,仿佛拉条子的做法是错的;
大头哥更是对此厌烦。在他们看来,谁愿意帮助一个傻子,谁就是傻子,简单明了顺其自然的逻辑。
这群有意思的群像正如多年前鲁迅笔下的看客,杨警察明明有着权力与义务,她自己也说“傻子也有公民权”,但是只要傻子自己不说要求回家,那么她就只需给拉条子好言相劝,倒一杯水,坐在原位上就可以了。
李老三见风使舵,刚开始还说好人有好报,见到拉条子受骗,立马调转态度说拉条子不该管傻子;
村长开始不帮忙,后来以为拉条子卖了傻子拿了钱,上门责问,重点却是拉条子居然吃“独食”;
作为最有权势的大头哥,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哄拉条子下车。
拉条子像每个正常的小人物一样,苟活于世,对于莫名跟着他回家的傻子恐吓,但又怕傻子被冻死不敢贸然轰出家门。
甩也甩不掉,再到终于接受傻子,等着有人来寻。
他带着淳朴又狭隘的小农思想,想要摆脱负担又心存不忍,他求村长,村长一顿数落,从没打过傻子的拉条子嘴里骂着村长暴揍了一顿傻子。
他不收别人给的寻人费,但是家人来时又想着别人会给他提点东西,表示心意。
有时候会打老婆,显示男人的尊严与地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老实农民形象。
这样一套简单朴素的价值观面对现代社会不管用了。
每个人都微笑着,每个人都是教育家,在精神上指出拉条子做得不对,但是他们的屁股都没有挪开自己的位置。
所以拉条子就搞不清楚了,他错在了哪里?老实就活该被欺负吗?倒卖人口就在眼皮子底下发生警察不应该管吗?言出必践是错的吗?人与人相互帮助不应该吗?
每个人都表面上十分和善,每个人都不帮忙,每个人都为了自己。
在影片中的现代人,他们只有一个原则——关心自己,莫管他人。
就像平常我们生活一样,两口子之间都不一定是百分百坦诚相待,更何况陌生人。
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现代人建立了不同的话语系统以便于不同的人交流。但拉条子那么简单的思维怎么会想这么多?
他的坦诚,他对别人的贸然信任,打破了这些规则之间的界限,让话语交流之间变得混乱。
谁都知道傻子被卖了,谁都不愿意告诉拉条子真相,不是怕伤害拉条子,是觉得毫无必要。
为此,拉条子的苦苦追寻,拉条子的真诚,拉条子的炽热在熟悉的人看来就是傻,在不熟的人面前看来就是装。
所以三哥哄着拉条子,趁机白吃了他家的羊羔肉,大头哥则以为拉条子想着法的要他的五万块钱呢。
这部影片的荒诞感在于,其不同以往,将社会背景拉的很空,相反乡镇乃至城镇中的背景,川流不息的人群,马路上鸣笛而过的车辆,街边的舞台,随口跟唱的歌曲,无时无刻不在印证着这件事儿就发生在我们这个时间段。
但是这么残忍冷酷的故事,带着寓言性与超现实色彩使我们难以接受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如果换成清末,换成民国,乃至换成文革,都会引起群情激愤,但它竟然是现在的时代背景。
其所影射的恰恰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看完这部片子,谁又敢说自己不是卖傻子的帮凶呢?
这部影片实则是一部反思之作,它不仅仅揭露出现代社会下人性的冷漠,优良品质的丧失,更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会这样?
当拉条子带起了傻子的帽子,曾经欺辱过傻子的孩子们立即围上来殴打他,丝毫没注意拉条子就是揍过他们的人。
你看,我们只按照我们的规则办事儿,从不看看真相是什么样儿的。